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晚期至民國初年,
青岩鎮的文化人白衛南、李光全等人將文琴戲傳入
青岩鎮。該戲傳入青岩不久便受到人們的喜愛,儘管其演唱場地小(為座唱),觀眾不很多,但其影響較大,不久有劉蓋成、劉孝琪等人參與其中並成為骨幹分子。以上這些人即是骨幹也是創始人。在20世紀50年代,李光全到貴陽去教黔劇班學員唱戲,後來在戲校當老師。到60年代時,青岩的文琴戲擴大並改名為青岩黔劇隊,這個時候,伴奏樂器不光是一架洋琴,增加了二胡、三弦及打擊樂等樂器,其服裝是川劇隊支援的,人員擴大到10多人。
青岩黔劇隊成立以後,演出了《借親配》等劇目。青岩黔劇隊與青岩川戲的相似原因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