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與力學(第二卷)

航天與力學(第二卷)

《航天與力學(第二卷)》是2015年1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登雲。

基本介紹

  • 書名:航天與力學(第二卷)
  • 作者:於登雲
  •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航天與力學(第二卷)
書號978-7-118-10609-1
作者於登雲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版次1版1次
開本16
裝幀平裝
出版基金
頁數753
字數1600
中圖分類V412.4-53
叢書名
定價180.00

內容簡介

"《航天與力學(第二卷)》是一部大型航天科學技術文集,共收集論文123篇,內容涉及航天動力學及制導、導航與控制、總體綜合最佳化、空間碎片撞擊風險評估和防護設計等多個學科專業的關鍵技術,具有交叉學科多、理論難度大、專業技術強、軟體系統複雜和工程實用性好等特點。本文集系統反映了航天五院近十年來在航天動力學領域的研究進展和主要成就,全書共分為十二部分:第一部分,科學發展觀之動力學實踐;第二部分,太空飛行器結構動力學與力學環境;第三部分,柔性充液太空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第四部分,太空飛行器多體機構系統動力學;第五部分,高精度太空飛行器微振動動力學;第六部分,太空飛行器及星座飛行
動力學與制導控制;第七部分,北斗衛星導航星座飛行動力學與制導控制;第八部分,深空探測太空飛行器飛行動力學與制導控制;第九部分,大型複雜太空飛行器總體綜合最佳化設計;第十部分,太空飛行器空間碎片風險評估和防護設計與驗證;第十一部分,X射線脈衝星導航星座建設與太空飛行器自主導航技術;第十二部分,在軌服務衛星系統動力學與制導控制。
本書的讀者對象為太空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研究和太空飛行器總體設計的技術人員、研究生以及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並可作為航天領域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飛行器設計和動力學與控制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信息

第一部分 科學發展觀之動力學實踐
用科技哲學思想指導航天動力學創新研究套用
曲廣吉(2)
第二部分 太空飛行器結構動力學與力學環境
太空飛行器動力學分析設計技術的新挑戰
周志成(12)
太空飛行器力學環境分析與條件設計研究進展
韓增堯 鄒元傑 丁繼鋒(20)
組合體艙段/級間連線結構非線性動力學建模分析技術淺析
孫國江 張淼(27)
小衛星力學設計、分析與試驗技術
崔玉福 王海明 秦江 鄒軼群 扈勇強 李艷輝 張紅亮(34)
大型複雜太空飛行器結構有限元模型確認方法研究
丁繼鋒 秦玉靈 韓增堯(39)
空間站動力學參數在軌辨識系統方案研究
劉紹奎 鄒元傑(47)
考慮索網的大型可展開天線非線性有限元建模方法
李友遐 周志成 袁俊剛(53)
太空飛行器中頻力學環境預示的混合建模方法研究
朱衛紅 韓增堯 鄒元傑(59)
太空飛行器橫向振動試驗力限條件設計研究
李正舉 韓增堯(66)
基於首次穿越失效的位移法
張玉梅 韓增堯(73)
一種蜂窩夾層結構在正弦振動環境下的破壞機理分析與設計 改進
錢志英 張曉莉 羅文波 王曉宇(80)
小衛星太陽翼結構聲振回響分析研究
張紅亮 秦江 王海明(84)
一次發射過程的衛星振動回響測量與分析
鄧衛華 鄒軼群 劉強(90)
太空飛行器火工分離螺母的火工衝擊環境數值仿真研究
張歡 劉天雄 李長江 向樹紅 張慶明(93)
第三部分 柔性充液太空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
柔性太空飛行器耦合動力學的基本特徵和研究進展
曲廣吉 於登雲(100)
大型變結構柔性太空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總體仿真技術
曲廣吉 楊滌(104)
全柔性結構太空飛行器動力學建模與降階技術
史紀鑫 楊雷 曲廣吉 范晶岩(2015年11月2)
平衡空間到模態空間的反映射模型降階方法
曹麗 周志成 曲廣吉(2015年11月8)
星載大型天線展開過程柔性耦合動力學綜合建模研究
曹麗 周志成 曲廣吉(124)
充液太空飛行器液體晃動理論建模與仿真軟體進展
張熇 黃華 曲廣吉(132)
太空飛行器貯箱大幅液體晃動三維質心面等效模型研究
黃華 周志成 楊雷 張熇 曲廣吉(137)
充液太空飛行器大幅晃動耦合動力學建模仿真研究
黃華 周志成 楊雷 張熇 曲廣吉(141)
太空飛行器姿控發動機真空羽流場計算及其擾動分析
史紀鑫(145)
中繼衛星複合控制系統設計
孫小松 耿雲海 楊滌 關曉東 楊雷 曲廣吉(149)
中繼衛星單址天線驅動控制系統設計
原勁鵬 楊滌 孫小松(154)
太空飛行器並聯貯箱液體晃動動力學與控制穩定性分析
王鵬基 李驥 張洪華(160)
實踐九號編隊飛行軌控中的姿軌耦合與推力損失 研究
苟興宇 李克行 張斌 劉捷 譚田 董筠 白旭輝(166)
帶有大型柔性附屬檔案的變結構太空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仿真技術研究
關曉東(171)
第四部分 太空飛行器多體機構系統動力學
太空飛行器多體動力學的套用研究及進展
楊雷 馬煒 曲廣吉(176)
空間大型網面天線多體動力學及展開故障仿真分析
董富祥 周志成 袁俊剛 曲廣吉(181)
太空飛行器柔性多體結構鎖定撞擊動力學分析與試驗驗證
鄒元傑 韓增堯 白照廣 王巍(189)
空間柔性機械臂動力學特性研究
馬煒 閻紹澤 程剛(195)
空間站機械臂關節轉動慣量辨識與控制參數整定研究
鄒大力 劉鑫(202)
大型空間機械臂關節動力學建模與分析研究
潘博 於登雲 孫京(208)
基於KANE方法的巡視器移動系統動力學建模
鄒大力 楊雷 曲廣吉(215)
太空飛行器爪型對接機構對接過程動力學仿真分析
鄧潤然 馬煒 姜水清(221)
一種柔性多體動力學建模方法及工程套用
葛東明 於偉 關曉東 范晶岩(226)
第五部分 高精度太空飛行器微振動動力學
高精度太空飛行器微振動集成建模與綜合評估技術
楊雷 龐世偉 曲廣吉(234)
衛星微振動對成像特性影響研究
白照廣 楊新峰(243)
太空飛行器在軌微振動問題研究
龐世偉(248)
某型號衛星微振動對成像質量影響分析
龐世偉 郭倩蕊 賀瑋 關暉 潘騰(255)
適用於耦合回響分析的動量輪動力學建模方法研究
王澤宇 鄒元傑 王光遠 馮咬齊 龐世偉(261)
高解析度衛星結構—控制—光學一體化建模與微振動分析
葛東明 鄒元傑(270)
太空飛行器微振動穩態時域回響分析方法
鄒元傑 王澤宇 張志娟 葛東明(275)
光學遙感衛星隔振減振技術研究與實踐
王光遠 管帥 郝剛剛 余快 吳蓓蓓(280)
雷射通信衛星的動量輪微振動環境分析
尹家聰 周志成 曹桂興(287)
高精度太空飛行器柔性結構熱致靜動態回響建模與仿真
劉正山 周志成 曲廣吉(292)
基於全柔性模型的高分衛星微振動分析方法
史紀鑫(299)
衛星在軌微角振動測量技術研究
王海明 趙偉 楊芳 趙鍵(304)
某型號微振動隔振設計與驗證
龐世偉 范立佳 潘騰(309)
第六部分 太空飛行器及星座飛行動力學與制導控制
衛星星座的基本構型和覆蓋性能研究
向開恆 曲廣吉 肖業倫(318)
小脈衝約束下的近圓軌道控制方法研究
黃美麗 趙峭(328)
衛星遙感偏流角和速高比的計算方法
陳紹龍(332)
基於脈衝變軌原理的導航GEO衛星最優複合變軌策略
高照照 李美紅 王海紅 趙小魴(336)
MEO衛星棄置軌道穩定性研究與離軌控制實踐
周靜 楊慧(339)
基於直接法的全電推進通信衛星位置保持
梁新剛(346)
小傾角GSO衛星的轉移軌道最佳化設計
李向陽 經姚翔 趙宏(351)
紅外目標主動段彈道估計與落點預報
梁新剛 周志成 曲廣吉(356)
兩太空飛行器在軌分離後相對運動特性研究
郭海林 潘騰(362)
遙感衛星廣義組網概念研究
馮昊 黃美麗(367)
地球傾斜同步軌道衛星複合變軌策略研究
雪丹(372)
一種實用的遙感衛星多任務軌道規劃設計方法
黃美麗 田百義 馮昊(376)
第七部分 北斗衛星導航星座飛行動力學與制導控制
衛星導航系統技術進展
陳忠貴 帥平 曲廣吉(382)
區域導航星座分析設計研究
帥平 曲廣吉 陳忠貴(391)
導航衛星星載自主軌道預報方法
王海紅 陳忠貴 初海彬 武向軍 鄭晉軍(399)
導航星座自主導航技術研究
帥平 曲廣吉 陳忠貴(406)
導航衛星星載自主定軌算法
王海紅 陳忠貴 鄭晉軍 初海彬(415)
廣播星曆參數星上自主擬合算法
陳忠貴 劉光明 廖瑛 文援蘭(424)
導航星座自主導航整體偽旋轉修正方法研究
王海紅 韓星遠 何善寶 初海彬 武向軍(429)
導航衛星高精度太陽光壓攝動分析建模及驗證
陳秋麗 王海紅 陳忠貴(435)
基於Hadamard方差的導航星座自主時間同步算法研究
顧亞楠 陳忠貴 帥平(442)
基於星間鏈路的衛星自主時間同步仿真及驗證
顧亞楠 何善寶 陳忠貴 林益明(449)
第八部分 深空探測太空飛行器飛行動力學與制導控制
深空探測領域中若干動力學與控制問題
於登雲(456)
嫦娥二號衛星軌道設計
周文艷 楊維廉(461)
基於碰撞風險分析的嫦娥二號小行星飛越任務臨近段軌道設計
周文艷 馮昊(465)
月球軟著陸飛行動力學和制導控制建模與仿真
王鵬基 張熇 曲廣吉(469)
月球軌道交會任務的遠程導引變軌策略研究
汪中生 孟占峰 高珊(475)
地月L2點軌道長期保持控制研究
梁偉光 周文艷 雪丹 楊維廉(482)
火星飛行原理和發射時機分析
汪中生 曲廣吉(488)
帶有深空機動的地火轉移軌道最佳化設計
田百義 周文艷(497)
直接大氣再入的月球返回軌道設計研究
張磊 於登雲 張熇(503)
載人太空飛行器深空飛行返回再入軌跡最佳化
閔學龍 潘騰 郭海林(509)
第九部分 大型複雜太空飛行器總體綜合最佳化設計
GEO大型太空飛行器總體設計綜合最佳化技術研究進展
周志成(514)
某衛星平台多結構工況下的最佳化設計
周志成〖KG1*2〗曲廣吉 黃海(520)
太空飛行器儀器設備布局設計最佳化技術研究
孫治國 曲廣吉(524)
不確定載荷下的桁架結構拓撲最佳化
李東澤 於登雲 馬興瑞(530)
基於代理模型的複雜太空飛行器結構最佳化方法
陳余軍 周志成 曲廣吉(534)
大型太空飛行器桁架式主承力結構構型拓撲最佳化研究
郝寶新 周志成 曲廣吉 李東澤(540)
小傾角GEO衛星多波束天線覆蓋特性最佳化
陳余軍 周志成 曲廣吉(547)
第十部分 太空飛行器空間碎片風險評估和防護設計與驗證
空間碎片防護研究最新進展
韓增堯 龐寶君(554)
空間碎片和微流星體環境模型
鄭世貴 閆軍(565)
雙層板超高速撞擊彈道極限方程綜合建模
徐小剛 賈光輝 黃海 閆軍(570)
空間碎片防護設計軟體包開發與考核
鄭世貴 韓增堯 閆軍 范晶岩 曲廣吉(575)
太空飛行器空間碎片防護結構設計最佳化方法研究
袁俊剛 曲廣吉 孫治國 韓增堯(587)
超高速撞擊特性資料庫系統的研究進展
閆軍 鄭世貴(593)
天宮一號空間碎片防護設計與實踐
閆軍 鄭世貴 韓增堯(598)
M/OD環境下載人太空飛行器災難性失效評估模組的開發、校驗與 套用
苟仲秋 張永 韓增堯 李明 鄭世貴(604)
輻射器管路受空間碎片超高速撞擊的數值仿真研究
單立 鄭世貴 閆軍(609)
第十一部分 X射線脈衝星導航星座建設與太空飛行器自主導航技術
X射線脈衝星導航系統技術進展及發展構想
帥平 陳紹龍(618)
X射線脈衝星導航資料庫優選方法研究
貝曉敏 帥平 黃良偉(622)
X射線脈衝星導航時空動態理論及模擬方法
貝曉敏 帥平 傅靈忠(627)
X射線脈衝星導航信號處理技術研究
張新源 帥平 黃良偉(634)
基於環路跟蹤的脈衝星輪廓摺疊測量技術
張新源 帥平 黃良偉(639)
單光子超導X射線探測器概念研究——超導隧道結探測器在脈衝星 導航中的套用
張恆彬 吳耀軍(643)
石墨烯X射線探測器中的電子輸運過程研究
吳耀軍 帥平 張恆彬 張倩 傅靈忠(646)
脈衝星導航都卜勒效應下的脈衝相位平均互相關估計方法
黃良偉 帥平 張新源 林晴晴(651)
Crab脈衝星X射線脈衝輪廓的長期演化
杜源傑 閆林麗(656)
X射線空間導航與通信套用研究
蒙靜 帥平 陳紹龍(661)
基於互相關信息的X射線脈衝星導航TOA估計
林晴晴 帥平 黃良偉(666)
X射線脈衝星導航模擬信號的控制方法研究
張倩 帥平 吳耀軍 陳強(671)
X射線脈衝星信號模擬方法研究
傅靈忠 帥平(674)
基於脈衝星觀測的導航星座自主導航數據融合方法
朱俊 陳忠貴 廖瑛 文援蘭(680)
面向脈衝星共視觀測的多星編隊一致性控制方法
陳強 帥平(686)
第十二部分 在軌服務衛星系統動力學與制導控制
GEO在軌服務系統部署策略
李志 蒙波 黃劍斌 張志民(694)
在軌維護與服務體系研究
譚春林 劉永健 於登雲(701)
GEO在軌服務衛星系統技術研究進展
陳士明 周志成 曲廣吉 袁俊剛 王冉(706)
GEO在軌服務機械臂捕獲姿態失穩目標研究綜述
王興龍 周志成 曲廣吉(713)
對在軌非合作目標抵近飛行控制技術研究
朱孟萍 陳新龍 李志 翟坤(723)
一種針對非合作姿態翻滾目標的停靠控制方法
李志 宋亮 馬興瑞(728)
對GEO衛星軌控發動機抓捕動力學建模分析
龐羽佳 李志 黃劍斌 朱孟萍 韓旭 蒙波(736)
對GEO衛星對接環鎖緊動力學建模分析
黃劍斌 李志 龐羽佳 韓旭 陳維春 蒙波(742)
GEO在軌服務衛星系統組合體動力學建模與協同控制
陳士明 王冉 周志成 曲廣吉(749)"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