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飲

這是一首即興之作。作者已屆老年,心境恬淡,花下飲酒,隨意點染,既不含蓄,又不用典,而真趣盎然,有意到筆隨之妙。

基本介紹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花下飲

作品原文

我向桃花下,立飲一杯酒。
酒杯先濡須,花香隨入口。
花為酒家媼,春作詩翁友。
此時酒量開,酒量添一斗。
君看陌上春,令人笑拍手。
半青籬畔草,半綠畦中韭。
閒烏下牛背,奔豕穿狗竇。
潛身貓相雀,引喙禽呼偶。
包麻鄰乞火,穿桑兒餉糗。
物類雖各殊,所樂亦同有。
誰知花下情,猶能憶楊柳。
中心卒無累,外物任相揉。
余方寓之樂,自號閒人叟。

作品賞析

全詩分三段,第一段八句,點題扣題,寫花下飲酒之樂。時值芳春,作者站立在桃花樹下,舉杯飲酒。杯中的酒,先沾濡著他的鬍鬚,花的香味,也隨著酒的芳香流進口中。這桃花仿佛是酒家的老媼,這春天的景色,仿佛是詩翁的朋友。由於心境歡愉,作者的酒量頓增,此刻再添上斗酒,他也不會喝醉的。第二段十二句,寫飲酒之後所見的陌上景象。這段頭兩句:“君看陌上春,令人笑拍手。”句意率真,而歡樂之情,躍然紙上。作者用“君看”兩字,表示與人同樂的心情,以“笑拍手”一句,顯現此時內心的歡暢,並就此展開下面八句所寫的物景。籬邊的春草已經半青了;畦中的春韭都已轉綠了;牛背上飛下了悠閒的烏鴉;狗洞中穿過奔跑的小豬。貓潛著身子,蹲伏在那裡瞄著麻雀;雞尋到食物,正引伸著長喙在呼喚著伴侶;包著麻桿的鄰居正向人家討火;穿過桑林的村童在向田間送午飯。所有這些物象,有動物,有植物,有成人,有兒童,無不欣欣然各具生態,各有所樂,顯示出一片生機。這樣就很自然地拈來這段的結語:“物類雖各殊,所樂亦同有。”詩人眼裡的陽春,是公正而無私的。
末段六句,寫花下閒適之情。這段開頭,作者說:“誰知花下情,猶能憶楊柳。”作者此刻所憶的楊柳,可能是年輕的時候,曾經折下贈別他朋友的柳枝;可能是和他的妻子分手時那些樓前的垂柳;也可能是他作客他鄉所見的渡頭楊柳。楊柳是最能牽惹人們的情思的,詩人並不是無情,但它所引起的,原不過是人生旅程中的過眼雲煙,一霎即逝,詩人此刻的內心,是無所累掛的。可見他的情懷,仍然是非常曠達的。這段結尾兩句說:“余方寓之樂,自號閒人叟。”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一杯在手,任物自適,觸處皆春,飄然於利祿之外,這就是作者此刻的心情。
這首詩的特點是:詩中所描繪的全是鄉村中普普通通的景物,生活氣息較濃。文字不避俚俗,絕少設色繪彩的筆墨,捕捉麻雀的貓,呼喚伴侶的雞,穿過狗洞的豬,皆可入詩。向鄰居討火的鄰友,送午飯的村童,莫不怡然自得。而所有客觀的描繪,無不寓以詩人主觀的欣喜之情。詩人自我的形象,展現得非常鮮明,除了飲酒之樂以外,他還分享著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歡樂。

作者簡介

徐積(1028—1103),字仲車,北宋文學家,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1067年(治平四年)進士。授楚州教授。對母親極盡孝道。政和年間(1111—1118)賜謚“節孝處士”。有《節孝先生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