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經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婦人大全良方》卷三。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之功效。主治臂痛,亦治腰下疾。
基本介紹
- 名稱:舒經湯
- 別名:五痹湯(原書同卷)、舒筋散(《袖珍方》卷二引《簡易》)、舒筋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三)、通氣飲子(《醫林繩墨大全》卷八)
- 出處:《婦人大全良方》卷三
- 組成:片子薑黃、甘草、羌活、白朮、海桐皮、當歸、赤芍藥
- 功用: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主治:臂痛,亦治腰下疾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片子薑黃四兩(120g),甘草、羌活各一兩(30g),白朮、海桐皮、當歸、赤芍藥各二兩(60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腰以下疾,空心服;腰以上疾,食後服。2.現代用法:上為粗末。每次9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溫服。如腰以下疾,空心服;腰以上疾,食後服。
功用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主治
臂痛,亦治腰下疾。
附方
名稱:舒經湯
組成:片子薑黃(洗去灰土)、羌活、白朮、防己各一兩,甘草(微炙)半兩
用法: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加生薑十片,煎至八分,去滓,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
主治:風寒濕邪客留肌體,手足緩弱,麻痹不仁,或氣血失順,痹滯不仁
出處:《永類鈴方》卷九
名稱:舒經湯
組成:薄荷二錢,白芍五錢,甘草八分,黃芩二分,白朮二錢,茯苓五錢,桂枝三分
用法:水煎服
主治:冬月傷寒,發熱口苦頭痛,飢不欲飲食,腹中時痛
出處:《辨證錄》卷一
名稱:開結舒經湯
組成:紫蘇葉、陳皮、香附子、烏藥、川芎、蒼朮、羌活、南星、半夏、當歸各八分,桂枝、甘草各四分
用法:上銼,作一貼,姜三片煎,入竹瀝、薑汁調服
主治:婦人七情六郁,氣滯經絡,手足麻痹
出處:《東醫寶鑑》
名稱:安心舒經湯
組成:天麻9g,秦艽9g,川芎9g,當歸6g,雞血藤15g,丹參9g,丹皮9g,桑寄生12g,煅牡蠣18g,煅石決明15g,炒柴胡3g,地龍10g,菖蒲6g,炒麥芽10g
用法:每診3~7劑,浸透,煎濃,濾清,得150毫升左右。周歲內小兒每次10ml,2歲20ml,依次類推,6歲以上每次50ml,日服3次
主治:小兒癲癎
出處:《中國驗方全書》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婦人大全良方》:“舒經湯治臂痛。又名五痹湯。亦治腰下疾。片子薑黃四兩甘草羌活各一兩白朮海桐皮當歸赤芍藥各二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腰以下疾,空心服;腰以上疾,食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