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花脈紫金牛
- 二名法:Ardisia perreticulat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杜鵑花目
- 科:紫金牛科
- 屬:紫金牛屬
- 生境:山谷密林下, 水邊
- 海拔:110-1000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亞灌木或小灌木,高50厘米以下,具匍匐莖,幼嫩時密被銹色微柔毛,以後漸無毛。葉片堅紙質,橢圓形或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微下延,長8—13(一14)厘米,寬3—5.5(一7)厘米(原描述寬11一18厘米),邊緣具疏而淺圓齒至近全緣,具疏邊緣腺點,兩面被疏微柔毛或細鱗片,以脈上尤多,具兩面均隆起的密腺點,葉面中脈下凹,背面隆起,側脈約12對,不連成邊緣脈;葉柄長8—15毫米,被微柔毛。亞傘形花序,腋生或側生,單1,被密微柔毛,有時頂端具1—2片退化葉或1束苞片;總梗長約1厘米,果時常達2厘米,花梗長約1厘米,果時略有增長;花長5—6毫米,花萼僅基部連合,被疏微柔毛或幾無毛,萼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頂端鈍或急尖,長1.5毫米,全緣或具緣毛,具腺點;花瓣白色或紅色,長5—6毫米,長卵形,頂端略鈍,具密腺點,無毛;雄蕊較花瓣略短,花葯披針形,背部無腺點或腺點不明顯;雌蕊與花瓣等長,子房卵珠形,無毛;胚珠7枚,1輪。果球形,直徑8—10毫米,紅色,具腺點,略肉質。花期6—7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常有在植株上部開花,下部果熟的情況。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10—1000米的山間密林下,岩石縫間或水旁。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東、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