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梆舞
- 遺產級別: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文號:皖政[2008]93號
- 批准日期:2008年12月4日
- 項目編號:Ⅲ—25
- 申報單位: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
歷史淵源,舞蹈形式,傳承保護,創新發展,保護措施,
歷史淵源
花梆舞在太湖縣農村俗稱打梆子,是流傳於太湖山區的民間藝術,大約起源於18世紀。據《太湖縣誌》記載:“七日,……日暮,群小兒鳴金鼓,自內達外鹹雲趕狐狸。”當時,農民為了保護自己所種的莊稼不被野豬等野獸破壞,就攜梆帶叉,上山組織圍獵,並敲擊竹梆驚嚇,驅趕和獵獲野獸,並在間歇時以此為樂。豐收時節,人們圍坐在穀場歡慶豐收,也以敲竹梆這種形式來娛樂。每年的九月初九,村民們還要舉行篝火活動,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敲起竹梆來喜慶豐收。後來,每年慶賀豐收、過年慶典敲竹梆也就成為一種風俗。竹梆,一開始是用棍子驅趕、扎芭茅人、敲棕樹筒、看夜、竹棍敲擊大石頭等方式,後來發展到用小竹棒敲打竹筒,於是形成了竹梆。最後演變成花梆舞,花梆舞中的圍獵野豬,鋼叉飛舞,梆聲激越,鑼鼓喧天,眾青年圍追堵截,與野豬搏鬥,直至消滅,每一節動作樸實粗獷,舞蹈氣氛熱烈,地方特色濃厚,讓人身臨其境,觀者與舞者產生共鳴。
舞蹈形式
花梆舞有舞台表演和廣場文藝表演兩種形式。舞台表演的男女演員一般為12人,樂隊為5人,廣場表演的男女演員為80人,樂隊為20人。舞台表演的音樂形式,主要是敲梆子及鑼鼓節奏,以2/4節奏記譜,∣強弱∣拍反覆進行。廣場表演的音樂形式也以敲梆子及鑼鼓節奏為主,但以4/4節奏記譜。強-弱-次強-弱拍反覆進行。而演出中的梆子也是採用實際生活中的梆子,塗上彩漆,並以彩條裝飾,梆聲部分採用實際生活中較有代表性的梆子聲,並採用京劇鑼鼓的“急急風”,使梆聲節奏感更強,演出氣氛更熱烈、喧鬧。舞蹈則是採用傳統舞蹈的基本動作,包含了出場、爬山、跳澗、觀望、驅趕、圍殲、下山、歡慶等8個情節,依據情節需要進行編排,演員表演粗獷、奔放,地方特色濃厚,配以節奏感強的竹梆聲和喧鬧的鑼鼓聲,表現了山區人民與自然抗爭不屈的性格,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執著追求。
傳承保護
創新發展
這一民間的傳統形式作為舞蹈被搬上舞台,得益於當時太湖縣黃梅戲劇團的金叔學、邱劍良,1959年,他們下放在山區農村,目睹了村民為歡慶豐收而敲起竹梆翩翩起舞,受山民敲梆驅獸看護莊稼的啟示,經過挖掘整理,編創出舞蹈《花梆舞》。當初,該舞為8人舞,4男4女,並以鑼鼓等打擊樂伴奏。同年該節目參加安徽省第二屆音樂舞蹈會演,獲好評。1977年,經金叔學、何美華再次加工排練,又參加了安慶地區專業、業餘文藝會演。後經進一步的挖掘,就形成了後來的太湖民間藝術珍寶—《花梆舞》。
保護措施
為保護和傳承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20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太湖縣政府就組織宣傳、文化等有關部門深入挖掘,到民間走訪,並對其相關資料進行了收集整理,歸類存檔,積極向上申報。2008年4月,《花梆舞》作為民間舞蹈被安慶市政府批准公布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12月,《花梆舞》又被省政府批准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保護、傳承這一民間藝術,太湖縣將最早參加《花梆舞》演出的文藝工作者何美華指定為該民間藝術的傳承人,太湖縣文化館還經常開辦《花梆舞》培訓班,培訓演員;並在劇團、學校、社區等大力宣傳,組織人員參加排演,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演出,加強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到2010年為止,《花梆舞》作為太湖縣最具特色的民間舞蹈藝術,已3次參加省里的文藝調研,兩次參加安慶市舉辦的中國黃梅戲藝術節,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和民眾的歡迎,並獲得優秀表演獎,成為太湖縣大型活動的經典曲目,曾三次在中央電視台上進行播出。1996年,參加安徽省春節文藝晚會演出,受到觀眾好評。
經過數年的加工與打磨,《花梆舞》也由早期的舞台表演逐步發展為廣場文藝,參演人數由最初的8人增加到20人、100多人,表演者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不僅有專業人員演,農民演,而且到2010年前還發展到縣內的中國小校數百名學生。2006年11月,該縣組織的少兒舞蹈《花梆舞》代表安慶市參加第七屆安徽省花鼓燈藝術節演出,榮獲二等獎;2009年,太湖縣特校學生表演的《花梆舞》在省殘聯、文化廳、教育廳舉辦的第七屆殘疾人文藝匯演中分別榮獲二等獎、創作獎和輔導獎。安慶市文聯期刊雜誌美術編輯、創作部副主任紀念以其原形創作的《江淮文化系列———花梆舞》美術作品曾經入選中國第十二屆全國版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