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萊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洞波瑤族鄉,屬於山區。距離鎮28.00公里, 國土面積1.31平方公里,海拔780.08米,年平均氣溫13.80℃,年降水量1191.54毫米,適宜種植甘蔗、八角、油茶等農作物。
該村東鄰那沙村委會,南鄰安那村委會,西鄰洞塘村委會,北鄰三湘洞村委會。轄芭萬、那合、四季等13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芭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
- 面積:1.31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20.00畝(其中:田1120.00畝,地900.00畝),人均耕地0.87畝,主要種植甘蔗、八角、油茶等作物;擁有林地12991.00畝,主要種植辣椒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五通設施,有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4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戶。
芭萊村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輛,機車4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2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0畝,有效灌溉率為9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2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6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23.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70.00萬元,畜牧業收入152.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726頭,肉牛579頭); 林業收入185.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43.00萬元, 工資性收入61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8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外出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1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16人,在省內務工30人,到省外務工38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萬元, 該村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農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98戶,共鄉村人口2340人,其中男性1227人,女性1113人。其中農業人口2305人,勞動力1408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8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1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2.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41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芭萊、那合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洞波中學。該村距離中學40.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37人,中學生5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9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02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9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390個(勞均20個)。有固定資產116.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水資源缺乏,交通不便。
(2)基礎設施落後,農田灌溉水利低。
(3)經濟發展較慢,投入資金較少。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鼓勵多餘勞動力外出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