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與亞歷山大》是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貝蒂爾·加夫、裴妮拉·阿爾文主演的劇情片,於1982年12月17日在瑞典上映。
該片講述了芬妮與亞歷山大在經歷了父親猝死、母親改嫁、繼父被燒死等事件以後,在伊薩克的幫助下重新獲得自由的故事。1984年,該片獲得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基本介紹
-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 編劇:英格瑪·伯格曼
- 主演:貝蒂爾·加夫,裴妮拉·阿爾文
- 對白語言:英語、德語、瑞典語、意第緒語
- imdb編碼:tt0083922
- 中文名:芬妮與亞歷山大
- 外文名:Fanny och Alexander
- 出品時間:1982年
- 製片地區:法國、瑞典、西德
- 拍攝日期:1981年9月8日至1982年3月23日
- 類型:劇情
- 片長:188分鐘
- 上映時間:1982年12月17日
- 分級:USA:R
- 色彩:彩色
- 主要獎項: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第40屆威尼斯電影節費比西獎
劇情簡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亞歷山大 | 貝蒂爾·加夫 | ---- |
芬妮 | Pernilla Allwin | ---- |
海倫娜 | 古恩·瓦爾格倫 | ---- |
愛米莉亞 | 阿娃·弗洛靈 | ---- |
奧斯卡 | 艾倫·埃德渥 | ---- |
Carl Ekdahl | 伯傑·阿斯特 | ---- |
Putte Ekdahl | Kristian Almgren | ---- |
Police Superintendent Jespersson | Carl Billquist | ---- |
Witness to Bishop's Death | Axel Düberg | ---- |
Alida | Siv Ericks | ---- |
Statue | Patricia Gélin | ---- |
Miss Vega | Majlis Granlund | ---- |
Berta | Eva von Hanno | ---- |
Aunt Emma | Sonya Hedenbratt | ---- |
Old Clergyman | Olle Hilding | ---- |
Miss Ester | Svea Holst | ---- |
Gustav Adolf Ekdahl | 凱爾·庫勒 | ---- |
Aunt Anna von Bohlen | Käbi Laretei | ---- |
Alma Ekdahl | Mona Malm | ---- |
Rosa | 莉娜·奧琳 | ---- |
Clergyman at Wedding | Hans Strååt | ---- |
Maj - Ekdahlska huset | 佩尼拉·奧蓋斯特 | ---- |
Justina | 哈里特·安德森 | ---- |
Blenda Vergérus | Marianne Aminoff | ---- |
Elsa Bergius | Hans Henrik Lerfeldt | ---- |
Henrietta Vergerus | Kerstin Tidelius | ---- |
Props Man | Gus Dahlström | ---- |
Teatern | Runo Wallin | ---- |
Colonel | Georg Årlin | ---- |
Isak Jacobi | 厄蘭·約瑟夫森 | ---- |
Aron Retzinsky | Mats Bergman | ---- |
Young Man who Helps Isak with Coffer | 彼得·斯特曼 | ---- |
Teatern | Matthias Bolliger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藝術指導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丹尼爾·托斯坎·杜普蘭蒂爾 Jörn Donner Renzo Rossellini | 英格瑪·伯格曼 | Peter Schildt | 英格瑪·伯格曼 | Sven Nykvist | Daniel Bell | Sylvia Ingemarsson | Anna Asp | Marik Vos-Lundh | Susanne Lingheim |
角色演員介紹
- 亞歷山大演員:貝蒂爾·加夫愛米莉亞的兒子。他在父親奧斯卡死後,跟隨母親一起搬到了主教厄德瓦的家中。然而,主教竟當著芬妮的面用鞭子抽打他。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與主教的矛盾也日益尖銳。
- 芬妮演員:裴妮拉·阿爾文愛米莉亞的女兒。原本她與父親奧斯卡、母親愛米莉亞、哥哥亞歷山大一起相親相愛地生活在一起。在父親去世以後,她和亞歷山大、愛米莉亞一起搬到了厄德瓦的家中居住。
- 海倫娜演員:古恩·瓦爾格倫知名演員,為人慷慨、和藹可親,深得兒孫們的愛戴。她從愛米莉亞那裡了解到芬妮與亞歷山大的遭遇後,就請求自己的老友伊薩克幫忙解救兩個孩子。
- 愛米莉亞演員:阿娃·弗洛靈芬妮與亞歷山大的母親,海倫娜的媳婦。她與丈夫奧斯卡共同經營了一家劇院。奧斯卡死後,她答應嫁給主教厄德瓦。之後,她帶著亞歷山大和芬妮一起搬到了主教家。當她發現主教是個偽君子後,便想跟主教離婚,可是主教卻不同意她的要求。
幕後花絮
- 利夫·厄曼是扮演愛米莉亞的最初人選,但最終她被否決。
- 主教厄德瓦原定由馬可斯·馮·西多扮演,但他因為另有拍攝計畫而選擇放棄。
- 在拍攝教堂外面的葬禮戲時,儘管導演患上了流感,但他仍然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完成了拍攝。
- 在一組長鏡頭的拍攝過程中,扮演主教的Jan Malmsjö因為過度疲勞而暈倒。
- 在拍攝過程中,導演英格瑪·伯格曼和攝影師Sven Nykvist發生過爭吵,而起因是Sven Nykvist想在葬禮中出現,而英格瑪·伯格曼不同意有他的畫面留在鏡頭內。
- 英格瑪·伯格曼的劇本草稿完成於1979年,其中大約有一千張手寫的紙。
- 當主教和新娘在婚禮結束以後回到住處時,在一個窗戶下面的角落裡可以看到安全消防公司生產的消防器材。
- 在片中有一場戲是厄德瓦告訴愛米莉亞他聽說宇宙在膨脹;宇宙大爆炸理論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受到人們的關注,而該片的時代背景是1905年。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1983年 | 第40屆威尼斯電影節費比西獎 | 《芬妮與亞歷山大》 | 獲獎 |
第4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 《芬妮與亞歷山大》 | 提名 | |
1984年 | 第9屆法國愷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 《芬妮與亞歷山大》 | 獲獎 |
第41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 《芬妮與亞歷山大》 | 獲獎 | |
第41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 | 英格瑪·伯格曼 | 提名 | |
第3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攝影 | 斯文·尼科維斯特 | 獲獎 | |
第3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服裝設計 | Marik Vos-Lundh | 提名 | |
第3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 《芬妮與亞歷山大》 | 提名 | |
第28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導演 | 英格瑪·伯格曼 | 獲獎 | |
第28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劇本 | 英格瑪·伯格曼 | 獲獎 | |
第28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電影 | 《芬妮與亞歷山大》 | 獲獎 | |
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 Anna Asp | 獲獎 | |
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 | Marik Vos-Lundh | 獲獎 | |
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 | 英格瑪·伯格曼 | 提名 | |
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 《芬妮與亞歷山大》 | 獲獎 | |
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 | 斯文·尼科維斯特 | 獲獎 | |
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 英格瑪·伯格曼 | 提名 |
製作發行
時間 | 國家 |
---|---|
1982年12月17日 | 瑞典 |
1983年1月17日 | 丹麥 |
1983年1月21日 | 芬蘭 |
1983年3月9日 | 法國 |
1983年5月26日 | 葡萄牙 |
1983年6月17日 | 美國 |
1983年10月8日 | 西德 |
1984年1月26日 | 阿根廷 |
1984年3月29日 | 澳大利亞 |
1984年6月28日 | 墨西哥 |
1984年12月21日 | 東德 |
1985年10月3日 | 匈牙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