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漢語文字)

航(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航,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是háng,總筆畫是10筆。。今飛機、飛船等飛行器在空中飛行也稱航。可組詞為航行,航班,航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航
  • 拼音:háng
  • 注音:ㄏㄤˊ
  • 總筆畫:10
  • 部外筆畫:4
  • 部首:舟
  • 五筆86:TEYM
  • 五筆98:TUYW
  • 倉頡:HYYHN
  • 鄭碼:PYSQ
  • 筆順編號:3354144135
  • 四角號碼:20417
  • 首尾分解:舟亢
  • 部件分解:舟亠幾
  • 筆順編號: 3354144135
  • 筆順讀寫: 撇撇折捺橫捺捺橫撇折
方言集匯,詳細字義,軼事典故,詞性變化,常用詞組,古籍解釋,字形對比,

方言集匯

◎ 粵語:hong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hong2 [寶安腔] hong2 [沙頭角腔] hong2 [梅州腔] hong2 [台灣四縣腔] hong2 [客英字典] hong2 [東莞腔] hong2 [客語拼音字彙] hong2

詳細字義

◎ 航 háng 形聲。字從舟,從亢(kāng),亢亦聲。“亢”意為“管子”,具體多指毛竹或蘆葦桿子(中空)。“舟”指“水上交通工具”。“舟”與“亢”聯合起來表示“用多根同等長度的毛竹或蘆葦桿子並聯做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本義:竹排(方舟)。蘆葦筏子。
航
〈名〉
1、船;方舟
航,船也。——《廣韻》
航,方舟也。本作斻。——《集韻》
大者以為舟航柱樑。——《淮南子·主術》
譬臨河而無航。——《後漢書·張衡傳》
長鯨吞航。——《文選·左思·吳都賦》
2、又如:航人(船夫)
3、兩船相併,因指連船而成的浮橋。如:航橋(渡橋)
4、航空,飛機的飛行活動。如:民航

軼事典故

2014年12月,由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和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辦的“2014馬來西亞年度漢字”票選結果昨晚揭曉,由於馬航今年發生兩起重大空難事件,“航”字罕見地壓倒其他常年熱門漢字,成為具代表性的年度漢字。

詞性變化

◎ 航 háng
〈動〉
1、船行;航行。今飛機、飛船等飛行器在空中飛行也稱航。如:航空;宇航;航業(船舶往來一港口輸送貨物或旅客的營業)
2、渡過
峽甚逼仄,故一木航之。——《徐霞客遊記》

常用詞組

◎ 航班 hángbān
客輪或客機航行的班次,也指某一班次的客輪或客機。
◎ 航標 hángbiāo
為引導和協助艦船航行而設定的標誌,有發光航標(如燈塔、燈樁、燈船)、不發光航標(如浮標、立標)、無線電航標和音響航標等。
◎ 航標燈 hángbiāodēng
導航海上船舶的燈光(如航標)
◎ 航空 hángkōng
人在大氣層中的飛行活動。包括使用飛機、飛艇、氫氣球等各種飛行器,但一般多指使用飛機而言。
◎ 航空港 hángkōnggǎng
適合飛機降落之用的一片地面或水面,在這裡備有飛機掩體、供應以及維修的設施。
◎ 航行 hángxíng
(1)船由水路從一處至另一處
例:貨船能在內陸水域航行。
(2)飛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未集下】【舟字部】航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𠀤音筕。《廣韻》船也。《集韻》方舟也。《淮南子·主術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為舟航柱樑。《注》方兩小船,𠀤與共濟為航也。《張衡·思𤣥賦》譬臨河而無航。
又《字彙補》禹航,地名。今餘杭也。
又通作杭。《詩·衞風》誰渭河廣,一葦杭之。《注》杭,度也。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日本明朝體日本明朝體
台灣細明體台灣細明體
中國大陸宋體中國大陸宋體
楷體楷體
香港明體香港明體
韓國明朝體韓國明朝體
舊字形舊字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