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代辭書編纂大師,除編纂《辭海》外,回顧舒新城的一生,所編、縮寫堪稱著述頗為豐富。《舒新城自述》表白舒新城先生自己關於教育的生活外,冀供給讀者以三十五年間的一部分教育真實史料,故一切以率真為主。 《舒新城自述》在自己生活方面,固然以寫作時的“我”力求客觀地記述被寫作時的“我”的真實現象;對於父母、親族、師長、朋友亦本此態度,不避冒犯與嫌怨,力求客觀。
基本介紹
- 書名:舒新城自述
-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 頁數:418頁
- 開本:16
- 品牌:安徽文藝出版社
- 作者:舒新城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643687, 753964368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舒新城,原名玉山,學名維周,字心怡,號暢吾廬,湖南漵浦人。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一代辭書編纂大師!他主持編撰的《辭海》體例精詳、文辭華瞻,至今無人能及。
《舒新城自述》表白舒新城先生自己關於教育的生活外,冀供給讀者以三十五年間的一部分教育真實史料,故一切以率真為主。
《舒新城自述》表白舒新城先生自己關於教育的生活外,冀供給讀者以三十五年間的一部分教育真實史料,故一切以率真為主。
作者簡介
舒新城,原名玉山,學名維周,字心怡,號暢吾廬,湖南漵浦人。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一代辭書編纂大師!他主持編撰的《辭海》體例精詳、文辭華瞻,至今無人能及。
圖書目錄
敘
付印小記
第一篇 學生生活
第一章 幼年時代
一、劉家渡
二、幼年生活
第二章 私塾生活
一、故鄉私塾
二、入學的第一天
三、私塾課程
四、胡氏家館
五、龍王江
六、回龍閣
七、八股文和應制詩
八、商業經驗
九、張氏學塾
第三章 書院生活
一、塶梁書院
二、書院的規制
第四章 縣立高等國小
一、“洋學堂”
二、開學的一天
三、生活一般
四、萬壽與國喪
五、課外種種
六、國小教員檢定
七、初去長沙
八、革命
九、結婚
第五章 常德長沙武昌三校
一、常德第二師範
二、長沙遊學預備科
三、武昌文華中學
第六章 嶽麓高等師範
一、借文憑
二、經濟狀況
三、嶽麓書院
四、高等師範
五、留學熱
六、遊山玩水
七、華爾偉先生
八、退學風潮
九、籌安會
十、楊懷中先生
十一、幾本書
十二、朱子教條
十三、依戀
第二篇 教師生活
第一章 初期的嘗試
一、試作教師
二、職業之始
第二章 生存競爭之始
一、高師畢業
二、各奔前程
第三章 音樂教師
一、兌澤中學
二、客串
第四章 本行
一、同行競爭
二、求全之毀
第五章 教育學講師
一、研究教育之始
二、代理教育學講師
三、一身兼三職
第六章 教務主任
一、奠定教育著述的基礎
二、教育經驗
三、學術研究
四、“五四運動”
五、泣別
第七章 師範教員
一、“五四”後的中國教育界
二、湖南第一師範
三、罷教
四、能力分組制及選科制
五、校長民選
六、課餘生活
第八章 中學主任
一、學制系統改革先聲
二、中國公學
三、初次風潮
四、二次風潮
五、風潮大概
六、風潮結局
七、自由園地
八、主張五年制理由
九、規定中學課程的原則
十、輔導制
十一、工作制
十二、分科教室
十三、道爾頓制
十四、男女同學
十五、辭職
十六、話別
第九章 暑校講師
一、東大附中
二、講演忙
三、參觀中等教育
四、教育問題
五、舒適的生活
六、少年中國學會
七、少年中國學會綱領
八、少中的辦學計畫
第十章 高師教授
一、入川之由
二、成都高師
三、何以來成高
四、蜀道樂
五、煤山遐思
六、我將何為
七、書生之見
八、兩度風波
九、師生結婚
十、師生戀愛
十一、李劫人代牢
十二、化裝離蓉
十三、我的態度
十四、豐富的收穫
第三篇 教育著述生活
第一章 初期寫作
一、劄記
二、《湖南民報》
三、小說之嘗試
第二章 教育著述的嘗試
一、《心理原理實用教育學》
二、《湖南教育月刊》
第三章 副業
一、生活的準備
二、《教育心理學綱要》
三、《心理學初步》
四、《公民課本》
五、《人生哲學》
六、四本關於道爾頓制的書
七、《個性論》
八、《現代心理學之趨勢》
九、《教育叢稿》第一集
十、《蜀游心影》
第四章 正業
一、理想與計畫
二、一位朋友
三、生活工作問題
四、個別作業與道爾頓制
五、《中國教育辭典》
六、《中華百科辭典》
七、兩冊常識叢書
八、《教育通論》
九、《現代教育方法》
十、研究工作的計畫
十一、研究工作的難題
十二、紅眼睛劉先生
十三、《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十四、《中國新教育概況》
十五、兩部教育指南
十六、近代中國留學史
十七、《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
十八、一些教育史論文
十九、兩部應時書
二十、政治難民
二十一、中國教育建設方針
二十二、三個提案
二十三、一顆炸彈
二十四、理想的幻滅
二十五、快樂的園地
二十六、遷居改業
幾件禮物
寫完以後
付印小記
第一篇 學生生活
第一章 幼年時代
一、劉家渡
二、幼年生活
第二章 私塾生活
一、故鄉私塾
二、入學的第一天
三、私塾課程
四、胡氏家館
五、龍王江
六、回龍閣
七、八股文和應制詩
八、商業經驗
九、張氏學塾
第三章 書院生活
一、塶梁書院
二、書院的規制
第四章 縣立高等國小
一、“洋學堂”
二、開學的一天
三、生活一般
四、萬壽與國喪
五、課外種種
六、國小教員檢定
七、初去長沙
八、革命
九、結婚
第五章 常德長沙武昌三校
一、常德第二師範
二、長沙遊學預備科
三、武昌文華中學
第六章 嶽麓高等師範
一、借文憑
二、經濟狀況
三、嶽麓書院
四、高等師範
五、留學熱
六、遊山玩水
七、華爾偉先生
八、退學風潮
九、籌安會
十、楊懷中先生
十一、幾本書
十二、朱子教條
十三、依戀
第二篇 教師生活
第一章 初期的嘗試
一、試作教師
二、職業之始
第二章 生存競爭之始
一、高師畢業
二、各奔前程
第三章 音樂教師
一、兌澤中學
二、客串
第四章 本行
一、同行競爭
二、求全之毀
第五章 教育學講師
一、研究教育之始
二、代理教育學講師
三、一身兼三職
第六章 教務主任
一、奠定教育著述的基礎
二、教育經驗
三、學術研究
四、“五四運動”
五、泣別
第七章 師範教員
一、“五四”後的中國教育界
二、湖南第一師範
三、罷教
四、能力分組制及選科制
五、校長民選
六、課餘生活
第八章 中學主任
一、學制系統改革先聲
二、中國公學
三、初次風潮
四、二次風潮
五、風潮大概
六、風潮結局
七、自由園地
八、主張五年制理由
九、規定中學課程的原則
十、輔導制
十一、工作制
十二、分科教室
十三、道爾頓制
十四、男女同學
十五、辭職
十六、話別
第九章 暑校講師
一、東大附中
二、講演忙
三、參觀中等教育
四、教育問題
五、舒適的生活
六、少年中國學會
七、少年中國學會綱領
八、少中的辦學計畫
第十章 高師教授
一、入川之由
二、成都高師
三、何以來成高
四、蜀道樂
五、煤山遐思
六、我將何為
七、書生之見
八、兩度風波
九、師生結婚
十、師生戀愛
十一、李劫人代牢
十二、化裝離蓉
十三、我的態度
十四、豐富的收穫
第三篇 教育著述生活
第一章 初期寫作
一、劄記
二、《湖南民報》
三、小說之嘗試
第二章 教育著述的嘗試
一、《心理原理實用教育學》
二、《湖南教育月刊》
第三章 副業
一、生活的準備
二、《教育心理學綱要》
三、《心理學初步》
四、《公民課本》
五、《人生哲學》
六、四本關於道爾頓制的書
七、《個性論》
八、《現代心理學之趨勢》
九、《教育叢稿》第一集
十、《蜀游心影》
第四章 正業
一、理想與計畫
二、一位朋友
三、生活工作問題
四、個別作業與道爾頓制
五、《中國教育辭典》
六、《中華百科辭典》
七、兩冊常識叢書
八、《教育通論》
九、《現代教育方法》
十、研究工作的計畫
十一、研究工作的難題
十二、紅眼睛劉先生
十三、《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十四、《中國新教育概況》
十五、兩部教育指南
十六、近代中國留學史
十七、《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
十八、一些教育史論文
十九、兩部應時書
二十、政治難民
二十一、中國教育建設方針
二十二、三個提案
二十三、一顆炸彈
二十四、理想的幻滅
二十五、快樂的園地
二十六、遷居改業
幾件禮物
寫完以後
文摘
舒姓在漵浦縣算第一大族,有一舒二向三張四李之謠(即謂全縣人口最多,文風最盛的第一推姓舒的,第二推姓向的……),通常都是聚族而居。獨有我家單獨世居劉家渡。五服以內的親房都在離劉家渡上十餘里的龍王江及黃茅寨住居。而我的故居又是孤立在漵水之濱,半里以內並無鄰居;半里外雖有兩個小村落可以守望相助,但因既非同宗,又均有一丈余深的水溝隔著,除非年節請鄉酒互相訪問外,平常是不大往來的;所以我自幼即少和親族鄰舍接觸。雖然遇著年節的社戲也跟家裡的長輩去參加,但因我曾祖及祖父均系單傳,父親雖有兩兄弟,而我在幼年時仍是我家唯一的孩子,家長們自然特別重視;就是參加地方的民眾集會,也是守護維謹而不使我與一般鄰孩往來,所以我在幼年時代所過的生活,可以說完全是孤獨生活。
我家世業農,且為佃農。在曾祖父及祖父時代都是以佃田力耕為生,故生活也很困苦。到祖父中年因我父親及叔父長大,能代為耕種,且善於經營副業——我家之周圍隙地及園場有柑、橘、桐、李、桃等各種果樹,稻田除稻外兼種蕎麥,沙田則種甘蔗、棉花及桑樹等——家道稍可過去;但除屋場外,仍無半畝田地。只因曾祖在某時曾受人欺侮,立志要送子孫讀書,所以父親在生活萬難之中也曾讀過幾年書,而能記得出賬目,寫得出書信,在我家歷史上要算讀書人了。我母生於我家對河徐家灣的徐姓家,無兄弟姊妹,而且當她五歲時,外祖父即逝世,外祖母因生活關係,又中道改嫁,所以我母八歲即過我家為童養媳。她處那樣的時代和那樣的社會,當然說不上受什麼教育。但是我的外祖父天資特高,雖然只在鄉間讀過數年書,可是他能動筆寫東西,並且教過書;只因為人爽直高傲,終於被人排擠以至於死。母親受了他的遺傳,天資很高,而豪爽有打算,對於讀書人,特別重視;但因自幼即過孤女生活,故性情極孤僻而執拗。到我家後,常與祖父祖母發生爭執,我父亦畏之。所以我家自我母親成人以後,家事多由其操持,且由之而有薄田數畝。我為長孫,在習慣上應得全家的鐘愛,而因我母親的性情與對於家族的勞績等種種關係,我在全家中更占了特殊的位置。所以我雖然是貧苦的佃農之子,但幼時在物質生活上所享受的並不弱於中產之家。
我在五歲以前,既少與他家兒童相往還,又無兄弟姊妹作伴,所以在精神生活上是很孤寂的。當時家庭中的長者雖然都很重視我,但他們都有農事上的職務,不能常常和我在一起。與我形影不離的只有母親,所以母親是我幼年時代的唯一教育者。
因為母親自幼便過孤獨生活,加以性情上教育上的種種關係,故對於我的期望特切:她希望我將來絕不再步祖先的後塵作胼手胝足的農夫,只馨香頂祝地向各處求神拜佛,禱祝我長大成人時作一個讀書種子,得一官半職以顯揚我舒家與徐家的祖先。所以小農子弟的種種生活如放牛砍柴等事,均絕對不準我參加;就是衣服行動也絕不準效鄰家兒童的,而得保持斯文氣派。這在她以為讀書人應有讀書人的態度,幼時即當養成,絕不可有牧豎村童的粗野舉動。可是我生性好天然風景,對於牧童的風趣尤為醉心。每遇母親監督稍弛的時候,便跟著叔父和長工(長年的工人)跑到田野間去替他們幫忙。對於牛尤有好感:四歲以後,總是背著母親和牧童商議要他把我放在牛背上騎著,躲到樹蔭下去唱歌。每到秋季遇著摘棉、摘橘和收甘蔗、採茶子(采山茶樹之子以為制油之用)——這些都是我家的農產副業——的時候,無論如何都得設法加入。而對於水與魚的嗜好尤為特別:我家的後面與左面都為灌溉農田的水溝所圍繞,而此水溝的水,又是從上流的漵水引曳而來,所以每遇到河水泛濫時,水溝也跟著高漲而有從河流中衝來的許多小魚。祖父常在溝口張網取魚;到秋汛時,父親們也常攜網至河中取魚。我每遇他們取魚的時候,總得設法跟去,為之背負魚簍。如果魚簍盛滿,至於背負不起,用拉縴式的方法把它拖回家中,並且不許他人幫忙。回家之後,又得幫著母親、祖母,把魚破好洗好然後才心滿意足。為著疲勞過度而睡在魚盆的旁邊,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遇著不如意的事而哭泣時,只要有人拿著網喊聲捕魚去,我就自然而然地止著哭。可是因為母親的限制終於不會泅水,也終於不能捕魚。不過現在回想當時與祖父父親們捕魚的往事,猶使我的童年的天真宛然在目。
我的幼年,因為時代和環境的限制,當然不能受現代式幼稚教育。所有的生活習慣,除了母親的指示外,都是從“直接參加”得來的。故我幼時所受的教育影響,在人的方面自然以母親為最大,在物的方面則以我所處的自然環境為最大。P5-7
我家世業農,且為佃農。在曾祖父及祖父時代都是以佃田力耕為生,故生活也很困苦。到祖父中年因我父親及叔父長大,能代為耕種,且善於經營副業——我家之周圍隙地及園場有柑、橘、桐、李、桃等各種果樹,稻田除稻外兼種蕎麥,沙田則種甘蔗、棉花及桑樹等——家道稍可過去;但除屋場外,仍無半畝田地。只因曾祖在某時曾受人欺侮,立志要送子孫讀書,所以父親在生活萬難之中也曾讀過幾年書,而能記得出賬目,寫得出書信,在我家歷史上要算讀書人了。我母生於我家對河徐家灣的徐姓家,無兄弟姊妹,而且當她五歲時,外祖父即逝世,外祖母因生活關係,又中道改嫁,所以我母八歲即過我家為童養媳。她處那樣的時代和那樣的社會,當然說不上受什麼教育。但是我的外祖父天資特高,雖然只在鄉間讀過數年書,可是他能動筆寫東西,並且教過書;只因為人爽直高傲,終於被人排擠以至於死。母親受了他的遺傳,天資很高,而豪爽有打算,對於讀書人,特別重視;但因自幼即過孤女生活,故性情極孤僻而執拗。到我家後,常與祖父祖母發生爭執,我父亦畏之。所以我家自我母親成人以後,家事多由其操持,且由之而有薄田數畝。我為長孫,在習慣上應得全家的鐘愛,而因我母親的性情與對於家族的勞績等種種關係,我在全家中更占了特殊的位置。所以我雖然是貧苦的佃農之子,但幼時在物質生活上所享受的並不弱於中產之家。
我在五歲以前,既少與他家兒童相往還,又無兄弟姊妹作伴,所以在精神生活上是很孤寂的。當時家庭中的長者雖然都很重視我,但他們都有農事上的職務,不能常常和我在一起。與我形影不離的只有母親,所以母親是我幼年時代的唯一教育者。
因為母親自幼便過孤獨生活,加以性情上教育上的種種關係,故對於我的期望特切:她希望我將來絕不再步祖先的後塵作胼手胝足的農夫,只馨香頂祝地向各處求神拜佛,禱祝我長大成人時作一個讀書種子,得一官半職以顯揚我舒家與徐家的祖先。所以小農子弟的種種生活如放牛砍柴等事,均絕對不準我參加;就是衣服行動也絕不準效鄰家兒童的,而得保持斯文氣派。這在她以為讀書人應有讀書人的態度,幼時即當養成,絕不可有牧豎村童的粗野舉動。可是我生性好天然風景,對於牧童的風趣尤為醉心。每遇母親監督稍弛的時候,便跟著叔父和長工(長年的工人)跑到田野間去替他們幫忙。對於牛尤有好感:四歲以後,總是背著母親和牧童商議要他把我放在牛背上騎著,躲到樹蔭下去唱歌。每到秋季遇著摘棉、摘橘和收甘蔗、採茶子(采山茶樹之子以為制油之用)——這些都是我家的農產副業——的時候,無論如何都得設法加入。而對於水與魚的嗜好尤為特別:我家的後面與左面都為灌溉農田的水溝所圍繞,而此水溝的水,又是從上流的漵水引曳而來,所以每遇到河水泛濫時,水溝也跟著高漲而有從河流中衝來的許多小魚。祖父常在溝口張網取魚;到秋汛時,父親們也常攜網至河中取魚。我每遇他們取魚的時候,總得設法跟去,為之背負魚簍。如果魚簍盛滿,至於背負不起,用拉縴式的方法把它拖回家中,並且不許他人幫忙。回家之後,又得幫著母親、祖母,把魚破好洗好然後才心滿意足。為著疲勞過度而睡在魚盆的旁邊,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遇著不如意的事而哭泣時,只要有人拿著網喊聲捕魚去,我就自然而然地止著哭。可是因為母親的限制終於不會泅水,也終於不能捕魚。不過現在回想當時與祖父父親們捕魚的往事,猶使我的童年的天真宛然在目。
我的幼年,因為時代和環境的限制,當然不能受現代式幼稚教育。所有的生活習慣,除了母親的指示外,都是從“直接參加”得來的。故我幼時所受的教育影響,在人的方面自然以母親為最大,在物的方面則以我所處的自然環境為最大。P5-7
後記
這部書自最初執筆至完稿,經過十年,其完成且出於預期之外;在我的寫作生活史中,不獨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再過若干年,甚至連自己也記憶不著其中的曲折。所以在全稿校閱完畢之後,再加上這段話。
當民國十八年十一月十日我與中華書局訂立編輯所所長契約之前,即與陸費伯鴻先生再四談及任職後之寫作與《近代中國教育史》未完成之工作問題,他謂編輯所之事務不多,同人均系君子,無需管理,盡有餘暇從事自己的工作。所以在契約上寫上好幾部當時已經動手或已有材料的書目。不料十九年一月入公司而後,天天忙著核稿、簽字、寫信、會客、赴宴的種種“應付”問題,實際上誠然“盡有餘暇,”不過“餘暇”都是片斷的,不能拿來從事於較大部的著述;而且“應付”的問題,要隨時以他人為主,事務固不能由自己決定,時間更不能自由支配。有時一件事看來極平常,不過一二句話或三五個字即可解決,但以人事與環境上之種種關係,要寫此三五個字或說此一二句話,便得事前或事後考慮幾小時以致數日或更多的時間。所以在時間上,誠然“盡有餘暇”,在腦子裡卻少空閒。到滬而後,除去寫信和寫日記外,什麼都寫不成,甚至《人生哲學》和《中華百科辭典》要略加修訂,也得請人代勞。
整理編輯大部書籍固然要整段時間,而為我十九年以後職務所不許,但以素有寫作習慣而發表欲頗強,欲完全將時間消磨於事務處理或閒散之中,亦非所願。故到滬以後,以為放棄研究工作,固為事實之所逼,但寫個人生活的自傳,當無問題。而我在三十五歲以前的生活是以教育為主體,故決定以片段的時間,寫一部《我和教育》。適十九年十二月三日赴南京出席中華學藝社年會而有兩次講演,均以《我和教育》為題。當時本擬努力寫作,在短期內完成,故於二十年出版之“致青年書”及“中國教育建設方針”的敘文中,均說不久將有自傳式的《我和教育》印行。
十九年十二月自南京返滬,確曾執筆,且從序文寫起。因時作時輟,至二十年三月還只將私塾生活寫完,以後即因事擱筆。二十一年“一二八”事件發生,公司以時局影響,只半日辦公,於是以其餘暇再寫。四月公司恢復原狀,我的寫作亦因而停止。但以當時心緒不寧,只寫到兌澤中學之生活而止。此後數年,雖時時以有著“一件心事”的心情,而常欲執筆,但終於未能實行。“八一三”後,公司再受時局影響而有二十七年之工潮,公司幾至停頓。我於處理事務之餘又來續寫。不過在時勢與局事夾攻之中,仍難專心致志於寫作。故十個月中只寫到福湘女學為止——三次綜計不過六萬字。二十八年十一月因事寄居他處,但心緒比較寧靜,以一個月之時間寫成近十萬字而將教師生活完畢即去香港。二十九年一月自港返滬,靜居家中,餘暇雖較多,但以對公司責任所在,仍不能安心寫作,二月以前竟未執筆。但心理上則時時懸念,若有所失。楫君以為即此停止,實是功虧一簣,乃極力督促,卒於三月一日起奮力為之,終以二十五日之力寫成七萬餘字,而將全書完成。再以五日之力,從事校閱,於三月三十日在她生產姍姍(我的子女除書中已提及之澤湘、澤淞、澤寧、澤湖外,尚有三男澤杭生於十八年六月九日,三女澤滬生於二十年十二月九日,姍姍為第四女。)的醫院的病房中校閱完畢。
人的生活範疇是時代與環境的反映,我之如此如彼,當然要受時代與環境的影響或支配。故書中所敘事實,都將其當時有關的重要時勢與環境情形簡要說及。在形式方面,最初本擬採用文藝的描寫方法。後以本書的目的,重在表現三十五年(一八九三一一九二八)間中國教育的具體史實與我個人求學及從事教育的生活實況——我能將往事敘得比較清楚,很得力於寫日記及保存書信的習慣。民國十五年以前的日記雖經失去,但民(國)八(年)以後之書信,十六歲時之日記、課藝、師友錄及嶽麓高師之校志,“湖南教育月刊”、中國公學、成都高師風潮之報紙記載均存——如用文藝的描寫方法,不獨要犧牲一部分真實史料,且篇幅亦非加多數倍不可。故最後決定採用歷史的記敘方法而兼帶描寫,以期節省篇幅而無損閱讀趣味。
本書時寫時輟,前後達十年,中間曾以無暇完成而欲將已成之稿毀去;而卒能完成者,楫君強為保存稿件而外,國難是促成此書的最大因素。我現在還想用文藝的描寫方法,寫幾部我和什麼以表現我幼年、少年、壯年、中年的全部生活,但除自己的努力和楫君的鼓勵外,只希望不再國難中過寫作生活。
本書排就曾蒙陸費伯鴻、董任堅、沈有乾、陶菊隱、金子敦、夏丐尊諸先生詳加校閱,多所指示,復由楫君校訂三次,均在此致謝。
中華民國三十年七月一日,上海。
當民國十八年十一月十日我與中華書局訂立編輯所所長契約之前,即與陸費伯鴻先生再四談及任職後之寫作與《近代中國教育史》未完成之工作問題,他謂編輯所之事務不多,同人均系君子,無需管理,盡有餘暇從事自己的工作。所以在契約上寫上好幾部當時已經動手或已有材料的書目。不料十九年一月入公司而後,天天忙著核稿、簽字、寫信、會客、赴宴的種種“應付”問題,實際上誠然“盡有餘暇,”不過“餘暇”都是片斷的,不能拿來從事於較大部的著述;而且“應付”的問題,要隨時以他人為主,事務固不能由自己決定,時間更不能自由支配。有時一件事看來極平常,不過一二句話或三五個字即可解決,但以人事與環境上之種種關係,要寫此三五個字或說此一二句話,便得事前或事後考慮幾小時以致數日或更多的時間。所以在時間上,誠然“盡有餘暇”,在腦子裡卻少空閒。到滬而後,除去寫信和寫日記外,什麼都寫不成,甚至《人生哲學》和《中華百科辭典》要略加修訂,也得請人代勞。
整理編輯大部書籍固然要整段時間,而為我十九年以後職務所不許,但以素有寫作習慣而發表欲頗強,欲完全將時間消磨於事務處理或閒散之中,亦非所願。故到滬以後,以為放棄研究工作,固為事實之所逼,但寫個人生活的自傳,當無問題。而我在三十五歲以前的生活是以教育為主體,故決定以片段的時間,寫一部《我和教育》。適十九年十二月三日赴南京出席中華學藝社年會而有兩次講演,均以《我和教育》為題。當時本擬努力寫作,在短期內完成,故於二十年出版之“致青年書”及“中國教育建設方針”的敘文中,均說不久將有自傳式的《我和教育》印行。
十九年十二月自南京返滬,確曾執筆,且從序文寫起。因時作時輟,至二十年三月還只將私塾生活寫完,以後即因事擱筆。二十一年“一二八”事件發生,公司以時局影響,只半日辦公,於是以其餘暇再寫。四月公司恢復原狀,我的寫作亦因而停止。但以當時心緒不寧,只寫到兌澤中學之生活而止。此後數年,雖時時以有著“一件心事”的心情,而常欲執筆,但終於未能實行。“八一三”後,公司再受時局影響而有二十七年之工潮,公司幾至停頓。我於處理事務之餘又來續寫。不過在時勢與局事夾攻之中,仍難專心致志於寫作。故十個月中只寫到福湘女學為止——三次綜計不過六萬字。二十八年十一月因事寄居他處,但心緒比較寧靜,以一個月之時間寫成近十萬字而將教師生活完畢即去香港。二十九年一月自港返滬,靜居家中,餘暇雖較多,但以對公司責任所在,仍不能安心寫作,二月以前竟未執筆。但心理上則時時懸念,若有所失。楫君以為即此停止,實是功虧一簣,乃極力督促,卒於三月一日起奮力為之,終以二十五日之力寫成七萬餘字,而將全書完成。再以五日之力,從事校閱,於三月三十日在她生產姍姍(我的子女除書中已提及之澤湘、澤淞、澤寧、澤湖外,尚有三男澤杭生於十八年六月九日,三女澤滬生於二十年十二月九日,姍姍為第四女。)的醫院的病房中校閱完畢。
人的生活範疇是時代與環境的反映,我之如此如彼,當然要受時代與環境的影響或支配。故書中所敘事實,都將其當時有關的重要時勢與環境情形簡要說及。在形式方面,最初本擬採用文藝的描寫方法。後以本書的目的,重在表現三十五年(一八九三一一九二八)間中國教育的具體史實與我個人求學及從事教育的生活實況——我能將往事敘得比較清楚,很得力於寫日記及保存書信的習慣。民國十五年以前的日記雖經失去,但民(國)八(年)以後之書信,十六歲時之日記、課藝、師友錄及嶽麓高師之校志,“湖南教育月刊”、中國公學、成都高師風潮之報紙記載均存——如用文藝的描寫方法,不獨要犧牲一部分真實史料,且篇幅亦非加多數倍不可。故最後決定採用歷史的記敘方法而兼帶描寫,以期節省篇幅而無損閱讀趣味。
本書時寫時輟,前後達十年,中間曾以無暇完成而欲將已成之稿毀去;而卒能完成者,楫君強為保存稿件而外,國難是促成此書的最大因素。我現在還想用文藝的描寫方法,寫幾部我和什麼以表現我幼年、少年、壯年、中年的全部生活,但除自己的努力和楫君的鼓勵外,只希望不再國難中過寫作生活。
本書排就曾蒙陸費伯鴻、董任堅、沈有乾、陶菊隱、金子敦、夏丐尊諸先生詳加校閱,多所指示,復由楫君校訂三次,均在此致謝。
中華民國三十年七月一日,上海。
序言
我懷著作此書的意思已有多少年,但決定動筆寫此書,卻是很近的事情。
民國十九年十二月三日至五日,中華學藝社在南京中央大學開年會,我以社員資格出席,最初只想去聽聽各專家的宏論,絕不想說話。哪知報到的時候,秘書主任馬宗榮先生說預備會議決定第一日開會時派我為社員演說員之一。我當時既無預備,又不曾攜帶書籍,臨時得不到題目,只得將我平日的教育意見略為講述。不料下台之後,蒙許多社友讚許,夜間公宴席中,更有約為個人談話表示贊同者多人——姓名現在不盡記得,只有鄭天民及費鴻年兩先生所給我的印象特別深——而當時的主席歐元懷先生於述歡迎詞之餘,並特別提出我的講演來說。雖以講演時的時間迫促,我的意見不能儘量宣布,致使聽者有不明了之處,但大家對於我的見解之注意我卻深深感謝。
還有,當我講演的時候,中央大學有許多學生在旁聽,第二日教育學院更約我去講演。五六年來我都不願在學校里演講,但為著上述的兩件事實,也就決然答應,並擬定題目為“我和教育”,於五日下午公開地講了兩小時,而且聲明要寫成一部書。
這是我寫此冊的原因,以下說“我和教育”的含義。
在中央大學講演之前,我本擬定題目為“我和我的教育”觀。後來覺得不對:因為我要說的不儘是教育見解,有的是我從事教育的經驗,有的是我受教育的經過,而且有的只是些與教育間接又間接有關係的事情。所以最後改為“我和教育”這樣,凡屬與我個人有關的教育事業、教育經驗、教育見解、教育理想、教育方法,以至於個人教育經驗,都可以自由地講出來,供大家批評。
我以為從廣義講,教育是人生中必然的事實:無論誰都得受教育,無論誰也有他或她的教育理想、教育方法。所以我和教育的“我”字可以把它作屬於“我個人”的代名詞,也可以把它普遍化,使之成為一切第一人稱的代名詞。也可以說誰都可以把他和教育的種種關係,寫成一本書叫作《我和教育》。故這樣的書,不能算作一種什麼著作,只是一種敘述我個人與教育有關係的各種記事冊而已。
當我未講和未寫之前,我也曾想過這樣的記事冊是否有寫出的必要。我固然受教育二十餘年,恃教育為生者又十餘年,但是反躬自問,我對於教育的任何方面都不曾有深切的研究,我的記述,不過是個人教育生活史的自白,在教育學識上自無貢獻可言。——但是再三考慮的結果,我仍要將“我和教育”寫成,也有一種很重要的理由。
我以為人的思想之所以如此如彼,除了他的思想能力是根據他的天稟而外,其餘都是為時代的輪子所轉移;所以一個人的思想,精密講來,都是反映時代的鏡子。我個人的生活,在人群中,在中國社會上,當然都是渺滄海之一粟,算不得什麼。但是我所處的時代與環境卻有很重大的意義與價值。這就是說:中國社會各方面都有最速的變遷的,要從清末海通以來的近世算起;而近世中變遷最速的,又要算甲午之戰以後:從那時起,在國際方面由閉關轉到通商;在經濟方面由農村自給漸入工業社會;在政治方面,由帝制轉到民主;在教育方面,由個別教學轉到班級制,由私塾書院轉到學校,由考試製轉到學年制。至於社會思想的轉變更為複雜:自從忠君尊孔的中心思想打破而後,世界上的各種倫理學說,各種政治理想,各種社會主義,各種文藝思潮,都曾在中國智識階級中占一席地,而以民國八年“五四運動”以後的情形為尤複雜。我在此時代中最為幸運,幾乎各方面的情形都曾耳聞目見或親歷其境。因為我是生於甲午的前一年,是小農之子。幼時曾受過純粹小農社會的私塾和書院教育,十五歲以後,又曾受過新式的學校教育,二十四歲以後即從事於教育事業,三十二歲以後專力於教育著述;較難得的是我的生活是由小農社會而轉入工業社會。雖然我現在絕不能再回到故鄉去過小農社會的生活,但小農社會的種種生活習慣,我仍絲毫不曾忘去,而且很感興味;同時因為職業與生活的種種需要,對於工業社會的種種習慣我也能相安,它的好處和壞處,我還能判斷。在教育方面,我更有些奇怪的經驗:就是我當學生時,曾因鬧風潮而被開除,更曾借過別人的文憑考入高等師範;當教員時,曾教過幾省的中學師範及大學,並曾作過四次風潮的對象而幾至於生命不保。所以在現代中國教育的舞台上,我曾冒充過各種各色的角兒,同時也曾做過各種各色的觀客。把我的生活歷程作根線索,去演述近代中國教育的變遷,我想或者比作幾篇空洞的教育論文或者一本教育原理的書冊,還容易使人感興趣一點。所以也就不避誇大之嫌,毅然寫成此冊。同時希望讀者不專把此冊看作我個人的生活的記錄——私塾和書院在中國舊教育制度上占極重要的地位,但其中生活情形,現在的青年便無從經驗;我這記錄也許有可以供研究中國教育史之參考處——而從這不完備的記錄中追求時代的精神、推進時代的輪子,使它日日新、又日新,那是我所馨香頂祝的。
我寫此書,於表白自己關於教育的生活外,冀供給讀者以三十五年間的一部分教育真實史料,故一切以率真為主:在自己生活方面,固然以寫作時的“我”力求客觀地記述被寫作時的“我”的真實現象;對於父母、親族、師長、朋友亦本此態度,不避冒犯與嫌怨,力求客觀。因為我以為“人”是不完全的,“人生”是有進步的,倘若我把我的父母、師長、親族、朋友都矯揉造作或隱惡揚善地寫成完人,或把我已往三十五年的教育生活寫得完美無缺,那無異以宗法的觀念替他人和自己作墓誌,根本不足以表現時代中的“人”與“人生”,亦根本不必寫此書。因為立意率真,故事中關涉師友、親族的地方難免不有冒犯或不敬之處,尚望與此書有關之師友、親族諒之。如能根據事實,予以校正,則更所感禱。
民國二十年十二月十日,上海。
民國十九年十二月三日至五日,中華學藝社在南京中央大學開年會,我以社員資格出席,最初只想去聽聽各專家的宏論,絕不想說話。哪知報到的時候,秘書主任馬宗榮先生說預備會議決定第一日開會時派我為社員演說員之一。我當時既無預備,又不曾攜帶書籍,臨時得不到題目,只得將我平日的教育意見略為講述。不料下台之後,蒙許多社友讚許,夜間公宴席中,更有約為個人談話表示贊同者多人——姓名現在不盡記得,只有鄭天民及費鴻年兩先生所給我的印象特別深——而當時的主席歐元懷先生於述歡迎詞之餘,並特別提出我的講演來說。雖以講演時的時間迫促,我的意見不能儘量宣布,致使聽者有不明了之處,但大家對於我的見解之注意我卻深深感謝。
還有,當我講演的時候,中央大學有許多學生在旁聽,第二日教育學院更約我去講演。五六年來我都不願在學校里演講,但為著上述的兩件事實,也就決然答應,並擬定題目為“我和教育”,於五日下午公開地講了兩小時,而且聲明要寫成一部書。
這是我寫此冊的原因,以下說“我和教育”的含義。
在中央大學講演之前,我本擬定題目為“我和我的教育”觀。後來覺得不對:因為我要說的不儘是教育見解,有的是我從事教育的經驗,有的是我受教育的經過,而且有的只是些與教育間接又間接有關係的事情。所以最後改為“我和教育”這樣,凡屬與我個人有關的教育事業、教育經驗、教育見解、教育理想、教育方法,以至於個人教育經驗,都可以自由地講出來,供大家批評。
我以為從廣義講,教育是人生中必然的事實:無論誰都得受教育,無論誰也有他或她的教育理想、教育方法。所以我和教育的“我”字可以把它作屬於“我個人”的代名詞,也可以把它普遍化,使之成為一切第一人稱的代名詞。也可以說誰都可以把他和教育的種種關係,寫成一本書叫作《我和教育》。故這樣的書,不能算作一種什麼著作,只是一種敘述我個人與教育有關係的各種記事冊而已。
當我未講和未寫之前,我也曾想過這樣的記事冊是否有寫出的必要。我固然受教育二十餘年,恃教育為生者又十餘年,但是反躬自問,我對於教育的任何方面都不曾有深切的研究,我的記述,不過是個人教育生活史的自白,在教育學識上自無貢獻可言。——但是再三考慮的結果,我仍要將“我和教育”寫成,也有一種很重要的理由。
我以為人的思想之所以如此如彼,除了他的思想能力是根據他的天稟而外,其餘都是為時代的輪子所轉移;所以一個人的思想,精密講來,都是反映時代的鏡子。我個人的生活,在人群中,在中國社會上,當然都是渺滄海之一粟,算不得什麼。但是我所處的時代與環境卻有很重大的意義與價值。這就是說:中國社會各方面都有最速的變遷的,要從清末海通以來的近世算起;而近世中變遷最速的,又要算甲午之戰以後:從那時起,在國際方面由閉關轉到通商;在經濟方面由農村自給漸入工業社會;在政治方面,由帝制轉到民主;在教育方面,由個別教學轉到班級制,由私塾書院轉到學校,由考試製轉到學年制。至於社會思想的轉變更為複雜:自從忠君尊孔的中心思想打破而後,世界上的各種倫理學說,各種政治理想,各種社會主義,各種文藝思潮,都曾在中國智識階級中占一席地,而以民國八年“五四運動”以後的情形為尤複雜。我在此時代中最為幸運,幾乎各方面的情形都曾耳聞目見或親歷其境。因為我是生於甲午的前一年,是小農之子。幼時曾受過純粹小農社會的私塾和書院教育,十五歲以後,又曾受過新式的學校教育,二十四歲以後即從事於教育事業,三十二歲以後專力於教育著述;較難得的是我的生活是由小農社會而轉入工業社會。雖然我現在絕不能再回到故鄉去過小農社會的生活,但小農社會的種種生活習慣,我仍絲毫不曾忘去,而且很感興味;同時因為職業與生活的種種需要,對於工業社會的種種習慣我也能相安,它的好處和壞處,我還能判斷。在教育方面,我更有些奇怪的經驗:就是我當學生時,曾因鬧風潮而被開除,更曾借過別人的文憑考入高等師範;當教員時,曾教過幾省的中學師範及大學,並曾作過四次風潮的對象而幾至於生命不保。所以在現代中國教育的舞台上,我曾冒充過各種各色的角兒,同時也曾做過各種各色的觀客。把我的生活歷程作根線索,去演述近代中國教育的變遷,我想或者比作幾篇空洞的教育論文或者一本教育原理的書冊,還容易使人感興趣一點。所以也就不避誇大之嫌,毅然寫成此冊。同時希望讀者不專把此冊看作我個人的生活的記錄——私塾和書院在中國舊教育制度上占極重要的地位,但其中生活情形,現在的青年便無從經驗;我這記錄也許有可以供研究中國教育史之參考處——而從這不完備的記錄中追求時代的精神、推進時代的輪子,使它日日新、又日新,那是我所馨香頂祝的。
我寫此書,於表白自己關於教育的生活外,冀供給讀者以三十五年間的一部分教育真實史料,故一切以率真為主:在自己生活方面,固然以寫作時的“我”力求客觀地記述被寫作時的“我”的真實現象;對於父母、親族、師長、朋友亦本此態度,不避冒犯與嫌怨,力求客觀。因為我以為“人”是不完全的,“人生”是有進步的,倘若我把我的父母、師長、親族、朋友都矯揉造作或隱惡揚善地寫成完人,或把我已往三十五年的教育生活寫得完美無缺,那無異以宗法的觀念替他人和自己作墓誌,根本不足以表現時代中的“人”與“人生”,亦根本不必寫此書。因為立意率真,故事中關涉師友、親族的地方難免不有冒犯或不敬之處,尚望與此書有關之師友、親族諒之。如能根據事實,予以校正,則更所感禱。
民國二十年十二月十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