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行政村隸屬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樂鎮,地處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3.00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53.0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芒專村
- 外文名:Mans designed village
- 地理位置: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 面積:67.39平方公里
- 海拔:1,095.00米
- 戶:804戶
- 人口:3291
- 年平均氣溫:21.00 ℃
- 年降水量:1235.40毫米
- 林地面積:92,529.60畝
- 耕地面積:6,899.78畝
- 自然資源:銅礦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東鄰大村村,南鄰翁孔村,西鄰臨滄,北鄰民樂村。轄文令(一、二社)、下大河邊、芒專、文更(一、二、三社)、老芒遷、新芒遷、隔界、老八田、大獨田、大勐排、大村、田頭、陳家村、王家村、小勐排、文保、小新村、沃洛河、那領田、芒仗23個村民小組。至08年底有農戶804戶,有鄉村人口3291人,其中農業人口3288人,勞動力250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95人。
全村積國土面67.39平方公里,海拔1,095.00米,年平均氣溫21.00 ℃,年降水量1235.4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花生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6,899.78畝,人均耕地2.1畝,林地92,529.60畝。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899.78畝(其中:田3,948.67 畝,地2,951.11畝),人均耕地2.12畝,主要種植糧食 等作物;擁有林地92,529.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6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0畝,主要種植茶葉、桔子、板栗、芒果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47.00畝,其中養殖面積85.10畝;草地125.00畝;荒山荒地454.00畝,其他面積633.00畝。
有銅礦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04戶通自來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804戶通電,有56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6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0%、69.65%和95.5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9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1戶(分別占總數的48.63%和36.19%)。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0輛,農用運輸車145輛,拖拉機372輛,機車40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69.00畝,有效灌溉率為44.4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5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3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5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58戶。全村2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20個自然村已通電;20個自然村已通路;2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2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20個自然村均未通路燈。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1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50戶磚(鋼)混結構房屋的農戶。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804戶,共有鄉村人口3291,其中男性1782人,女性1506人。其中農業人口3288人,勞動力2508人。該村以傣、漢族為主(是傣、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334人,漢族1137人,彝族817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867人,參合率89.90%;享受低保14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
該村有公廁,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247.00平方米,擁有教師13人,在校學生398人,距離鎮中學3.00公里。 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94人,其中小學生398人,中學生19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芒專村位於民樂鎮的南邊,距鎮3公里,由五個以傣族為主體的村民小組和18個以彝族為主體的村民小組組成。
五個傣族寨子坐落在一個小壩四周的山腳下,遙遙相望。這裡70歲以上的老人和6歲以下的小孩會說漢語的不多,而且所有的傣族中,懂傣文的也沒有幾個。這裡的傣族和其他的傣族一樣,主要的宗教活動有"賧佛""祭竜"等,以前本村有個芒專佛寺,但文革期間全被毀了,現在每個寨子還有一片受全寨人保護的"竜林",每逢"祭竜"活動,進出寨子的每條道路都被封住,路中立一個用竹片編制,用豬、雞等血染紅的路牌。如果有人要經過就必須留下一點錢或者親自參加此項活動以示吉利,中午十二點才開路,而且一大早,全村老少就帶上吃的東西來到這片作為寨神的樹林裡野炊、殺雞、殺豬祭祀"神靈"。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2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224.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7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364.9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1、農業規範化體系還未建立,傳統農業所占的比重較大; 2、生產渠道單一,農民增收來路少; 3、農民技術技能水平低,栽培和管理技術需不斷改進。。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1、大力發展茶葉、蠶桑產業,不斷提高栽培和管理技術; 2、加快農業的產業結構調整; 3、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的文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