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花腹綠啄木鳥
- 拉丁學名:Picus vittatus
- 別稱:紅腹啄木鳥
- 二名法:Picus vittatus Vieillot,1818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鳥綱
- 目:形目
- 科:啄木鳥科
- 亞科:啄木鳥亞科
- 屬:綠啄木鳥屬
- 種:花腹綠啄木鳥
- 分布區域:西雙版納、緬甸,泰國,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等
- 命名人及年代:Vieillot, 1818
- 英文名:Scaly-belliedGreenWoodpecker
鑑別特徵,形態,亞種分化,地理分布,生態,經濟意義,
鑑別特徵
形態
雄性成鳥 額、頭頂及後頭等均鮮紅色;眼先烏棕色;眉紋灰白;耳羽灰褐;顴紋黑,雜以白紋;後頸及頸側綠黃;上背、肩及兩翅表面深橄欖綠色,下背和尾下覆羽同色但較黃;初級飛羽黑,外羽片具一系列白斑;尾羽純黑,中央尾羽的內羽片基部具棕白色橫斑。頦、喉呈牛皮黃色,胸沾綠色,均純色無斑;腹淡綠,而滿雜以黑褐色鱗狀斑;尾下覆羽轉為黑褐色而具白斑。
亞種分化
花腹啄木鳥分化為4個亞種,而在我國僅有1個亞種。
雲南亞種Picus vittatus eisenhoferi Gyldenstolpe
分布:國內僅分布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留鳥)。國外見於緬甸,泰國,越南,寮國和高棉。
地理分布
我國僅見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在國外,分布於緬甸,泰國,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等地。
生態
經濟意義
此鳥數量稀少,它們嗜食害蟲,對人有益,應給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