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䱻(學名:Hemibarbus maculatus)是鯉科、䱻屬魚類。體長,較高,背部自頭後至背鰭前方顯著隆起,以背鰭起點處為最高,腹部圓。頭中等大,頭長小於體高。吻稍突,前端略平扁。口略小。眼較大,側上位,眼間寬廣,稍隆起。體鱗較小。側線完全,略平直。背鰭長,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光滑的硬刺,長且粗壯,其長几與頭長相等。胸鰭後端略鈍,後伸不達腹鰭起點。腹鰭短小,起點稍後於背鰭起點。肛門緊靠臀鰭起點。臀鰭較短,起點距尾鰭基較至腹鰭起點為近。尾鰭分叉,上下葉等長,末端鈍圓。下咽骨較粗壯,主行下咽齒頂端鉤曲。腸管短,等於或略長於體長。鰾大,2室,前室卵圓形,後室末端尖細。腹膜銀灰色。體背及體側上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體側具多數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點。背鰭和尾鰭具多數小黑點,其他各鰭灰白。
花䱻生活在水體的中下層,喜底棲鑽洞,常聚居或出沒於沿岸長有青苔的石縫、木樁等障礙物附近。性溫順,對水流較敏感,尤其是春汛繁殖期間,稍有水流即興奮游竄,甚至躍出水面。它以底棲無脊椎動物、蝦、昆蟲幼蟲等為主食,是偏肉食性魚類,幼魚期以浮遊動物為食,兼食一些藻類及水生植物。原產於中國(重慶、廣西、貴州、河北、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內蒙古、江蘇、江西、上海、四川、雲南、浙江、台灣)、蒙古、朝鮮、韓國、日本和俄羅斯遠東的阿穆爾河流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成魚,幼魚,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成魚
背鰭Ⅲ-7;臀鰭Ⅲ-6;胸鰭Ⅰ-16~19;腹鰭Ⅰ-80。側線鱗47~50。背鰭前鱗13~16;圍尾柄鱗18~20。第一鰓弓外側鰓耙6~10。下咽齒3行,1·3·5~5·3·1。脊椎骨4+42~44。
體長為體高的3.5~4.6倍,為頭長的3.5~4.0倍,為尾柄長為6.3~7.5倍,為尾柄高的8.5~10.4倍。頭長為吻長的2.3~2.8倍,為眼徑的3.8~5.4倍,為眼間距的3.0~3.8倍,為尾柄長為1.6~2.2倍,為尾柄高的2.2~2.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2~1.6倍。
體長,較高,背部自頭後至背鰭前方顯著隆起,以背鰭起點處為最高,腹部圓。頭中等大,頭長小於體高。吻稍突,前端略平扁,其長小於或等於眼後頭長。口略小,下位,稍近半圓形。唇薄,下唇側葉極狹窄,中葉為一寬三角形明顯突起。唇後溝中斷,間距較唇鰭為寬。須1對,位口角,較短,長度為眼徑的0.5~0.7倍。眼較大,側上位,眼間寬廣,稍隆起。前眶骨、下眶骨及前鰓蓋骨邊緣具1排粘液腔。體鱗較小。側線完全,略平直。背鰭長,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光滑的硬刺,長且粗壯,其長几與頭長相等,起點距吻端較至尾鰭基的距離為小。胸鰭後端略鈍,後伸不達腹鰭起點。腹鰭短小,起點稍後於背鰭起點,末端後伸遠不及肛門及臀鰭起點。肛門緊靠臀鰭起點。臀鰭較短,起點距尾鰭基較至腹鰭起點為近,其末端不達尾鰭基。尾鰭分叉,上下葉等長,末端鈍圓。下咽骨較粗壯,主行下咽齒頂端鉤曲,外側2行甚纖細。鰓耙發達,粗長,為長錐狀。腸管短,等於或略長於體長,為體長的1.0~1.1倍。鰾大,2室,前室卵圓形,後室末端尖細,呈長錐形,後室長為前室的1.8~2.4倍。腹膜銀灰色。
體背及體側上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體側具多數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點,沿體側中軸側線的稍上方處有7~11個黑色大斑點。背鰭和尾鰭具多數小黑點,其他各鰭灰白。
幼魚
剛孵出的仔魚身體細長、透明,眼點大,側臥水底或做抖動式垂直遊動。
棲息環境
花䱻生活在水體的中下層,喜底棲鑽洞,常聚居或出沒於沿岸長有青苔的石縫、木樁等障礙物附近。
生活習性
花䱻性溫順,對水流較敏感,尤其是春汛繁殖期間,稍有水流即興奮游竄,甚至躍出水面。它以底棲無脊椎動物、蝦、昆蟲幼蟲等為主食,是偏肉食性魚類,幼魚期以浮遊動物為食,兼食一些藻類及水生植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食蛋白質含量高的人工配合飼料或小顆粒餌料。
分布範圍
原產於中國(重慶、廣西、貴州、河北、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內蒙古、江蘇、江西、上海、四川、雲南、浙江、台灣)、蒙古、朝鮮、韓國、日本和俄羅斯遠東的阿穆爾河流域。高棉、寮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等均有引種。
繁殖方式
花䱻1冬齡即達性成熟,繁殖期雄魚色澤較雌魚鮮艷,吻部周圍和胸鰭上有明顯的珠星出現,很易於識別雌雄。產卵期通常在4~6月,水溫16~23℃,尤以4月中旬至5月為盛產期,產出的卵呈青色略帶橘黃色,晶瑩透明,具黏性,一般黏附於石礫或水草上發育。其受精卵的孵化期較長,當水溫18~21℃時,在受精後145~170小時脫膜。
主要價值
肉質細嫩,是中國常見的中小型食用魚類之一。含肉率70.61%,肌肉(鮮樣)中蛋白質含量18.41%,脂肪含量2.46%。由於其雜食性、適應性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群體產量高,是一種很有開發潛力的養殖種類,在中國浙江、福建等地已成為較為重要的養殖種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