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鄉志》是《花果山鄉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花果山鄉志
- 作者:《花果山鄉志》編纂委員會
- ISBN:7-101-02737-7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0年10月
- 編纂人員:趙悅君、孫廣良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該鄉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花果山鄉志
著作權頁
《花果山鄉志》編纂領導小組及編委會組成人員
序一
序二
凡例
圖片
題詞
花果山鄉行政區域圖
花果山勝跡圖
1993年12月26日,為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00周年敬立《毛公碑》。碑文為1958年春毛主席對當時的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出京調研臨行時說過的一段話:“孫猴子的老家在新海連市雲台山”
199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在花果山海寧禪寺題詞
199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視察花果山
1960年,大村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平底盉和有肩石鏟
1960年,大村遺址出土的商周青銅鼎
1978年,鄉內磚廠出土的西漢簡牘
1960年,建鄉內大村水厙時出土的漢代五銖錢
鄉小村內東山中旗桿夾石(古為航海標石)
1997年12月,鄉內新灘村高高頂漢墓出土的抄手俑
唐《鬱林觀東岩壁記》摩崖石刻
唐開元初“飛泉”摩崖石刻
1974年11月修復阿育王塔一層梯級踏步時出土的宋流金銀棺
1950年,彌陀庵出土的明代銅質天地水府三元寶印
海清寺阿育王塔俗稱大村塔。動工於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竣工於天聖九年(1031年)。塔高40.58米,九級八面,是蘇北地區最高和最古老的一座古塔
明神宗續頒敕諭(聖旨)
三元宮始建於唐,重修於宋,擴建於明,興勝於清,現復名為海寧禪寺
玉女峰(海拔625.3米)
猴石
花果山山門
“花果山”摩崖石刻
九龍橋
吳承恩石像
1993年6月,郵電部發行的《竹子》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其中第二枚圖案為金鑲玉竹
楸樹林
“神”字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漢字摩崖石刻,字長39.4米,寬15.8米,1996年入選吉尼斯世界之最
花果山建築工程公司
花果山機械廠
中日合資王子礦泉水有限公司
宜爾杉製衣有限公司
海豐塑鋼門窗有限公司
大村水庫
雲霧茶田
葛藤粉及銀杏、板栗等山果
花果山鄉黨委、鄉政府大院
花果山風景區管理處
花果山公安派出所
花果山農行營業所
花果山鄉信用合作社
花果山郵電支局
花果山鄉居民小區
鄉民購買第一輛小轎車
花果山氣象雷達站
花果山中學
大村國小
花果山衛生院
《花果山鄉志》編寫人員合影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建置區劃
第一節建置沿革
第二節行政區劃
第三節村(居)簡介
第二章自然地理
第一節地質 地貌
第二節氣候
第三節土壤 植被
第四節資源
第五節災害
第三章人口
第一節人口變化
第二節人口現狀
第三節計畫生育
第四章山
第一節山名考
第二節山頭和獨立山體
第三節溝澗泉井潭橋
第四節崖石 洞穴
第五節勝跡
第六節名木 名花
第五章農業 水利
第一節管理機構
第二節農業生產關係變革
第三節耕地 作物
第四節農業技術
第五節農作機具
第六節水利
第六章多種經營
第一節管理機構
第二節林木經營
第三節果茶經營
第四節蔬菜種植
第五節水產業
第六節畜禽業
第七節旅遊業
第七章工交郵電
第一節工業
第二節交通
第三節郵電
第八章鄉村建設
第一節規劃與建設
第二節鄉政建設
第三節鄉村管理
第四節環境保護
第五節建築業
第九章財稅金融
第一節財政
第二節稅務
第三節金融
第十章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節工商行政管理
第二節物價管理
第三節計量管理
第十一章供銷合作商業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管理體制
第三節主要農副產品經營
第四節生產資料經營
第五節生活資料經營
第六節廢舊物資經營
第七節供銷工業
第八節飲食業 服務業
第九節倉儲 運輸
第十二章糧油購銷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糧油徵購
第三節糧油銷售
第四節市場貿易與管理
第五節糧油儲運
第十三章政權
第一節權力機構
第二節行政機構
第三節信訪 檔案
第十四章黨派 社團
第一節中國共產黨
第二節中國國民黨
第三節社團
第十五章民政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優撫 安置
第三節救災 賑濟
第四節社會福利
第五節婚喪管理
第十六章公安司法
第一節公安
第二節司法行政
第十七章軍事
第一節武裝組織
第二節民兵
第三節兵役
第四節軍事設施 重要戰事
第十八章教育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體制
第三節舊學
第四節幼兒教育
第五節國小教育
第六節中學教育
第七節成人教育
第八節教師
第九節勤工儉學
第十九章文物
第一節大村遺址
第二節漢代簡牘
第三節唐莊高高頂漢墓
第四節海清寺阿育王塔出土文物
第五節宗教建築
第六節古塔
第七節摩崖 碑刻
第八節金石
第九節墓冢
第二十章文化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文化創作
第三節文化活動
第二十一章醫療衛生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醫療
第三節醫藥
第四節預防 保健
第五節衛生防疫
第六節愛國衛生運動
第二十二章體育
第一節管理機構
第二節傳統體育
第三節民眾體育
第四節學校體育
第五節運動會
第六節體育設施
第二十三章民俗 宗教
第一節衣食住行
第二節節日習俗
第三節婚喪習俗
第四節生育與生日習俗
第五節建房與遷居習俗
第六節其他習俗
第七節禁忌
第八節宗教
第二十四章人物
第一節人物傳略
元曖
王規
王璟
吳承恩
王鳴鶴
趙瑾
趙永祿
元相
顧乾
吳恆宣
陶澍
章蘭磎
仇霈生
姜國元
繆秋傑
徐殿喜
徐登樓
盧德禮
楊文才
李少堂
武同儒
孫敘會
仇英
趙紹銀
王維林
趙開如
盧德麟
趙紹發
盧伯玉
吳包揚
楊再芹
毛汝南
孫忠發
張步勝
方國家
趙斯葉
趙耀南
趙吾
劉振生
郁學恆
趙紹創
王吉業
謝紹林
第二節人物簡介
孫傑
郁正前
王統海
楊汝戩
王恆濤
郁廣偉
趙也儂
盧正興
孫道益
王統仁
武可宜
詹淮海
王恆棟
范永泉
張名富
王統儀
王統迪
房同標
楊以考
紀樹盛
范永奎
武祥林
楊善德
范洪濤
趙世波
楊平
徐秀琦
孫廣良
盧德圖
李正揚
仇大宗
郁正華
孟昭喜
立長賢
范佑黎
趙化南
李學偉
楊廷仁
徐善德
盧同權
李傳江
武可良
趙化勤
盧廷寬
趙世豪
張幼華
趙健康
朱劍飛
徐增產
范益定
孟慶東
趙翠平
朱可江
朱惠娟
沈長芳
范江
楊再金
楊再柏
王壽明
張義桂
姚廷華
盧明禮
盧發煦
房同彩
郁學印
范培棟
趙斯蕊
楊守柱
孫守兆
房義之
趙紹地
趙斯起
李學亮
朱開亮
房同化
李守沛
孫和路
范力軍
趙斯歌
張義平
郁正網
趙開亞
江恆慶
孫敘儒
李克美
孫廣立
武祥元
張名成
陳學林
沈長銀
於懷花
房同偉
李素琴
孫廣全
張浩春
趙斯昶
武可通
趙雨勝
張景友
徐恆喜
楊善喜
朱海波
范永勝
郭家軍
郁洪玲
房興之
趙化橋
李傳國
范明
仇惠玲
楊守吉
孫志誠
房同徑
孫志聰
武可莊
楊建勇
仇彩萍
仇凱
李少生
楊以范
孫道容
郁正強
楊廷超
房喜之
李兆欽
楊廷華
陳培軍
劉學美
於驚濤
劉學鑄
仇璦
范永普
范永步
趙紹撰
楊以仁
徐秀清
徐秀華
季龍花
徐秀銀
楊金花
尹可華
王統蘭
顏廷選
胡希華
史海平
郁正來
史海星
孫朝輝
第三節人物錄
附錄
跋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