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內容
基本理論與方法
航天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包括:航天技術及產業的基本概念;航天技術經濟特徵 ;航天技術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研究對象、 學科性質 ;中國航天科技工業發展的基本經驗等。航天技術經濟學是一門套用性經濟學科,其研究方法應該是它的重要內容。這裡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指航天技術經濟學學科的一般研究方法。
基本對象
研究航天技術的經濟效果的科學,具體包括航天技術、衍生的航天商品、航天產業
基本內容
基本內容具體包含航天技術的經濟分析、航天技術的效益分析以及航天技術的商品化、 產業化與國際合作三大部分內容:
航天技術經濟分析,是套用航天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對航天型號的研製、 生產和商業服務等各階段作出的具體技術經濟分析。 這裡主要是側重於項目的
微觀經濟效益分析。 由於航天型號在其研製、 生產和商業服務各階段均存在著很高的風險性 , 因此 , 在航天型號技術經濟分析中 , 還重點進行了風險分析。
航天技術的效益分析是指航天技術及產業效益 ,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航天技術及產業在軍事、政治、外交等方面巨大的社會效益早已眾所周知 , 但其經濟效益卻沒有被全社會普遍認識。 航天技術經濟活動的突出特點是 , 其效益的生產方式及其效益的巨觀性 , 以及對國民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方面。 因此 , 航天技術的效益分析非常重視航天技術及產業帶動科技進步、 促進國民經濟成長 , 促使產業結構合理化、 高度化等方面的分析。
航天技術的商品化、 產業化與國際合作。 航天技術是新興的高速發展的綜合性高技術 , 從世界範圍來看 , 航天技術的商品化、 產業化也尚處於初級階段 , 其發育程度還很低。 在我國由計畫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 , 航天技術也面臨著進一步實現商品化及產業化的問題。 航天技術及產業從其承擔的任務和發展特點來看 , 發展趨勢是國際合作 , 向國際化發展。
航天經濟特徵
用途的多重性
軍用航天主要是用來提高軍事能力的航天活動。如提高作戰的指揮、控制與通訊的能力; 研製和發射監視衛星與偵察衛星;軍用航天將提高國家威懾和防禦能力。軍用航天一般由政府投資,由軍方提出目標和要求,並由軍方或政府部門運作和管理。民用航天是國家開展的航天活動,主要提高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國家榮譽、經濟水平以及國際地位。民用航天以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目的,主要包括對地觀測、空間探索、載人航天等,商用航天是以贏利為目的,獨立的、非政府的航天活動。商用航天是市場驅動下的航天活動,一般由企業集團投資。商用航天活動要受法律,國家安全公眾安全等的約束。
高投資 高風險性 高效益
航天產業資金和技術高度密集,投入高。世界無論任何國家 ,發展航天產業的主要投資是國家承擔的。航天產業的人才投入,具有智力高度密集的特點。它廣泛集結了人類科學研究的先進成果,集中了領域廣泛的高層次的專家。航天產業的物資投入範圍廣泛,對新科學、 新技術新材料、 新設備要求高,形成了航天產業協作面廣、 技術要求先進的特點。它涉及諸多學科領域,廣泛套用各種先進科學技術,大量採用各種高性能金屬材料、
非金屬材料和
稀有氣體及燃料,使用高可靠、高精度和長壽命的
電子元器件和儀器儀表。在研究設計試製、生產、發射等各環節中使用精密大型特殊設備,這些都決定了航天產業經濟活動的高投入性。
由於航天產業具有開拓性,未知因素多, 探索性強,工作環境條件惡劣。 有些工作環境在地面無法模擬, 航天產業結構研製周期長,合作部門和單位多等原因造成航天產業經濟活動也同時具有高風險性。
航天產業作為一門
高新技術產業, 對軍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領域均有著重大的影響,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航天技術不僅能夠直接產生經濟效益,而且還能創造間接的經濟效益,帶動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壯大。航天技術帶動其他新興產業與市場,也就是創造新經濟成長點的效益。
套用發展
國外發展
航天經濟學是源於美國,1961年美國的“阿波羅”計畫開始實施,到1972年結束時,“阿波羅”花掉美國人240億美元,但誰也沒想到,240億美元隨後就孵化成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阿波羅”帶來高達幾千億美元的民用市場。根據美國中西部研究學會的研究,在航天相技研發上每投入1美元,就能在18年內獲得7美元以上的回報,據此推 測 ,NASA從1959刀1969年花費的航天研究約在250億美元,在1970年獲得520億美元的回報,其回報的作用將一直持續到1987年,總回報規模約為1810億美元。據統計,美國先後巳有16300項航天技術服務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除地球人都知道的衛星電視 、衛 星電十大航天技術衍生品衛星電話、紙尿褲和凍乾方便食品 ,航天技術空間技術還有太多的衍生產品並不廣為人知。
國內發展
中國的航天經濟雖然起步較晚,但中國航天技術不落後,領先世界前列,中國目前推力最大的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托舉著
嫦娥三號向月球進發。嫦娥三號由著陸器和被稱為"玉兔"的月球車組成,總重約3.8噸。12天后,中國的五星紅旗首次出現在月球上,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隨著嫦娥三號一同騰飛的還有中國的航天經濟。若以嫦娥工程為代表的中國航天經濟轉為民用,其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不可估量。航天技術是一個技術富礦。中國的航天經濟已正悄然拉開大幕。以載人航天技術為例 ,自載人航天工程天技術統一起 ,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套用於國民經濟各 部門 ,1100餘種新材料的批生產受益於航天科 技“ 軍轉民 ” 套用 。航天科技 、航天 科功兩大央企也正在從國防、尖端科技領域的巨人,慢慢延伸至航天技術套用產業、航天服務業中。而由北斗定位系統帶來的微星套用產業規模產值已破千億大關,十二五期間,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
學衍生品
衛星套用
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是衛星套用的三大主要領域,包含相應的地面設備製造和運營服務等。衛星通信業在美歐等已開發國家已實現了產業化、商業化和國際化。衛星導航業和衛星遙感業也巳開始步人產業化軌道。據預測,隨著航天技術和
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衛星套用產業逐步產業化和商業化,並朝著個性化、多樣化方向發展,衛星產業與其他產業趨向融合,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檔案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導航業務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
美國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及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一起,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空間環境套用
空間環境套用包括
太空育種、太空製藥和太空冶金等領域,其套用領域將隨著太空環境套用的發展而不斷拓展,人類從年起開始進行太空眘種,至今已經對水稻、小變、玉米、髙粱、棉花、西瓜等數十類作物多個品種進行太空育種,成果喜人,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三個國家擁有
返回式衛星技術,也只有這二個國家成功地進行了衛星搭載太空育種在這方面中國走在世界前列太空育種是集航天技術、生物技術和農業育種技術於一體的農業育種新途徑。是當今世界農業領域中最尖端的科學技術課題之一,通過已進行的太空農業試驗,生物體的許多特性奧秘被揭示。
太空資源套用
太空中蘊藏著豐富能源和資源財富,地球資源的有限性使得太空資源的開發利用成為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出路,美國、俄羅斯等國發射月球探測器和行星際飛船,已經探測到月球、小行星、火星上擁有豐茁的物質資源。月球表面不僅儲存有豐富而沽潔,安全的核聚變燃料氦而且還富含矽、鋁、鈣、鈉、鐵等元桌礦物資源;在一些小行星上發現了豐富的鐵、鎳、鐧等金屬和寶貴的稀土元索,特別是在月球和火星上,探測到存在大水冰,儲有上億噸,這邱都為進步開發門球和火星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