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艇紅外警戒系統是艦艇上利用目標與背景的紅外輻射的差異對海空目標進行探測、監視和跟蹤的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艦艇紅外警戒系統
- 用途:對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的反艦飛彈和飛機進行警戒、探測和跟蹤,向指控系統實時提供報警信號和目標信息
艦艇上利用目標與背景的紅外輻射的差異對海空目標進行探測、監視和跟蹤的系統。
在雷達靜默、雷達輻照盲區或故障的情況下輔助或代替雷達工作;提供水面監視、艦船位置保持和編隊導航等。與雷達相比,具有抗電子干擾能力強、測量精度高、低空探測性能好、圖像直觀、隱蔽性好等優點。缺點是作用距離近,性能受氣象影響嚴重。
艦艇紅外警戒系統主要由紅外掃描頭、穩定平台、信號處理單元、顯控台及電源等組成。紅外掃描頭實現在不同俯仰角上的水平掃描,主要包括紅外光學系統、紅外探測器/制冷機組件、紅外信號預處理電路、方位與俯仰驅動裝置、測角與測速元件、導電滑環等。穩定平台的作用是消除艦艇搖擺的影響,使承載的紅外掃描頭的安裝平面穩定在地理水平面內。信號處理單元主要包括紅外信號的前處理單元和後處理單元。顯控台包括圖像、文字、數字綜合顯示器和操控組合等。簡要工作過程是安裝在穩定平台上的紅外掃描頭,在方位伺服系統的驅動下,以某一固定的俯仰角進行方位無限迴轉,完成連續水平掃描。來自目標的紅外輻射經光學系統會聚於探測器的光敏面上。探測器分奇偶兩列,每個通道含多個光敏元實現時間延時積分(TDI)以提高信噪比。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在相應的時序驅動電路的作用下,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經信號預處理後通過光纖滑環傳送給前處理單元,進行進一步處理,實現潛在目標的提取,並把提取後的目標特徵參數送至後處理單元。同時,把掃描所得的全部像素經過處理後送至綜合顯示器,穩定顯示出全景目標和局部放大圖像。後處理單元接收前處理單元傳送的潛在目標數據進行航跡處理、波段相關、特徵融合、可信度判斷等處理,濾除靜止目標和干擾,形成動目標的軌跡數據,將威脅目標傳送給作戰系統。典型的系統有法國的VAMPIR MB艦艇紅外警戒系統和美國與加拿大聯合研製的AN/SAR-8系統。VAMPIR MB艦艇紅外警戒系統已經裝備法國“戴高樂”航空母艦及其他一些驅護艦上,採用第二代IRCCD焦平面陣列(288×4元)探測器,工作波段為3~5微米和8~12微米,垂直視場角5°,方位覆蓋360°,俯仰覆蓋-20°~+45°,紅外掃描頭迴轉速度為1.5弧度/秒,跟蹤精度0.5毫弧度,對亞聲速飛彈的探測距離為9~16千米,對超聲速飛彈的探測距離為14~27千米,對戰鬥機的探測距離為10~18千米,跟蹤目標數量可達100個,虛警率低於1次/時(典型值)。
艦艇紅外警戒系統仍處於發展階段,其發展趨勢是採用高性能的雙色焦平面探測器以及更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進一步提高探測能力,降低虛警率以及減輕體積重量。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