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時世下的政治:五國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政策比較

艱難時世下的政治:五國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政策比較

《艱難時世下的政治:五國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政策比較》是2009年7月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艱難時世下的政治:五國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政策比較
  • 頁數: 273頁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9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艱難時世下的政治:五國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政策比較》是世界著名比較政治經濟家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彼得·古勒維奇的經典之作。在書中,古勒維奇比較了英國、德國、法國、美國和瑞典五個國家對三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應對政策,作者深入分析和揭示了社會聯盟在此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認為政策需要政治,通過政治運作形成社會聯盟,社會聯盟推動具體政策。在成功應對經濟危機的過程中,無論是政策的制定還是政策的實施,國家都不能沒有社會的支持,正是國家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有效地化解了經濟危機。

媒體推薦

中國已經成為理解比較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案例,很高興能夠看到這些著作的出版。
——Peter Gourevitch
在過去的三十年里,比較政治經濟學領域成為理解不同資本主義模式的關鍵,而這套叢書則致力於出版這個領域內最重要的著作。它們是理解政經互動所不可缺少的篇章,而現代世界正是這個互動所創造的。
——Peter Hall
這套叢書的出版激動人心,這也是連線中西學者的重要步驟。這些書將增進全球的學術和理念的交流。
——David Kang
在中國出版這套比較政治經濟學叢書的重要性是怎樣強調都不過分的。它將促進中國學者、學生與世界的對話。
——Joel Migdal

目錄

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
英文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
第一編 政策選擇的政治
第1章 經濟政策的政治
第2章 政策選擇的闡釋
第二編 艱難時代
第3章 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1873-1896年的危機
第4章 脫離正統:1929-1949年混合經濟的形成
第5章 爭論的繼續: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危機
第三編 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政策比較
第6章 自主國家的社會基礎
譯者後記

序言

三十年前,當有關這本書的想法和研究正在進行時,全球化還只是一個極少使用的術語。現在,它已變得很平凡,且有爭議。但無論它意味著什麼,那時的中國並不是其中的一部分。相比較而言,今天(2009年)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包含中國在內。中國對世界的出口占其GDP的40%,進口為GDP的32%。作為多種產品的進口國,中國已然成為許多其他國家經濟成長的發動機,從澳大利亞、東南亞到巴西、拉丁美洲以及非洲。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引入的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FDI)平均占到GDP的4%,為高速增長提供了保障。①但是在近些年,由於巨額的國內儲蓄,中國也出口大量的資本,多於FDI流入的兩倍,補充著美國巨大的財政赤字。中國和世界經濟相互影響:中國通過出口提高了生活水準,同時也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改變了它的文化、認同和政治結構。通過進口,中國激勵了其他國家的經濟成長,而通過出口,它又影響到那些國家的工作機會和投資。
當我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思考本書時,所有這些對於中國都是無法預言的。那時,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都很封閉。它的經濟運行並不是依據市場的原則。極少有外國投資,出口量很小,旅行也不方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