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坦村

花坦村

花坦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境內,屬國家級4A級風景名勝區楠溪江風景區流域,為溫州市歷史文化名村。為花坦鄉政府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花坦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溫州市
  • 地理位置:永嘉縣
  • 從屬:國家級4A級風景名勝區
簡介,遺蹟遺址,牌坊,宗祠,書院,地圖信息,

簡介

花坦村背靠鐘山,前臨珍溪。歷史上村前有10米寬大道直慣村東西兩側,大道外側種滿鮮花名草,古村民稱大道為道坦,故久而稱呼村名為花坦。
現有歷史記載花坦建村於北宋年間。北宋初年,該村朱氏始祖朱興任永嘉縣尉2年後,“見世荒亂,民多聚盜”,“乃置功名於度外,付理亂於不聞”,幾經選擇,定居於“山明水秀,禽鳥和鳴,林深谷邃,景物幽清”的花坦。此後,朱氏家族人丁日旺。又為曾為黃、柯、陳、馬等姓所居,後又逐步遷出。現有朱氏人家582戶,2500多人。
據《朱氏宗譜》考證:該村朱氏遷自福建南劍州,與理學大師朱熹同宗。現永嘉縣境內的沙頭、橋頭、甌北、陡門朱姓族人全部源於花坦。並在南宋至民國近700年間陸續有子孫宗枝遷移到浙江鏡內的金華、磐安、三門、樂清、甌海、瑞安、黃岩、仙居、寧波等第擇地建村群居。
數百年來,花坦村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花坦建村規劃嚴謹,科學合理。背靠青山,該山脈自西至東,海拔逐漸升高,最高處為永嘉縣第六高峰--尼尖峰,海拔681米。該段山峰中下部地勢平緩,適宜開闢田地種植作物,上部有懸崖峭壁,坡陡林密,水源涵養豐富。前臨珍溪,溪面寬150米,溪灘為潔白的鵝卵石鋪地,溪水流動平緩,清澈見底,游魚碎石,歷歷在目。村前自東向西建有圍牆,全部為原石砌成。圍牆座基約1.5米,高約2.8米,全長約1500米。東西兩頭及中間共建有門洞4個,當地人稱:石門洞。石門洞高約4米,寬3.8米,外形呈立體四方形結構,中間為橢圓型門洞。洞內原建有木門,戰爭或者黃昏時木門予以關閉。村東西建有10米大道一條,2米小道一條;村南北建有3米小道4條,2米小道3條。大小道路縱橫交叉,沿10米大道呈樹枝狀擴散分別。古時民居全部沿大道內側沿街沿路布局。沿著大道建有該村最重要的宗祠、牌坊、府第等建築。
花坦自古以來文風鼎盛,文人多出。宗族雖以務農為主,但喜學之風成為村民習慣。自宋詞至清朝,有10多人先後考取功名,最高官至御史。出有溫州民間流傳極廣的“布衣文王”--朱墨瞿,他是宋朝宰相王十朋的老師。解放後至90年代大學擴招前,亦有多人考上大學,從事多種崗位,走出家門為國家效勞。
在革命戰爭時期,原浙江省軍區副司令員周丕振帶領的浙南遊擊支隊以花坦為主要戰鬥陣地之一,多次在花坦發生戰鬥,切斷了從樂清經花坦到永嘉的聯絡線,廣大花坦人民支援革命戰爭,支援糧食和銀幣,促進了浙南的解放事業。
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小隊日本人駐紮在現楓林鎮,花坦人民暗中發動,不怕犧牲,組織200多人,於1944年8月某日,拿著火藥搶和大刀、長矛,夜襲吳懷玉部隊,一夜激戰後,打死日軍8名,鄉偽15名,繳獲了一些槍枝彈藥,極大地鼓勵了打擊日本人的信心。
2000年以來,廣大花坦人走向全國開生活超市,為溫州著名的超市村。據不完全統計,花坦村在全國各地擁有超市3000多家,年銷售額近200億元。
花坦現分為花一、花二、花三等三個行政村。
1989年,永嘉縣人民政府將花坦古村落列為保護性古村落,逐步投入資金保護和開發古村。

遺蹟遺址

牌坊

花坦村原有 “烏府”、“黃門”、“奕世簪纓”、“鄉賢”、“憲台”、“鐘秀”、“公直淳良”、“翕和”、“溪山第一”、“為公宣力”、“鳶飛魚躍”、“松柏寒貞”等12座牌坊。除“松柏寒貞”外,都是為表彰學人而建。現在僅存“溪山第一”、“烏府”和“憲台”三座,余已相繼毀壞。
憲台牌樓為四柱三層木構建築。明武宗弘治十八年(1505),溫州知府李端為紀念任過四川按察司僉事的朱良以而建。
“溪山第一”牌匾為明孝宗賜給布衣狀元朱道魁(號墨癯)的匾額。後裔朱腆建六柱一開間牌樓,懸於攀間額枋上。

宗祠

敦睦祠(烏府)前為五朝門,五開間,四合院式。明正統年間(1436~1449)為山東道監察御史朱良暹而建。朱良暹的後裔朱景染家,至今還存有明英宗朱祁鎮於正統十年(1445)正月初四日賜給朱良暹父母的敕書各一幅。

書院

文化遺蹟還有西園書院、白岩書院、文昌閣等。
花坦村馬灣一條小巷的北端,有3幢古老住宅。一幢在西側,長條形,單層,七開間。另外兩幢在東側,一幢是五開間的長條形住宅,另一幢是一座四合院,共有24間。後院有一口井,井圈上刻“大宋寶慶二年丙戌(1226)”,字跡還隱約可辨,鄉人都稱這幾幢住宅為“宋宅”。

地圖信息

地址:花坦鄉花坦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