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姓,姓氏,我國百家姓之一,記載於《揚子・方言》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芥姓
- 外文名:gài
- 來源:源於回族
- 屬性:姓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芥[芥,讀音作gài(ㄍㄞˋ),不可讀作jiè(ㄐㄧㄝˋ)]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淮西地區回族軍民,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典籍《揚子·方言》中記載:“自淮以西,或曰草,或曰芥。”在元朝時期,人們將黃河以南、淮河以西阜陽、宿州、蒙城一帶地區稱作“荊芥”,因為當地人將“草”作“芥”,讀音作gài(ㄍㄞˋ)。元朝派駐該地區的軍隊和遷居於該地區的回族軍民,取漢族習俗,以地名稱謂為其漢姓,稱芥氏,為回族中獨有的姓氏。
元朝時期著名醫學家朱丹溪就比較偏愛荊楚大地上的土生本草,在他的許多經典金匱方劑中,多有“荊芥草”一味中草藥,其藥性味辛,通竅,衝下焦,祛寒毒,是中醫流派中“養陰派”的典方。
遷徙分布
芥氏是典型的回族姓氏,主要分布在今安徽省的阜陽、宿州、蒙城一帶地區,在台灣省沒有,以潁州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潁 州:歷史上以潁州(今安徽阜陽)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西周以後,在今阜陽境內即建立了媯姓的鬍子國,臨泉境內的沈子國,潁上境內的慎等。春秋戰國時期,又出現了太和原牆的原陽,倪邱的新,臨泉的寢等縣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漸形成。秦代始置汝陰縣,漢屬汝南郡。三國魏置陰郡。北魏孝昌四年(壬子,公元532年)置潁州,隋朝時期設汝陰郡,唐朝時期設潁州,宋朝時期設順昌府,元朝時期屬汝寧府,明朝時期屬鳳陽府。歷史上潁、亳兩州南北相望,隨著封建政權更迭,而隸屬不一,形成了兩個既互相聯繫又相對獨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壬子,公元1372年),潁、亳二州首次並為統一版圖,“省譙縣入亳州,尋降亳州的亳縣,屬潁州”。明弘治九年(丙辰,公元1496年)亳縣復升為州,與潁州為潁州府,又降亳州為亳縣,正式納入潁州管轄之內,形成了東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廣大地域。不僅包括今阜陽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區霍丘縣的大部分地界。清朝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潁州更名為阜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阜陽地區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北部以亳州市為中心的區域,同樣經歷了氏族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商代為都城,“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譙縣、領有今亳州境內的譙、城父,屬泗水郡,漢屬沛郡,東漢屬沛國,三國設譙都,東晉屬譙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復置譙郡,唐置譙郡,宋歸淮南東路,元置歸德府,明降州為縣,後復升為州,清屬潁州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亳州為阜陽地區下轄一個縣,稱亳縣。一九八六年始改縣為市,稱亳州市,仍歸屬阜陽地區。1998年2月,亳州市從阜陽市劃出,由省直轄。2000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亳州市、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目前,阜陽市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潁上、阜南四縣及潁州、潁泉、潁東三區。
堂號
潁州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