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第一交響曲

降B大調 《第一號交響曲"春天"》,作品創作於年1840-1841年間,並很快首演,由孟德爾頌指揮初演。其時正當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禮之後。也正是從這時起,舒曼的創作從單一的鋼琴曲轉向了多種體裁。譬如在他結婚的1840年內,一口氣就寫下了一百幾十首歌曲(其中包括《詩人之戀》、《女人的愛情與一生》等富有代表性的名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舒曼第一交響曲
  • 創作時間:1840-1841年間
  • 指揮者孟德爾頌
  • 別稱:春之交響曲
寫作背景,故事背景,寫作過程,演出過程,樂曲賞析,配器,木管組,銅管組,打擊樂組,弦樂組,

寫作背景

故事背景

羅伯特·舒曼在1840年春嘗試與克拉拉·舒曼結婚,但實際上並沒有進行的那么順利,因為克拉拉的父親曾經多次反對過與克拉拉結婚。維克在這一方面對舒曼十分殘酷,以至使他患了精神憂鬱症。直到1840年8月1日,萊比錫法庭才終於裁決了他們的婚姻懸案,使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就是在這段時間,舒曼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四個樂章的鋼琴手稿,婚後,克拉拉鼓勵他多去創作交響曲,於是他就開始嘗試給這首曲子配器。

寫作過程

最開始的時候,舒曼曾經用D大調譜寫這部交響曲,但是為了樂隊的演奏需要,將其改回降B大調。第一樂章的開頭部分曾經為降B、G、A這三個音構成,而且也和第一樂章第一主題能夠對上。不過1841年閥件圓號還沒有流行,而自然圓號吹奏G、A正好對應首調簡譜上6和7,這兩個音不在泛音列,本身不能吹奏出,需要用手堵住喇叭口演奏阻塞音才可以實現,這種效果聲音發悶,不適合演奏歡快的曲子,所以舒曼聽完樂隊的排練以後馬上收回總譜。當舒曼將樂譜交給孟德爾頌指點的時候,孟德爾頌建議將開頭部分上移一個大三度,也就是現在的模樣。舒曼十分自豪地說,這是他最初的想法,並且十分感激孟德爾頌為他親自指點。

演出過程

該曲目由孟德爾頌指揮初演,正好位於婚禮之後,這首曲子的首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樂曲賞析

概述
本曲被稱為"春之交響曲", 據說這是得自貝托嘉的春之詩的感觸,而最初各樂章亦分別冠有"初春"、"黃昏"、"歡樂的遊伴"、 "暮春"等標題。作品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行板與活潑的快板,降B大調
引子為4/4拍,因為是被修改後的版本,所以舒曼採用圓號和小號八度疊奏(五線譜上是同一個音)來增加厚度,來表達對大自然的一種熱愛,隨後樂隊全奏又將這個簡單的旋律重複一遍,繼而加以變形。在輕柔的片段場地半音階下行過後接上木管組的和弦,引入g小調,大提琴三連音加以發展,隨後在#F為低音的減七和弦進入的時候,低音聲部由#F突然降到F,變成了F的屬和弦,最後與主和弦同時出現,作為屬十一和弦出現,為奏鳴曲式的呈示部做好屬準備。
呈示部開始為2/4拍,第一主題為降B大調是基於德國民謠而創作的,並且呼應了引子的主題,和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一樣,沒有把主題發展下去而是繼續用更高音區和更大音量呈現,表達作曲家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第二主題沒有直接進入F大調主和弦,而是先用Am小三和弦(對應F大調三級和弦)離調,然後在解決到主和弦。這種和聲效果更加柔和、飄逸。隨後和大多數交響曲一樣,第二主題也通過一系列音階上行和強有力的主和弦結束。
發展部以第一主題為模板進行展開,中途歷經頻繁轉調,中途沒有太多變化。
為了更加順應邏輯發展,再現部直接用引子部分的主題(在這裡舒曼套用了三角鐵來達到更加明亮的音色),省略了第一主題前半部分,第二主題原調呈現,沒有太多變化。第二主題結束後先經過一個弦樂上行,然後節奏突然放慢,舒曼在這裡吧弦樂當做歌喉,來奏出了華美而細膩的新主題,這個主題通過單簧管下行和弦補充,最後馬上介入一個短小的樂隊全奏,整個樂章就這樣結束於祥和的氣氛。
第二樂章:甚緩板,降E大調,3/8拍
主題由小提琴八度疊奏出現,描寫了與克拉拉的感情變化。主題呈現後,經過C大三和弦和A大三和弦離調後,大提琴以降B大調形式呈現,迴轉聯動後回歸原調。在第二樂章的結尾處出現了G、D兩個音,並加入了長號,預示著第三樂章的出現。該樂章整體情緒十分安逸,曲調的華麗不遜色於蕭邦的夜曲。
第三樂章:甚活潑的快板,d小調
與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相似,這個樂章運用了兩次三聲中部,與其不同的是,舒曼採用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主題進行分配。主部主題前半部分為d小調,以下屬和弦開始,然後經過下中音來解決到主和弦,旋律聲部的半音下行突出了情緒的不穩定,後半部分在以F為持續低音的伴奏下用單簧管吹出一段柔美的旋律來表達一種當初的愁緒。第一三聲中部為D大調,轉變為2/4拍,主要以和聲織體和離調模進發展,並於主部主題形成對比。第二三聲中部為降B大調,採用了與主部主題相似的旋律織體進行發展。樂曲結尾的時候,主部主題後半部分下移小三度不完全呈現,最後通過下行和弦漸弱來結束第三樂章。
該樂章情緒變化非常大,舒曼將一些德國民間舞蹈和匈牙利茨岡舞曲的節奏插入進去,使得樂曲更加生動。
第四樂章:快板,降B大調,2/2拍
這個樂章舒曼曾用了標題:春天的告別,但樂章並沒有悲傷的意思,反而更活躍,心情是愉快的,這點可以從樂曲結構看出。開頭的樂隊全奏5小節引用了巴赫的《農民》康塔塔中的一句,對應唱詞是:“我是這樣長久地離開了你”。根據樂曲發展需要,舒曼沒有用特別華麗的方式,而是用又松又散的方式開始了第一主題。這個主題的風格與舒伯特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較為相似,飄逸且淡泊。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的連線部為g小調,並且引用了《農民》的上行音階。第二主題為F大調,與第一主題形成對比,用樸實厚重的樂隊全奏開始,經過木管樂器一段輕柔演奏節奏逐漸加快。發展部和第一樂章一樣是樂曲的低潮部分,經過一些外調和弦,然後用長笛獨奏的華彩樂段下行結束整個發展部,讓人聯想到貝多芬F大調第六交響曲第一樂章的動機,下行音階多多少少帶有一種思念,來表示婚後美好青春時段結束了,但事物總是要向前發展的。與第一樂章相反的是,再現部儘可能原封不動的展示呈示部主題,並且無需龐大的尾聲即可結束全曲。

配器

木管組

2長笛
2雙簧管
2降B調單簧管
2大管

銅管組

2支F調圓號(兼任降E調圓號)
2支降B調圓號(兼任D調圓號)
2支降B調小號(兼任D調小號)
2支中音長號
1支低音長號

打擊樂組

定音鼓(降B、F、降G、A)
三角鐵

弦樂組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