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達的馬納博特:水中倒影的作者是克洛德·莫奈,其板式為油畫/65×81c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特達的馬納博特:水中倒影
- 類型:畫作
- 畫家:克洛德·莫奈
- 年代:1885
- 板式:油畫
- 大小:65×81cm
基本信息,畫家介紹,作品介紹,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艾特達的馬納博特:水中倒影》
畫家:克洛德·莫奈/1885
板式:油畫/65×81cm
畫家介紹
克洛德·莫奈 1840年生於巴黎 1926年卒于吉維爾尼
莫奈的童年是在勒阿弗爾度過的。他在那裡結識了尤金·布丁。在布丁的鼓勵下,他開始習畫。1862年,他曾拜一位學院派畫家為師,但收效甚微。於是,他便同巴齊耶、雷諾瓦、西斯萊等朋友一起,自學繪畫。他們常在楓丹白露的樹林邊或諾曼第海邊寫生。莫奈的畫起初在官方畫展上曾獲得不小成功,但不久就遭到封殺,原因是他在室外創作的一些作品,例如《花園中的婦人》(1866,奧賽博物館),引起不少人的反感和抵制,人們難以接受這種具有高度自發性、概括性和技術自由的畫法。1870年,莫奈去了倫敦,以躲避當時的戰亂。1871年,他途經荷蘭回國。在這期間,他有機會接觸從弗蘭斯·哈爾斯到透納等繪畫大師的作品,從中獲益匪淺。在他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創作的,曾參加首屆印象派畫展的作品《日出·印象》(馬爾莫當博物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種影響。莫奈從此成了新繪畫的領頭人物。無論在他居住的地方(從1883年起住在吉維爾尼),還是在他造訪的城市(1899—1901年間,三次訪問倫敦),他的作品均引起廣泛關注。經過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他在90年代初期,完成了不少系列作品,並在1900年之後畫了許多以睡蓮為題材的作品,最終成為最著名的印象派繪畫大師。
地處科鎮諾曼第海岸的艾特達有著十九世紀藝術家們最為欣賞的景色。它的名氣來自於它的天然奇觀奇形怪狀的白堊懸崖,水流衝擊出的三個拱孔,上游門和下游門以及位於側面被海水雕刻出來的一根奇特的尖針,即高達70米的一塊方尖形紀念碑和馬納博特(大門)等。容金德於1851年來到艾特達。柯羅雖然喜愛農村勝過海灘,但還是在1872年畫了了這個海灘,構圖結構嚴謹。布丁和他的朋友莫奈被同樣的題材吸引。而流動的海水對堅固的白堊峭壁的衝擊吸引了德拉克洛瓦,他用這個主題畫了些水彩畫和水粉畫,比1869年來這裡的庫貝爾和1868年首次來此地小住的莫奈都要早。德加於1882年,雷諾瓦於1883年分別來到這裡觀看遼闊的天空,時而平靜時而狂暴的大海,聳入雲霄的峭壁,空氣以及變幻無窮的光線。
自1868-1869年冬在艾特達小住後,莫奈在1883-1885年間每年都叫到這裡。1885年9月中旬,他離開吉維爾尼來到達里,一直住到12月中旬。起先,全家一起來,住在他的朋友,印象派繪畫作品的大收藏家,男中音歌唱家讓-巴蒂斯特·富爾家中。後來,他獨自住在小旅館裡,按自己的習慣生活,走遍峭壁間的小路。他從一切可能的視角觀察它們:從山頂,從海灘或緊靠水邊。有一次,11月27日,他思想過於集中,一股潮水把他衝到懸崖壁上,回落時又把他連同他的畫架、畫布和調色板一起捲走。能在和素材的互動中作畫,在印象派畫家看來,這全歸功於一種能把顏料裝進小管內的新工藝。人們不再用需要研碎,再和一種配方極為保密的黏合劑攪拌後才能使用的顏料作畫。這種顏料搬運時必須將它們放在皮口袋裡。由於它們會被氧化,所以需要比較笨重的裝置。1841年,美國畫家約翰·蘭德發明了放顏料用的軟金屬管,從此,畫家們就可以帶著輕便的畫盒到室外寫生。雷諾瓦十分幽默地評價這一革命性的進步:“正是這些便於攜帶的顏料管使我們能完全進入大自然作畫。沒有它們,就沒有塞尚,沒有莫奈,沒有西斯萊,沒有畢卡索,更沒有被記者們稱為印象派的一切。”顏色的品種也不斷增多。莫奈喜歡的色彩有銀白色,1840年末才出現的鎘黃色,1822年才有的祖母綠色,1807年的鈷藍色,朱紅色和茜紅色。
作品介紹
馬納博特是一個很特別的題材,它在另一個仰視的畫面中也曾出現過。為了畫這個天然形成的拱形孔,“一個可以通過一艘船的大洞”,莫奈在懸崖頂上走了很遠,以便在這塊穿孔巨石外安營紮寨,在畫布上再現面對大海的白堊“哨兵”的孤獨。峭壁截獲了所有陽光和通過水折射出來的光線,在藍色和灰色的天空中加入了淺粉色和橘黃色。它在水中的倒影在藍綠色的水面上隨著綠色和粉色的波紋抖動。整幅畫處理得像是一幅草圖。筆觸和色彩短暫而快速地在畫布上留下藍、黃、綠色分開或合成的細紋,既無圖案也無細節。懸崖就像是從海中自然生成,和大海融為一體,與天空和睦相處。
諾曼第作家莫泊桑在艾特達有一小屋,曾和莫奈見過幾面,1886年還曾為他寫了一篇文章,題為《一個風景畫家的生活》,他描述了莫奈的作畫方法:“我經常跟著克勞德·莫奈去尋找印象。他已不再是畫家,而是獵人。他走著,身後跟著一群孩子,他們幫他提著五六幅同一題材但在不同時刻畫的、因而有著不同效果的畫。他隨著天空的變化,輪流拿起它們。這位討厭弄虛作假和墨守成規的畫家,面對著他的畫,等待著、窺伺著太陽和陰影,他幾筆就把灑落的光線和飄過的雲朵採集下來,快速放在畫布上。我曾親眼目睹他這樣抓住一簇落在白色懸崖上的燦爛陽光,把它鎖定在一片金黃色調中,使這難以捕捉的、耀眼的光芒產生令人驚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