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實

艾實

艾實,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果實。分布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國。果實入藥,性溫味苦、辛,具有明目,壯陽,助水藏,利腰、膝及暖子宮之功效。

基本介紹

  • 別名:艾子
  • 中文學名:艾實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菊科
  • :艾
  • 分布區域:分布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國
  • 採收時間:9~10月,果實成熟後採收
  • 用 量:1.5-4.5g
生理特性,產 地,入藥部位,性 味,功 能,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相關論述,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厘米,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5厘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基生葉具長柄,花期萎謝;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每側具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齒,乾後背面主、側脈多為深褐色或銹色,葉柄長0.5-0.8厘米;中部葉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菱形,長5-8厘米,寬4-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至半裂,每側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5厘米,寬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側有1-2枚缺齒,葉基部寬楔形漸狹成短柄,葉脈明顯,在背面凸起,乾時銹色,葉柄長0.2-0.5厘米,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淺裂或3深裂或3淺裂,或不分裂,而為橢圓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橢圓形,直徑2.5-3(3.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每數枚至10餘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狀花序或複穗狀花序,並在莖上通常再組成狹窄、尖塔形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傾;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總苞片小,草質,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綿毛,邊緣膜質,中層總苞片較外層長,長卵形,背面被蛛絲狀綿毛,內層總苞片質薄,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小;雌花6-1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色,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長,先端2叉;兩性花8-12朵,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檐部紫色,花葯狹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不明顯的小尖頭,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叉,花後向外彎曲,叉端截形,並有睫毛。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10月。

產 地

分布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國。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蒙古、朝鮮、蘇聯(遠東地區)也有。

入藥部位

果實。

性 味

性溫,味苦、辛。

功 能

明目,壯陽,助水藏,利腰、膝及暖子宮。

相關配伍

治一切冷氣:艾實與乾薑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孟詵方》)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5-4.5g。或為丸。

相關論述

《藥性論》:主明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