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萊絲綢

艾德萊絲綢

艾德萊絲綢,是維吾爾族人生產,並且是維吾爾婦女最喜愛用於做服裝的土產絲綢,主要產於和田市、喀什市、莎車縣等地。艾德萊斯“意為“扎染”。這種絲綢採用我國古老的扎經染色工藝,按圖案的要求,在經紗上扎結,進行分層染色,整經、織綢。染色過程中圖案因受染液的滲潤,有自然形成的色暈,參差錯落,疏散而不雜亂,既增加了圖案的層次感和色彩的過渡面,又形成了艾德萊絲綢紋樣富有變化的特點。維吾爾族婦女特別喜愛這種綢料,給它起了個雅號“玉波甫能卡那提古麗”,意為“布穀鳥翅膀的花”,隱喻它能給人們帶來春天的氣息。

基本介紹

介紹,製作方法,煮繭,染色,歷史,兩大產區,傳說,

介紹

目前,艾德萊絲綢因產地不同而分為兩種。喀什、莎車的艾德萊絲綢以色 彩絢麗、鮮艷著稱,常用翠綠、寶藍、黃、桃紅、金黃等色,色彩對比強烈,圖案細膩嚴謹。和田、洛浦的則講究黑白效果,虛實變化。紋樣粗獷奔放,色彩簡潔明快,常採用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紅白、藍白兼配以小塊金黃、寶藍做點綴,使色彩簡潔而定於變化。
艾德萊絲綢(圖1)艾德萊絲綢(圖1)

製作方法

煮繭

接著將整好的絲卷在大軸上再套在手搖轉軸上分成均勻的股,由經驗豐富的匠人在一股股 絲線平鋪成的畫稿上作出墨稿:巴旦木,木板紋花,梳子花等。畫好後由扎結人進行扎結。
艾德利絲綢艾德利絲綢

染色

依據色彩多少分層分次進行,染料是天然的植物和礦物,花綢最終的效果取決於染色過程中圖案輪廓受染液的滲潤,其自然形成的色暈,好像用乾筆擦出的效果,各種顏色呈現參差錯落,疏散而不雜亂的特色,既增加了圖案的層次感和色彩的過渡面,又形成紋樣富有變化的特色。這即為艾德萊絲綢的精髓所在,“艾德萊絲”扎染之意的由來就是因為“一紮一染”是關鍵所在。色染好後就該“整經”了,即:將扎著的結都剝離,然後將絲曬乾的過程。這一切工作都完成以後就該織綢了。在木製織綢機上,隨著梭子無數次來回穿梭,艾德萊絲綢就織好了。

歷史

關於中國絲綢的起源,我國古代史籍中流傳著不少神話傳說,中國絲綢,源遠流長,至少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已出現了絲綢的曙光。
1、浙江湖州錢三漾出土的絹片距今4750年,為長江流域出土最早、最完整的絲織品。
2、河南滎陽青台村出土的羅織物距今5630年,是黃河流域發現最早的絲織品。
3、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原始織機的使用,是我國新石器時代
紡織技術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艾德利絲綢艾德利絲綢
中華民族,綿延幾千年為世界人民提供絢美華貴的絲綢產品,為絢麗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遠在公元前七世紀,中國絲綢就已作為珍品饋贈外賓。公元前五世紀,中國絲綢就傳到了希臘等遙遠的西方國家。
西漢(公元前二世紀前後),張謇通西域,開闢了從長安(今西安市)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北方絲綢之路。
古絲綢之路南道重鎮——新疆和田古稱“于闐”,是西域三十六國中的大國,和田人民自古便掌握了養蠶、織綢的獨特工藝。史書記載:公元十世紀時,于闐國王就曾經帶著大批和田編織的“胡錦”、“西錦”到中原進行商貿交易,在中原地區十分搶手。

兩大產區

艾德萊絲綢有兩大產區:
一是喀什、莎車的綢,以色彩絢麗、鮮艷著稱。圖案細膩嚴謹,常用翠綠、寶藍、黃、青蓮、桃花等顏色。
二是和田、洛浦的綢,則講究黑白效果,虛實變化,紋樣粗獷奔放,常採用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紅白、藍白兼配以小塊金黃、寶藍做點綴,使色彩簡潔而定於變化。

傳說

艾德萊絲綢是新疆極富民族特色的獨特產品,是維吾爾族婦女最喜歡做衣裙的綢料。艾德萊斯綢圖案紋樣有人說說是古代維吾爾人信奉薩滿教崇拜樹神、水神的宗教意識的反映,也有人說是來自巴旦木紋、梳子紋以及民族樂器變形紋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