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去王家渡十里許風厲仍泊書以寄興》是清末近現代初詩人陳三立創作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舟去王家渡十里許風厲仍泊書以寄興
- 作者:陳三立
- 創作年代:清末近現代初
- 作品體裁: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陶潛淹規林,韓愈羈鹿角。
攀望過千戟,阻風事如昨。
兩公鸞鳳人,江湖伏寂寞。
而我比螾蛭,倍怵波浪惡。
起念帆櫓制,尺寸遭天縛。
今代汽船興,訝亦格沙礫(入冬水涸,汽船僅抵吳城,去省會百餘里。)。
往歲設機具,下上營疏鑿。
茫昧爽成功,劃隔百重幕。
又議敷鐵軌,橫縱貫閩鄂。
假道潯陽岸,不值短夢覺。
此實便且利,運載益有托。
煩費孰訾省,甘為眾口鑠。
生命懸穹冥,人事遂乖錯。
我忝鄉井役,束手視民瘼。
鈍躓坐自窮,分當困尺蠖。
連朝飆愈厲,掀瀾肆賊虐。
高鴻鎩其羽,魚鱉怕藏壑。
齏鹽既乏空,乾臠掃如掠。
頗買縮項鯿,飣盤佐藜藿。
發亂不得梳,面垢聽交謔。
跼蹐冷篷底,奚以豁腰腳。
紛紛探篋籍,顛倒嘬糟粕。
神意頑不舉,萬古莽蕭索。
船燭煽殘燄,綽約控寥廓。
猛出天地間,倏隨煙霧落。
樓闕明竹叢,水石挺梅萼。
宛彼窈窕姿,聯翩擁吟酌。
雜佩臨參差,妙襟緬闊略。
涕笑拱揖之,拊枕增怪愕。
安能置爾前,一附東西鵲。
作者簡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為之一變,成為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