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咽神經損傷

舌咽神經為混合神經,是舌咽部重要的感覺傳入神經,其運動支主司提軟齶功能,副交感纖維司腮腺分泌。舌咽神經屬後組顱神經,外傷受損多因骨折線波及頸靜脈孔所致,但顱後窩頸靜脈孔區病變極易引起舌咽神經損害。舌咽神經的損害及損傷常與後組顱神經同時受累,單獨的舌咽神經損傷臨床極為少見。其表現為患側舌後1/3的味覺減低或消失,咽上部一般感覺減低或喪失,軟齶下垂。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神經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舌咽神經
  • 常見病因:火器傷、手術誤傷、骨折、腫瘤壓迫和浸潤等
  • 常見症狀:一側損傷同側舌後1/3味覺喪失;一側舌咽、迷走或其神經核損害嗆咳及聲音嘶啞;雙側損傷吞咽、發音障礙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

病因

1.火器傷
舌咽神經的單獨損傷極為少見,偶爾因小彈片傷所致。在下頜後間隙火器傷中,舌咽神經常與迷走神經、副神經一同受傷。下頜骨水平支受傷時。舌咽神經亦常與迷走神經及面神經同時受傷。
2.手術誤傷
頸動脈手術、頸椎前入路手術、甲狀腺手術等常可誤傷舌咽神經顱外段;顱後窩頸靜脈孔區手術可誤傷舌咽神經的顱內段及頸靜脈孔段。
3.骨折
顱底骨折時骨折線經枕骨髁累及頸靜脈孔,挫傷或擠壓舌咽神經。
4.腫瘤壓迫和浸潤
可造成舌咽神經的損傷和損害。如顱底頸靜脈孔區及其附近區域的頸靜脈球瘤、巨大聽神經瘤、腦(脊)膜瘤、上皮樣囊腫、脊索瘤、顱骨性腫瘤及惡性腫瘤的顱底轉移;顱後窩頸靜脈孔區腫瘤;顱底外側的腫瘤等。
5.顱頸交界區畸形
如顱底陷入、扁平顱底、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
6.核性損傷
急性核性損傷常見於腦幹血管病變、腦幹灰質炎等。慢性損傷常見於延髓積水,腦幹及高頸段髓內腫瘤及多發性硬化等。

臨床表現

1.一側舌咽神經損傷
表現為同側舌後1/3味覺喪失,舌根及咽峽區痛覺消失(因還有其自感覺,所以多不出現咽反射和吞咽反射障礙),同側咽肌力弱及腮腺分泌明顯障礙。臨床上舌咽神經單獨發生損傷者少見,常與後組腦神經損傷同時發生,一側舌咽、迷走神經或其神經核損害時,可出現同側軟齶麻痹、咽部感覺減退或消失、咽反射消失、嗆咳及聲音嘶啞等。
2.雙側舌咽神經損傷
患者進食、吞咽、發音均有嚴重障礙,甚至不能發音和吞咽、唾液外流等,稱真性球麻痹。

檢查

1.顱底X線平片
可以顯示頸靜脈孔的擴大及顱底骨質破壞,但對顱底線狀骨折多不易顯示。
2.MRI檢查
可清楚顯示顱後窩、頸靜脈孔內外及枕骨大孔區占位性病變及先天畸形,也是目前對腦幹及高頸髓病變最理想的檢查方法。軸位、冠狀位、矢狀位及增強掃描的結合,可明確病變的部位、起源、大小、與周圍結構的關係及腦幹受壓情況,且還可對大多數病變作出定性診斷,但MRI對顱底骨質改變的顯示不如CT。
3.CT檢查
顱後窩及顱底CT薄層掃描,也可清楚地顯示該部位占位性病變,特別是顱底骨窗位及三維重建技術,可以清楚地顯示顱底骨質的改變,對顱底線狀骨折也多可清楚地顯示。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結合病史及CT、MRI等影像學檢查即可作出診斷。

鑑別診斷

單獨損傷舌咽神經極為罕見,一側後組腦神經多同時受累或與迷走神經同時損傷。
1.頸靜脈孔綜合徵(Vernet綜合徵)
第Ⅸ、Ⅹ、Ⅺ腦神經麻痹。
2.Collet-Sicard綜合徵
第Ⅸ、Ⅹ、Ⅺ、Ⅻ腦神經麻痹,或偏側顱底徵候群。
3.枕骨大孔徵候群
多為枕骨大孔區病變。
4.腦幹病變
多表現為雙側多組腦神經損害。

併發症

如合併副神經損傷,患者可同時出現患側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癱瘓:合併舌下神經損傷則半側舌肌萎縮或雙側舌咽神經損傷。

治療

1.病因治療
針對引起舌咽神經損傷的原因進行治療,如炎症、腫瘤、血管病變等。去除病因是保證舌咽神經功能恢復的重要基礎。
2.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外傷、腫瘤、手術及其他病變造成的舌咽神經損傷或損害,一般採用保守治療,給予神經營養和血管擴張劑及類固醇激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神經生長因子、腦蛋白水解物(腦活素)、地巴唑、尼莫地平、地塞米松等。
3.合併症處理
合併迷走神經損傷的重症患者可因吞咽障礙誤吸並發肺炎,必要時急性期行氣管切開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治肺炎。部分患者須長期依靠胃管鼻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