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芭蕉茶的特點,芭蕉茶的歷史,芭蕉茶的鑑賞,
芭蕉茶的特點
富硒、味鮮、香高、色綠、形美、顯毫。
該茶外形白毫顯露,色澤翠綠油潤,艷如綠豆,條索緊圓、光滑、纖細挺直如松針。茶湯色澤嫩綠明亮且顯螢光,香鮮味爽,葉底綠亮勻整。
此外恩施玉露含硒量適中,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分析,該茶乾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湯含硒0.01~0.52毫克/千克。
芭蕉茶的歷史
唐代陸羽《茶經》記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輟之。”巴山、峽川即今川東、恩施等地。由此證明恩施在唐時就有種茶習俗。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載:“茶類今茶名……崇陽茶、蒲圻茶、圻茶、荊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恩施古時曾稱施州。早在3世紀,恩施茶葉生產、加工和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
據傳清朝康熙年間,恩施芭蕉黃連溪有一位姓藍的茶商,他自壘茶灶,親自焙茶,因制出來的茶葉外形緊圓挺直,色綠如玉,故名恩施玉綠。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綠的基礎上,研製出的綠茶香鮮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顯露,故改名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別具一格的品質特色,贏得世人讚賞,屢次被評為名茶。
至解放前夕,恩施玉露年產量達60噸左右,其製法亦逐漸傳播至恩施州八個縣市及鹹寧、黃岡、武漢、荊州、河南信陽等地。並借鑑恩施玉露製法中“整形上光”的操作手法,創製出了名目繁多的綠茶新品種。
恩施玉露歷年近銷恩施八縣市,遠銷武漢、襄陽、光化、豫西、重慶等地。1965年,恩施玉露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一時聲名鵲起,商家競相購買,銷往上海、廣州、香港、台灣地區。1973年以後,外銷日本、美國。
1983年,在湖北省農業系統名優茶鑒評會上,恩施玉露列入全省十一大名茶之中,且名列榜首。
1991年,恩施玉露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
1995~1996年,日本清水技術事務所所長、農學博士、香川大學教授清水康夫專程來恩施考察茶葉採制技術,欣然題詞:“恩施玉露,溫古知新”,西南農業大學茶學教授劉勤晉題詞:“雄秀武陵山,香絕玉露茶。”
芭蕉茶的鑑賞
其品質特點為:條索緊細、圓直,外形白毫顯露,色澤蒼翠潤綠,形如松針,湯色清澈明亮,香氣清鮮,滋味醇爽,葉底嫩綠勻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