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橋

芒種橋

“芒種”也稱為——“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播種、下地最為繁忙的時段。“芒種橋”地名,位於河南省虞城西南部,距商丘市區僅5千米。京九鐵路、連霍高速公路、豫04省道過境。包河流貫鄉境。芒種橋農曆雙日逢集,三月初三、十月初十有古會。芒種橋鄉轄24個行政村,87個自然村,197個村民組。人口39000人,鄉域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45000畝。鄉辦有皮革、磚瓦、冷藏、造紙、養殖等企業。農業主產小麥、玉米、大豆、紅薯、芝麻,特產粉條。

芒種橋,地方名,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的一個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芒種橋
  • 外文名:Grain in Ear Bridge
  • 類別:橋名稱
  • 人口:39000
名稱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位優勢,經濟發展,農業,畜牧業,鄉鎮企業,

名稱由來

芒種橋的由來還得從“楊廣拉縴”說起。
芒種橋鄉政府(府前花園)對面
傳說:楊廣帶著后妃、大臣,順隋唐大運河乘龍舟經河南、淮北下揚州,他們坐在船上,下鋪黍稷,讓五百美女赤著身子,手牽彩繩,倒拉旱船,緩步纖拉前行。當楊廣和后妃們高興的時候,割斷一根繩子,摔得美女仰面朝天,惹得他們陣陣狂笑。傳說這幫人馬拉著旱船,由宋州向東南開來,到菜籽開花的時候,拉到菜(蔡)道口,又拉了幾個月,到麥子熟了才拉到芒種橋,此地芒種橋由此得名。
其實“芒種橋”的來歷是:明代有位當地的秀才叫毛仲,是位有聲望有文才的大富戶子弟,他看到村邊包河上沒有橋,來往去歸德府不方便,便主動捐資,讓民眾出工建了一座三孔橋。人們為了紀念他,民眾就稱為“毛仲橋”。但傳說久了,後來就傳為“芒種橋”了。這是在楊廣之後八百年才有的。

歷史沿革

“芒種橋” 原屬商丘縣(歸德府)。1951年劃歸谷熟縣,屬店集區。1954年始屬虞城縣。1956年設芒種橋中心鄉,1958年歸谷熟人民公社,1975年增設芒種橋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鄉。

行政區劃

芒種橋鄉轄曹莊、小楊莊、李樓、大王樓、小王樓,許莊、梁莊、後李閣、董營、陳莊、蔣廟、 姚莊、 芒種橋、 蔡莊、蔡道口東、蔡道口西、大趙、大陳集、崔小寨、孫閣、大楊莊、許閣、師莊、孫菜園、黨窪、楊土山、馬莊、大李莊24個行政村。

區位優勢

芒種橋鄉地形平坦,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45.6米。京九鐵路縱貫南北鄉境,連霍高速公路、325省道橫亘東西全境,在鄉境內構成“黃金雙十字架”,京九鐵路伊尹站距鄉政府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經濟發展

農業

芒種橋鄉第一產業以糧食和蔬菜為主,素有“糧食囤”之美譽,傳統種植以優質小麥和高蛋白玉米為主,規模化發展,年均種植達30000畝;其次是綠色無公害蔬菜,特別是韭菜,自1988年開始規模種植以來發展迅速,至2005年已形成蔡莊和陳莊兩個蔬菜專業村,輻射周邊村10餘個,面積達5000餘畝;二、三產業以紅薯深加工為主導, “農家粉皮、粉條”自1990年上市以來,以色亮強筋譽滿全國,形成後李各、王樓、小楊莊三個專業村。

畜牧業

畜牧業健康發展,年存欄生豬11100餘頭、牛3000餘頭、羊2100餘只、雞58500餘只、鴨10000餘只,形成了王樓養豬專業村、師莊養牛專業村、董營養羊專業村、芒種橋養雞專業村、周莊養鴨專業村等。

鄉鎮企業

招商引資,碩果纍纍,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20年來,完成招商引資5.5億元,落地項目20餘個,大型企業有商丘500KV輸變電站、蔡道口3519鞋廠、鑫源冷藏廠、福利麵粉廠等10餘個,中小型企業30餘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