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水泉村

花水泉村

花水泉村隸屬萊城區口鎮,位於萊城北10公里處,距鎮政府約3公里。南面與張家窪鎮的北山陽村相望,西北為古城村,西為林馬村,東、北兩面皆為禿妮山,距萊明路僅l公里,新建萊城電廠的運渣專用線從村西經過。耕地410畝,山林地828畝,136戶,42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花水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萊城
  • 地理位置:萊城區口鎮
  • 人口:423
  • 耕地面積:410畝
村莊名片,行政區劃,經濟,人文自然,地圖,

村莊名片

村碑記載:“明朝初年,崔粱坡崔姓和李家鎮李姓遷此建村,村西有泉,噴涌冒水花,故名花水泉。”花水泉村坐落於禿妮山腳下,村民房屋依山坡而建,東高西低。過去由於閉塞落後,人多貧窮,以故外遷,遷出人口較多集中於黑龍江省和山西省。村中現有崔、李、呂、張、耿、范6姓,以崔姓、李姓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貧富、人口多寡,世代和睦相處,耕讀傳世,民風淳樸。

行政區劃

清康熙《萊蕪縣誌》載“垂陽保·花水泉”。建國後至1958年10月,先後屬於口鎮區、港里區、口鎮鄉、御山鄉。1958年10月,口鎮人民公社成立,該村屬林馬管區;1984年4月,農村管理體制改革,撤銷公社,設立口鎮辦事處,辦事處轄一鎮五鄉,花水泉村屬口鎮;1985年11月撤辦事處合建口鎮,花水泉村仍屬口鎮。
建國以後,花水泉村村民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之中。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進入高級社,1958年加入口鎮人民公社。

經濟

1975年,戰山河專業隊曾在禿妮山的山坡用石塊排寫了“重新安排萊蕪河山”8個大字,正是他們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寫照。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後,他們勁頭更大更足了。1968年至1969年,花水泉村民在村子的東南利用冬春的農閒季節,修建小型水庫l座。每天上陣50餘人,吃住在工地,投工5000餘個,挖土石十幾萬方,修水渠600餘米。為保證水庫的蓄水量,1979年又在水庫的東北角老泉頭打深機井1眼。
1981年大隊為村民安裝了照明電,使山村也亮起了電燈。為改善村民的吃水條件,從1978年起,利用3年的時間,在村子的東南角打深水井一眼並修蓄水池一座,可容水幾百立方,村民的吃水問題徹底解決。1996年,村民出料築起路基,村里又出資6萬餘元,硬化村南水泥路,寬5米,長500餘米。1997年秋,又硬化村中水泥路近300米,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和生產,同時也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觀。
1858年春,為綠化禿妮山,鄉林業部門組織附近幾個村勞動力挖魚鱗坑4萬餘個,並在同年夏全部種植上柏樹。但由於近幾年的開山採石,當年所栽的柏樹已所剩無幾,山體植被遭到嚴重破壞,當年雨後山溝連續四、五天流清水,而如今雨停水停且水質渾濁。
花水泉村,儘管地處山區,但自古就重視教育,崇尚知識,崇尚文明。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村中即建立私塾,教書先生為李松吉,最多時學生達20餘人。
現村中80歲以上老人大都曾拜其為師。1958年,花水泉村國小創立,校址即為村西龍王廟,第一任教師崔延才,實行複式教學。1995年合班並校後,該國小併入林馬國小。1978年,考上萊陽醫學院的李進是該村恢復高考制度後的第一個大學生。

人文自然

水泉村西曾有廟1座,內有大小神像6座,三大三小,廟門口又塑有鬥神兩座,如真人大小,廟內牆上繪有風雲雷電雨等諸神畫像,動作各異,神態逼真。解放後廟宇改作學堂。
廟後即為村碑中所載的水泉,後人為汲水方便,用條石砌成水池,長寬約4米,深約2米,池上中央橫放一巨形條石,從上面看,很像漢字“日”。在1980年以前,是全體村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現早已遭到破壞。在水池旁邊,有一塊黑褐色的岩石,上曾刻有:“上有鳳凰山,下有花水泉,再有林馬莊。”石上長滿苔蘚,由於風蝕嚴重,現字跡已全無。
禿妮山位於萊城北10公里,口鎮東南3公里,明(水)萊(蕪)公路東側。方下河東倒,北傍石硼山,為口鎮與張家窪之界山。因山腰曾建有一座明姑廟,故又名明姑山。相傳碧霞元君去泰山之前曾在此修身養性,又名鳳凰山。海拔474.3米,占地面積2.3平方會裡,山體為青石山,東南山腳下為紅砂、白砂,山上多植柏樹、槐樹、杏樹、花椒樹。山頂修有古城圍子牆,寬約2米,高約4米,內有石屋若干,每間大小可容三、五人藏身,距今約150餘年。山體向東綿延數里,山頂有解放軍在20世紀70年代修建的防空洞一座,深達百米,有3個出入口,現已全部毀壞。現還流傳有 “禿妮放金牛”和“稍瓜打金牛”的傳說。
①禿妮放金牛
從前,在山下住著一戶人家,父母都去世了,妹妹跟著哥哥和嫂子生活,家裡的大小事都由嫂子說了算,哥哥根本做不了主,妹妹整天在山上放牛,吃飯一頓有,一頓無,面黃肌瘦,頭髮又黃又少,村里人都叫她禿妮,也有人叫她明姑。哥哥有心幫一下妹妹,可懼怕妻子只能在心裡想,不敢有一絲的流露。妹妹在山上放牛,回家時還要打一大捆柴背回家,接著又要去挑水,燒火做飯.整天有做不完的活,儘管這樣,嫂子仍不滿足,嫌她吃飯多。有一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嫂子作關心的樣子對禿妮說:“妹妹,你在山上又放牛又打柴,可要按時回家吃飯呀,可你怎么知道飯做好了呢?”妹妹說:“嫂子,我在山上只要看到咱家的煙筒里冒煙,我就知道嫂子開始做飯了。”她嫂子一聽,怪不得我早做飯早家來,晚做飯晚回家,碰得這么巧,原來是這么回事,好,我讓你看煙筒。第二天,禿妮又趕著牛上山了,她嫂子在家裡用泥巴和瓦塊把煙筒改道了,燒火做飯也看不到煙了。禿妮的日子就更慘了,早回家,飯還沒做,晚回家飯又吃沒了。她希望能看到自家的煙筒里冒出煙來,能夠吃一頓飽飯,可是直等到太陽偏西,餓得頭暈眼花,也看不到煙筒里冒出一絲煙。她嫂子還逢人就說:“這死妮子,把牛牽到山上只顧玩耍,也不及時回家吃飯,害得我一天拾掇好幾次飯桌。”村里人都知道她的刁毒,都不搭理,很是可憐禿妮,只是暗地裡給她一點飯吃。
有一天,禿妮看著山下自家不再冒煙的煙筒,對她放的金牛說:“金牛啊金牛,你可天天吃的飽,可我呢?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夠吃上一頓飽飯呢?”說著說著淚就嘩嘩的流了下來。金牛也好像明白了她說的話,眼裡也是淚光閃閃的,它慢慢地轉過身抬起尾巴,咦,怪事發生了,從牛屁股里拉出的不再是牛屎,而是熱氣騰騰的白面花捲,這下禿妮終於可以吃飽飯了。從此以後,禿妮對金牛照顧的更仔細了,有什麼心裡話也對老牛說,老牛呢,只是眯著眼睛聽,有時還輕輕地點幾下頭。從此,禿妮子慢慢的白胖起來了。時間久了,刁鑽的嫂子看出了門道。有一天晚上,她故意做了好飯好菜說:“好妹妹,這會子你也不回家吃飯,可把我急死了,可看你的樣子,又不像沒飯吃的人,你在山上是不是吃了仙果?”禿妮人實在,就對嫂子說了實話,她嫂子一聽,噢,原來是這么回事,不用幹活,不用煙燻火燎的,還能吃上白面花捲,這是多美的事情,於是,第二天,讓禿妮在家做飯,她趕著牛上山了。到了吃飯的時候,她故意不下山,從眼角里擠出幾滴淚,對金牛說:“金牛啊,你吃飽了,我可咋辦呢?”金牛聽了,慢慢地轉過身,掀起了牛尾巴,她嫂子一看,一點不假,牛屁股里真是熱氣騰騰的白面花捲。她不再哭了,跳起來伸手就去抓。可她太心急了,白面花捲才出來不到一半呢,牛一受驚嚇,白面花捲也縮回去了,這一縮麻煩就大了,連她嫂子的手也吸進去了。金牛拖著嫂子滿山滿峪的跑,一直跑到離禿妮放牛七八里遠的地方,化成了金牛山。她嫂子也被牛拖死了,禿妮放牛的山也叫禿妮山了。
②稍瓜打金牛
金牛化成金牛山後,很少有人見過它。據看見過它的人說,金牛隻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月明之夜,夜深入靜之時,才現出原形,出山後直奔西邊的谷堆山,吃幾口谷穗即回,一刻也不多待,金牛全身金光閃閃,耀眼奪目。
在金牛山旁,有個窮山村,金牛莊,村裡有個以種瓜為生的老漢,叫金老瓜,因他瓜種得好,真名反被人們忘了。人忠厚老實。有一年,忽然來了個南蠻子(當地人舊時對南方人的稱呼,認為他們會看風水,識寶貝)在山上轉了幾圈,好像發現了什麼,他來到金老瓜的凰棚里和金老瓜啦起家常,臨走的時候,南蠻子對金老瓜說:“我看你瓜種得好,我從你的瓜地里選一棵最旺的瓜苗,你要精心管理,讓它結出一個最大的瓜,我給你一百兩銀子,但有一條,你要讓它長足九九八十一天,到時我來拿。”金老漢一聽,滿口答應下來,從此,金老漢精心看管,日夜照料,不論颳風下雨,每天都看它幾十遍。
轉眼已是八月十四日,已經到了80天了,由於精心管理,瓜長得很快,竟然有枕頭那么大了,黃熟而且香氣沖天,金老漢再也沉不住氣了,心想,瓜已熟了,再不摘恐怕就要裂在地里了,差一天有啥關係?便摘了下來。第二天,南蠻子果然帶了一百兩銀子來取瓜。晚上,南蠻子站在山前,高舉香瓜,準備向什麼方向扔去。半夜時分,月兒正圓,只聽一陣呼嘯,一道金光從山頂閃出,在月光下,只見一頭丈八長、膘肥體壯的大黃牛向西邊的谷堆山走去,兩隻牛角閃閃發光。說時遲,那時快,早已在一旁等的南蠻子拿起稍瓜向空中一拋朝金牛打去。由於瓜未熟透(還差一天),南蠻子心又急,就聽見一聲,只打下了一隻金牛角,金牛又鑽回山中。於是,山的西南角當地人稱老牛角,金牛鑽回山中時,後腿又把山蹬塌了一塊,於是又有了塌山(今塔山村)。從此,金牛再也不出山了,直到今天,人們在山頂看到的只是一個巨大的牛蹄印。

地圖

花水泉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