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色織土布技藝(南通色織土布技藝)(南通市)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19世紀末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蘇省南通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
簡介
南通瀕江臨海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南通獨特豐厚的耕織文化歷史底蘊,成為全國著名的藍染之鄉、棉產之鄉、土布之鄉。這裡的種藍制靛業,明嘉靖間“歲貢(土靛)達三千五百斤”,為當地重要朝貢特產。這裡的植棉業,乾隆間就由“沙花”發展為“通花”,“刀韌絲長,冠絕亞洲”。這裡的土布業,嘉道間已由“稀布”而“尺套”,進而為“通海大尺布”。數百年來,當地棉鄉男耕女織,“家家習為恆業”,史有“木棉花布之產甲諸郡”之稱。19世紀末,南通土布以其精湛的手工織造、獨特的工藝印染以及粗厚堅牢、經洗耐著的特性享譽海內外,成為地方一大特產,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遠至日本、南洋群島諸國,年銷量高達1700萬匹以上。二十世紀初葉,南通土布的興盛奠定了大生紡織企業的成功崛起,共同創造了近代南通社會與經濟的歷史輝煌。建國以後,傳統土布生產基地萎縮消失。民間手工紡織技藝的傳承主要在沿海地區農村零星維繫;傳統靛藍印染作坊生產則在個別老鎮得以存活而未曾中輟。
歷史淵源
歷史上,南通土布染織工藝分布區域主要集中在通州縣所轄的崇(明)海(門)地區、通州以及如東、如皋沿海沿江一帶。這裡瀕江臨海的地理環境宜於棉花種植。特別是崇(明)海(門)地區為新漲沙地,早年為江南移民所開墾,發展了耕織生產。風氣所及逐漸播布通州境內。清末以降,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的包括興仁、白蒲、平潮、金沙、西亭五大專業土布生產基地;以及關莊、縣莊、京莊、杭莊和灰坯幫五大銷售體系;通州二甲鎮、如皋袁橋鎮、石莊鎮則為著名藍染之鄉。
基本內容
南通民間土布染織採用單綻手搖紡車紡紗,腳踏手投梭木機織造,染色、搖筒、牽經、絡緯、穿棕、嵌筘等工序,均保留了較原始的方法,傳承了中國古代手工染織技藝的寶貴歷史遺存。南通土布染織工藝的生產工序主要分軋花、彈花、搓條,紡紗、戽紗、染紗、漿洗、絡筒、整經、上機、織造等步驟。各工序具體又細分若干流程。如整經工序,由排樁、套筒、牽經、捉高(起絞打絲)、挽經、印筘、落軸等工作組成。上機工序包括:穿綜、嵌筘、掛綜、調機等一系列精細功夫活。掛綜之綜片少則2葉,多則4葉、8葉、12葉乃至16葉。掛綜時,芽葉與里葉相互搭配分組以控制開合起花;複雜的花紋,綜片間的搭配組合可多達32組、64組之多。這在手工棉紡織技術中堪稱極致,為南通地方一絕。南通土布選用天然植物染料或礦物染料(土染)為主要染色劑。當地農家自古有種藍制靛的染織傳統,染織出的土布,色牢度高,經洗耐曬,且具有健膚防霉蛀的環保功效。
基本特徵
居住在啟東、海門、以及如東沿海一帶的海門移民,他們世代瀕海墾植,屢遭鄉土漲坍憂患,因此“遷地謀食習以成風”,在他們身上凝聚了一種不畏艱險、勇於進取的品性。表現在土布工藝上,則顯得靈動多變,富於創新。啟海風格土布的花紋雖也以幾何形式見長,卻更強調鮮明的節奏感和裝飾效果。擅長突破工具和工藝的制約,利用經緯交織與提花、織錦技術的交替使用,在有規律的蘆紋韻律中,穿插組成十字形、口字形、菱形、回紋等連續幾何圖案,點綴以桂花、棗核、竹節等小紋飾造型,簡樸中蘊涵豐富,格律中表現變化,形成別具審美價值的啟海風格系列土布。其代表性紋樣有蘆扉花系列土布、竹節布、雙喜布、皮球花、彩條布等。
主要價值
南通土布染織工藝精湛,民族特色鮮明。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的載體,南通土布工藝是反映該地區人民特有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個性特徵與審美情趣的一面鏡子,是生活在江海大地上一代代父老鄉親勤勞智慧的結晶。作為華夏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與豐碩成果,南通土布是我國七百年棉紡織手工技藝保存完整、流傳有序、沿續至今而宗脈未斷的傑出代表,也是見證我國傳統棉紡織技藝的活的歷史標本,其傳承保護有著厚重的歷史研究價值。南通土布染織工藝源自生活、源自自然,與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淳厚秀朴的風格、大膽巧妙的構思凝聚了勞動者質樸的審美情趣和高超的藝術才華,是對自然美的高度提煉、概括與再創造,反映了中華兒女純樸、智慧的思想素質和健康、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其傳承保護有著豐富的工藝審美價值。
南通土布染織工藝是開創江海文化的歷代祖先留給後世的一份民族經典工藝瑰寶,突出地代表了民族的共同文化認同,反映了江海民眾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特有生活方式、生活智慧與文化意識,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現,也是我們今天再展南通雄風的力源所在,其傳承保護有著重要的現實借鑑價值。
瀕危狀況
進入十九世紀中葉,由於太平戰亂與洋紗洋布傾銷的雙重打擊,整個江南土布中心遭受徹底破壞而迅速退出歷史舞台。這一可怕的歷史空白與文化斷脈,卻由南通土布在蘇北大地薪盡火傳,發揚光大。南通濱江沿海棉鄉居住著數以百萬計的“海門人”。他們的祖先來自江南。數百年來,他們操吳語、守蘇南習俗,僻地而居,自成一族;同時也傳承下來江南地區一整套成熟的土布工藝絕活。1899年南通大生紗廠的建成開車,標誌南通土布的歷史性崛起。大生紗廠奉行“寓工於農”、“土產土銷”的土布工業戰略,推動了南通地區土布經濟的整體繁榮。20世紀初,張謇在蘇北沿海倡發棉墾事業,30萬海門移民北上拓植。南農北移促進了棉紡織技術在蘇北的傳播、交流、融合,以及當地土布業的空前發展。鼎盛時,南通農村專業土布織戶達十餘萬戶,從業人員越百萬眾;通地布莊500餘家、花行300餘家;北銷關莊大布年達800萬匹,土布年總產2000萬匹。南通最終取代江南,一躍而成近代中國著名的土布之鄉;成為歷史上繼松江之後我國傳統土布織造工藝的復興之地和集大成者。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通土布產銷急劇衰落;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歲月里一度悄然復熱,但僅限於自紡自織、自備所需;進入八十年代基本歇業。其工藝傳承也一度呈現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