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白粉病是北方芍藥易感染的一種病。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芍藥白粉病
- 多發群體:多種植物
- 常見發病部位:枝葉、葉柄
- 分布區域:內蒙、河南
為害症狀,病原菌形態特徵,分類屬性,發病特點,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北方芍藥白粉病株叢中蔭蔽處枝葉、葉柄先發病,外部不易發現,待發現時已很嚴重。葉面常覆滿一層白粉狀物,後期葉片兩面及葉柄、莖稈上都生有污白色霉斑,後期在粉層中散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閉囊殼。
病原菌形態特徵
閉囊殼散生或稍聚生,有的成放射狀排列,球形至扁球形,褐色,大小66-90um。7-9附屬絲,絲狀,稍僵直,長度為子囊果直徑的1.5-5倍,粗3.6-6.0um,很少有隔膜,全長1/2的下部淺褐色或全無色,不分枝。有1個子囊。子囊廣,橢圓形,大小66-84×57-66um。子囊孢子8個,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大小18-27×12-18um。
分類屬性
稱芍藥單囊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發病特點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芽上越冬。翌春病芽萌動。病菌隨之侵染葉片和新梢。分生孢子能終年不斷地繁殖,且耐寒能力強。在溫室終年均可發病。
防治方法
注意剪去病枝、病芽,發現病葉及時摘除,加強管理,發病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要注意通風透光,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帶留可減輕發病。發病初期噴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9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