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9051 |
拉丁綱名 | |
中文綱名 | |
拉丁目名 | |
中文目名 | |
拉丁科名 | |
中文科名 | |
拉丁名 | Puccinia taihaensis |
定名人 | Hiratsuka & Hashioka |
參考文獻 | Trans. Tottori Soc. Agr. Sci. 5: 240, 1935; Hiratsuka, Mem. Tottori Agr. Coll. 7: 65, 1943; Sawada,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Formosan Fungi VII, p. 51, 1942. |
採集地 | |
形態描述 | 性孢子器生於葉上面,聚生,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徑100-200μm,蜜黃色;春孢子器 生於葉下面,散生或聚生,杯狀,直徑200-350μm,邊緣齧蝕狀,白色;春孢子近球形或寬 橢圓形,20-23×15-20μm,壁約1μm厚,密生細疣。 冬孢子堆生於葉下面,散生,圓形,直徑0.1-0.5mm,裸露,黑褐色,稍粉狀;冬孢子 橢圓形、矩圓形或近倒卵形,頂端圓,基部圓或略狹,隔膜處略縊縮,30-50×18-28μm, 側壁2.5-4μm厚,頂壁4-7μm厚,光滑,肉桂褐色至栗褐色,上細胞芽孔頂生,下細胞 芽孔近隔膜,柄無色或近無色,長可達50μm,常萎縮或易斷。 |
本種不產生夏孢子。冬孢子形狀較不規則,壁較厚,頂端略增厚,柄常萎縮或斷裂,在 原描述中長達70μm,但我們見到的不超過50μm。本種僅產於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