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回

舌回

舌回是一個大腦結構,左右各一個,主要負責視覺,尤其是字母的加工。之所以稱這個結構為舌回,是因為它的形狀很像我們的舌頭,但事實上這個區域基本上和語言功能沒有什麼關係。另外,人們認為舌回也有可能參與邏輯分析和視覺記憶的加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舌回
  • 外文名:Lingual gyrus
解剖結構,舌回的功能,

解剖結構

1、扣帶回:
扣帶溝由前彎向後,在後方向上發出扣帶溝緣支。額葉底部的腦回是直回。半球後方頂枕溝分隔前方的楔前葉和後方的楔葉。距狀溝與頂枕溝相連,分為前溝和後溝兩段,後者將枕葉分為楔葉和舌回。半球中央的腔隙為側腦室體部,其上方的白質是胼胝體和扣帶回,兩者間隔以胼胝體溝。扣帶回末端形成峽部將枕葉與胼胝體隔開。側腦室下方由上向下依次是尾狀核頭、蒼白球、內囊及丘腦。
2、枕葉:
枕葉比較小,是大腦半球後端的部分,分為背外側面、內側面和底面(小腦幕面)。
背外側面:前界不明顯,可把頂枕溝上端至枕前切跡的連線作為與頂葉和顳葉的分界。枕葉的溝回不規則,常見的有枕橫溝,它是頂間溝向下的延續,並與它約成直角。在枕極的前方有月狀溝,此溝的後方有時可見距狀溝的後端延伸到背外側面。枕外側溝是一短而平行的溝,稍斜向背內側緣,有時分隔為數段。枕外側溝把枕葉分為兩部:溝上的部分稱枕上回,溝下的部分稱枕外側回。
內側面:在距狀溝後段與頂枕溝之間的楔狀部,稱楔葉;距狀溝以下的部分則為舌回。
底面:前界不明顯,可把自枕前切跡到胼胝體壓部下方的連線作為前界。底面的溝回與顳葉底面者相移行。距狀溝與側副裂之間為舌回,側副裂與顳下溝之間的部分則為梭狀回的後部。
3、大腦:
大腦主要包括左、右大腦半球,是中樞神經中最大和最複雜的結構,也是最高部位;是調節機體功能的器官,也是意識、精神、語言、學習、記憶和智慧型等高級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大腦半球表面呈現不同的溝或裂。溝、裂之間隆起的部分叫腦回。大腦半球借溝和裂分為5葉:即額葉、顳葉、頂葉、枕葉和腦島。大腦半球表層為灰質,深層為髓質。髓質內含有神經纖維和核團,其中有4對核團位於腦底部稱基底神經節(核),包括尾狀核、豆狀核、杏仁核和屏狀核。尾狀核與豆狀核又稱為紋狀體。紋狀體損傷會產生舞蹈病(肌張力下降,運動過多過快)及震顫麻痹(當中腦黑質發生病變時),全身肌緊張增高,運動遲緩等。半球內的白質有各種走向的,如連合左、右兩半球的纖維,連線同側半球的纖維,聯繫大腦皮質和腦幹,脊髓的上下行纖維,後者都要經過內囊,在腦的水平切面上,內囊是寬厚的白質層,分3部分即內囊前腳、內囊後腳和內囊膝。各部分都有相應的纖維束通過。內囊損傷可引起偏癱、偏音和偏身感覺喪失的三偏症。大腦半球內部的腔隙叫側腦室,內容腦脊液。人體功能在大腦皮質上有定位關係,如感覺區、運動區等在大腦皮質上都有對應位置。實現大腦皮質的感覺功能和調節軀體運動等功能。人類有語言和思維,中樞偏於皮質左側,稱為優勢半球。如果這些中樞受損將產生與語言有關的症,如運動性語言中樞受損,患運動性失語症,雖然與發音有關的肌肉未癱瘓,患者卻不能說話;若視運動性語言中樞受損患失寫症,雖然手部及其他運動功能仍然正常,但不能做書寫繪畫等精細運動;若聽性覺語言中樞損害可患感覺性失語症,病人能聽到別人講話,但不理解所講的內容。近年來研究發現,右側半球也有特殊的重要功能,如對空間的辨認,深度知覺、觸覺、音樂欣賞等。人類左側半球在語詞活動功能上占優勢,右側半球在非語詞認識功能上占優勢,但也並非絕對,即左側半球也有一定的非語詞性認識功能,右側半球也有一定的語詞活動功能。近年來的研究指出,大腦兩半球具有機能不對稱性。

舌回的功能

舌回事實上是枕葉的一部分,從解剖上來講位於距狀溝和側副溝後側之間;其後側與枕極相連,前側與顳葉幕的表面相連,也與海馬旁回有連線。舌回有兩大功能,一為視覺加工,二為單詞加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