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古寨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是侗寨建築始建年代較早的村寨之一,全部是侗族。古寨選址、建築整體布局到建築細部都具有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文化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芋頭古寨
- 面積:11.6公頃
- 民族:侗族
這芋頭寨子不是很大,全寨182戶,分成7個自然聚居點,面積約有11.6公頃,全部是侗族,住在當地“名山”芋頭界下,也叫芋頭村。這座侗族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是侗寨建築始建年代較早的村寨之一,雖幾經續與維修,但仍保留原有格局和大量清代中期以前的建築物,其中鼓樓4座,風雨橋3座,門樓1座,古井2口,薩歲壇2個,古墓葬群6處,古驛道1.6公里,侗族吊腳木樓居室113幢。古侗寨建築的諸項特徵這裡完全具備,最近到此考察的中國民居研究會的專家們也大為驚奇,稱之為侗族建築“實物博物館”。專家們的評價自然有其道理,讓我等也去看看。從寨子對面的山樑上看過去,這座古寨的確氣勢不凡。從古寨選址、建築整體布局到建築細部都具有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從各個方面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侗家才智。鱗次櫛比的民居以“乾欄式”為主,沿山、沿谷因勢利導布局,形成獨特的“山脊型”與“山谷型”布局模式,與其居住環境十分巧妙融於一體;為適應自然地理氣候條件,在民居圍合中開闢池塘水面,栽上了各種果樹、花草,構成侗寨特殊風格。侗族是聚族而居,很少有單家獨戶的,侗寨大都建在平壩周圍或靠水的緩坡上,居住的地方總有一條溪水和一片稍稍平緩的土地,這芋頭村也是如此。進得寨來,迎來的是一幢幢乾欄式的木樓,高低錯落,大都是用杉木而建,壁面採用開槽密檻的工藝作法,房屋因地勢而建,很少挖動山土,即便是建在斜坡上,也只稍加整修而已。侗家的建築師能根踞不同的地基設計出不同的樓房。高聳於寨中的是鼓樓,這座鼓樓稱作“蘆笙樓”,鼓樓是侗寨的中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物,都是建在寨子的中間,是侗家人聚眾議事的正治中心,也是平時休息娛樂的場所,蘆笙樓始建於清道光九年,方型格局,每層檐尖上都塑有不同的飛禽走獸,工藝精美。村民說到這裡可不要忘記拜一拜“薩歲壇”。入境問俗這可是很多旅人取得當地人好感的法寶,村民都這樣說了,我們能不去拜拜?這“薩歲壇”是有些年月了,四根大柱子支著一個架子,架子上並不蓋青瓦,而是自然生長著一種不知名的青藤把架子上織得密密實實。裡面設有用青石板做的祭壇,上面長年香火不斷。“薩”是南部侗族地區崇拜的女神,意為太祖母。人們都認為她神通廣大,能主宰一切,能影響日月雷雨,能保境安民,能鎮宅驅鬼,這“薩壇”也就是太祖母住的地方,寨子裡凡節慶佳日,寨中有盛事,首先都要到這裡舉行祭祀活動,敬了太祖母后方可舉行其它活動。侗寨裡面的道路也是別具特色,大路小巷都用石板鋪成,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通到每戶的門前。石板路旁還修砌明溝暗道,即使是大雨傾盆,也無泥濘之苦。幾個自然聚居點是一條古驛道連線在一起的。別小看這條僅存1.6公里的古驛道,這可是明萬曆年間修建的,全部用勘築打製成型的青石板鋪成,當年西蜀丞相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曾走過這條驛道;中國工農紅軍過通道在老城縣溪鎮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通道轉兵”會議,紅軍由此西進,其中有一部分也是踏著這條古驛道上的青石板翻過芋頭界走進貴州……。如今我們踩在青石板上,迎著山風,古驛道無言,自己禁不住感慨萬千,慢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僅是一個匆匆過客而已呵,多么的渺小。沿著青石板台階走過108級,來到建在山脊上的牙上寨,一棟棟吊腳樓一層疊一層分布在坡上,有人稱這是侗鄉的布達拉宮。我見過很多侗家鼓樓,唯獨這牙上古樓最為特別,這座鼓樓建在陡坡上,為獲得一個小小的鼓樓坪,這座鼓樓竟懸空帖岩依山借勢而建,六根大柱子長短不一,合理受力,使這座鼓樓兩百年仍堅固依然。兩百年前的侗家工匠不但有精高的技藝而且還要有一定的膽略和氣魄才敢在這裡建鼓樓,要知道那時的施工條件多么落後。芋頭人還保留比較原始的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他們熱情好客,待人十分禮貌,當你走進侗家,不論相識與否,總是笑迎客人,喊你進屋。人們逢年過節或寨中有重大盛事,都自發地去修橋、補路,將鼓樓、涼亭、寨中道路打掃得乾乾淨淨。這裡的風味食品很有特色,主食當然是大米飯,還有油茶,苦酒,侗粑等。醃酸菜餚是待客的上等菜,醃魚醃肉自不必說,還有清脆可口的酸黃瓜、酸豆角。那天我們影友幾位本無意在這裡住夜,只因山寨的主人們太熱情了,一碗碗的糯米酒,一塊塊醃酸草魚,把哥們幾個醉得不分南北東西。這山寨太美麗了,美麗得觸摸過他的人終生難忘。竹林搖曳,清溪碧流,古寨悠悠,侗歌悠揚,姑娘多情,而我們只有無限的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