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來了:從珍珠港到東京灣

航母來了:從珍珠港到東京灣

甘本祓跨洋走世界的豐富閱歷,縱橫古今中外的波蘭精思,成就了他的深刻睿智與遠見卓識,還有其作品的別具一格的表達方式及內涵特質。開篇,則以細膩的筆觸、紀實的手法,講述了70多年前“平靜的珍珠港”之外,在日美和平的煙幕背後,日本人是怎么算計美國人的。只有了解這些鮮活的細節,你方能理解美國當時的國務卿赫爾,為何會在盡力壓住怒氣掃了日本人點頭哈腰遞上的檔案後,終於忍不住對兩個日本使節吼到:“……我至今難以想像,在這個星球上,竟然會有能如此厚顏無恥地說出這么多謊言的國家!”本書分為上、下兩篇,其敘事脈絡十分清晰:上篇詳述日方如何施展陰謀偷襲珍珠港,使美方猝不及防,遭受重創;下篇細數美方怎樣痛定思痛,決計採取特別行動,轟炸東京,又如何在完成任務之後得到中國軍民的鼎力救助,譜寫了一曲中美聯手抗日的真摯頌歌。

基本介紹

  • 書名:航母來了:從珍珠港到東京灣
  • 作者:甘本祓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0082560
  • 外文名:Dawn of the Aircraft Carrier From Pearl Harbor to Tokyo Bay
  • 出版社:科學普及出版社
  • 頁數:253頁
  • 開本:16
  • 品牌:科學普及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可以說是甘本祓老師積多年研究、思考和收集資料之功而凝成的心血之作。在我看來,其詮釋之有力,無愧於史家;分析之精密,不亞於哲人;思考之深入,猶勝於政要。難能可貴的是,書中有不少內容、圖片出自第一手素材,包括美國軍方的原始檔案、當事人的回憶錄;有的還是作者自己考證或綜合得來,且每一個事例都有案可查。

作者簡介

甘本祓,1937年生於四川成都。微波技術專家、教授、高級工程師。1959年大學無線通信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20年。1979年調電子工業部,先後擔任微波通信處和衛星通信辦公室負責人。後赴美國矽谷工作二十餘年。曾活躍於學術界和科普界,任中國電子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通信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預測研究會、中國宇航學會的有關專業委員會委員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工交專業委員會委員、榮譽理事。著有多部專業著作,還寫有大量的科普書籍和文章,創作總量己超過1000萬字,廣受讀者喜愛,並多次獲獎。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這是一部美國人不好寫,一般中國人又難寫好的好書。而作者是一位雖常住海外,但心繫神州的華人。正是他才寫出了這樣一部切中時弊、發人深省的歷史警示錄!
——湯壽根(著名科普作家、原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
《航母來了》是作者在一個特殊的時刻,以多年的積澱為基礎所推出的一部紀實性文學力作。它揭開那段塵封多年,令人盪氣迴腸的歷史,留給讀者許多哲理性的思考。它讓人們記住歷史,讓歷史回歸真實,讓悲劇不再重演!
——陳芳烈(著名科普作家、原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
《航母來了》,說的是歷史,卻緊扣當今熱點,是以史鑑今的好書。
——葉永烈(著名作家)
非常精彩,非常生動,扣人心弦。珍珠港事件和杜立特空襲東京港70餘年之後甘本祓先生窮盡大量資料(許多是頭一次中文發表),妙筆生花,頗值一讀。
——宋宜昌(著名軍事作家)
《航母來了》記載了一段沉痛的歷史,也記載了中美兩國在反法西斯的戰爭中所締結的友誼。記住歷史,以史為鑑。
——姜寧馨(原衢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讓過去照亮未來。
——巫少飛(衢州日報記者)

名人推薦

這是一部美國人不好寫,一般中國人又難寫好的好書。而作者是一位雖常住海外,但心繫神州的華人。正是他才寫出了這樣一部切中時弊、發人深省的歷史警示錄!
——湯壽根(著名科普作家、原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
《航母來了》是作者在一個特殊的時刻,以多年的積澱為基礎所推出的一部紀實性文學力作。它揭開那段塵封多年,令人盪氣迴腸的歷史,留給讀者許多哲理性的思考。它讓人們記住歷史,讓歷史回歸真實,讓悲劇不再重演!
——陳芳烈(著名科普作家、原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
《航母來了》,說的是歷史,卻緊扣當今熱點,是以史鑑今的好書。
——葉永烈(著名作家)
非常精彩,非常生動,扣人心弦。珍珠港事件和杜立特空襲東京港70餘年之後甘本祓先生窮盡大量資料(許多是頭一次中文發表),妙筆生花,頗值一讀。
——宋宜昌(著名軍事作家)
《航母來了》記載了一段沉痛的歷史,也記載了中美兩國在反法西斯的戰爭中所締結的友誼。記住歷史,以史為鑑。
——姜寧馨(原衢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讓過去照亮未來。
——巫少飛(衢州日報記者)

圖書目錄

序言
寫在前面
前奏
上篇 日本的航母來了
平靜的珍珠港
忙碌的佐伯灣
這不是演習
美國國恥日
下篇 美國的航母來了
空特1號計畫
東京上空三十秒
神州大地五十天
尾聲

序言

長我整整30歲、如今旅居海外的甘本祓先生,是一位在學術、產業與科普三界都頗有建樹和聲名的老前輩。“遵命”為他的新著寫序,於我是個莫大的榮耀,亦是我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受寵若驚、誠惶誠恐之類的話語說來雖俗,倒也貼合我此時的心境。確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由我來做這事都不甚合適。
不過,事關本祓老師作品,鑒於一個特殊的緣由,作為一名有緣邂逅、有福受益並且跨越了30年歲月的旁觀者與見證者,我又自信有“資格”藉此機會,談一談我對本祓老師及其作品的印象和感受。
且讓我從頭道來——
2009年國慶前,在一個科普界人士聚會的宴席上,主持人湯壽根先生興奮而又神秘地宣示:“給大家一個驚喜!我們的一位老朋友回來了,請他講幾句吧。”
這時,一位兩鬢斑白、儒雅瀟灑的古稀老人起身向大家鞠了一躬,一口四川口音也隨之“流”出:“我是甘本祓,大家可能不記得我了。過去我也寫過一些科普讀物,20多年前去了美國。由於工作繁忙,封筆多年,也與老友們疏於聯繫,這次回國找到科普作協,今天又見到各位舊友新知,算是重新歸隊吧……”
掌聲響起、老先生落座之時,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端起酒杯,快步向坐在我對面的老前輩走去,不及自我介紹就急切地對他說道:“甘老師,我還記得您!我小時候讀過您寫的書:《生活在電波之中》、《今天的科學》;還有您發表在《知識就是力量》上的兩篇很有影響的文章:《茫茫宇宙覓知音》、《誰是電波報春人》。”
本祓老師睜大了眼睛,顯得十分驚訝,也非常高興:“是嗎?那時候你在哪裡?多大年紀?”我告訴他,當時我在柳州,念國小五年級,11歲。《生活在電波之中》首版距今已有30年整,也正好是我們倆之間的“歲差”!我說,我還記得,《今天的科學》是分幾輯出的,一個名叫練軍的同學得知我只有第一輯,就表示願意把他手頭的第二輯送我。那天中午放學後,我竟追不及待地跟著他回家去取。在他家門外邊等著他拿書時的情形,至今我仍記憶猶新。
與本祓老師重續“前緣”,我備感親切、溫馨。幾年來,我們鴻雁傳書、溝通頻繁,成了忘年交。其間,經我向擔任“少兒科普名人名著書系”編委會主任的葉永烈先生推薦,本祓老師的《生活在電波之中》新版很快得以面世。這個新版本相較我在1979年讀到、列入“少年百科叢書”的第一版,增厚足有兩倍還多。作者“寶刀不老”、激情再現,不僅將原書的基本知識作了擴展和延伸,而且添加了許多這3 O年間發展起來的新領域所涉及的內容。
只可惜,我當年的珍藏如今已不知去向。然而,它樸實、簡潔的封面形象,在我腦海里依舊留存著深刻的印記。更難忘, “開頭的話”起始那幾句散文詩般的話語:
我們的眼睛能看見東西,是光波的作用。
我們的耳朵能聽見聲音,是聲波的作用。
有一種波,我們既看不見,也聽不到,但是它像空氣一樣,瀰漫在我們周圍,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服務。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雖然不熟悉它,但是我們生活在它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