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白絹病

花木白絹病是植物病害,症狀是根莖部皮層變褐壞死,病原是半知菌的齊融合整小核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木白絹病
  • 防治方法:改善栽培環境
  • 症狀:根莖部皮層變褐壞死
  • 病原:半知菌的齊融合整小核菌
症狀,病原及發病現狀,防治方法,

症狀

根莖部皮層變褐壞死,潮濕時,在表面生白色絹絲狀物,在根際土表及根須部分扇形擴散,此後在上頁面產生菜籽狀的茶褐色菌核。此後根部腐爛,皮層上也有小菌核,最終全株枯死。

病原及發病現狀

病原是真菌,無性型為半知菌的齊融合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有性型為擔子菌的白絹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rolfsii (Sacc.) West]。白絹病菌在土壤中植物殘體上存活,形成的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在低溫乾燥條件下存活的時間更長。該病菌喜高溫高濕,在南方6-9月為發病期,7-8月為發病盛期。在北方的溫室中高溫、高濕、通風透光差很容易發生此病,特別是連續種植易感病植物,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病菌,土壤貧瘠缺肥,粘重,排水不良的情況,苗木生長不好,很容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

(1)重病區與玉米、小麥等抗病植物輪作,輪作時間在5年以上。
(2)土壤處理,每公頃用70%的五氯硝基苯15千克加細土225千克,拌勻撒在播種區內或樹穴內。
(3)剛發病時用1%硫酸銅澆灌土壤,嚴重時拔除病株,並將穴內土挖除換上新土。
(4)改善栽培環境,為病床開溝排水、除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