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舊軍,漢武帝時叫猇城。東漢時改城為縣,屬
濟南郡;南北朝時,為
高唐縣。隋開皇年間又改高唐縣為章丘縣。到
宋朝景德年間,“移縣北置清平軍,後廢清平軍置軍使”(《章丘縣誌》)。從此稱舊清平軍鎮,簡稱舊軍鎮。全鎮有李家亭、南北二孟家寨、兩古城、龍虎莊六個自然村組成。北宋初年開鑿的
運糧河由鎮西徑流向北,小清河從鎮中東西穿過。平坦大路與縣治、省城相通,水路兩運便利。南近白雲湖,收魚蝦之利;北接平原,獲五穀之豐。清康熙、雍正、
乾隆年間,鎮容繁華,商賈雲集,物阜民殷,“世族名流、轂擊肩摩”,向有“小濟南”之稱。舊軍孟氏系亞聖孟子後裔。據《孟子世家流寓章丘支普》記載,孟子五十五代孫子位、子倫兄弟二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二十六日,自河北棗強遷居此地定居”。
名村遺址
孟氏故居在章丘市明水鎮北20公里處的舊軍村。舊軍為清平軍遺址。明洪武三年(求奔烏棄1370),孟氏從河北棗強遷居舊軍,始為商貿小戶,到清末民初商業經營已發展到鼎盛時期,舊軍盂氏已成為當地名門望族,樓房成片,鱗次柿比,“祥字號”足跡全國。
孟氏故居多分布於舊軍西門至真武廟一帶,分為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矜恕堂、學恕堂、承恩堂、世澤堂、承訓堂、樂會堂、進修堂10家大堂號,並有其他小堂號,如歷耕堂等。其中矜恕堂(孟洛川)、進修堂(孟養軒)是最大的兩個堂號,都在舊軍西村。其府第建造在孟氏堂字號中也最具代表性,大門口有拴馬樁、上馬石,左右獅子把門,高大的門廳,房頂飾有二龍戲珠,從大門到內宅都是高台丹柱,雕樑畫棟。矜恕堂寒格欠的主宅在村西門裡路北,6院俱是前廳後樓,左右廂房,共有房屋百餘間。有馬院和南北花園各一處,占地2.33萬平方米左右。
進修堂在矜恕堂東面,一宅6院,3座過廳,4排樓房,6條用道,8台龐廈,總計房屋80餘間。另馬院、花園各1處。花園內有花廳、花牆、假山及人造河渠。清末,在孟洛川的倡導下,興建了“孟氏宗祠”,其建築造型仿嚷盛照鄒城孟子廟樣式,面積5000多平方米。宗祠第一道門是鐵門,中有一石坊,上書“亞聖支祠”4個餾金大字。饗殿慨束市供奉著孟氏先祖靈位,龐廊兩側高懸著孟氏先人歷代的官銜、諡號等。民國17年,張鳴九占章丘,虎視舊軍孟家。孟氏議請軍閥孫殿英剿匪,不料“引狼人室”,孫殿英夜襲舊軍鎮,大肆搶掠,並放火燒了孟氏幾大堂號的住宅,孟氏損失慘重。從此一撅不振。解放後,僅有進修堂孟氏故宅1處。1981年,文物普查,將清平軍遺址和進修堂孟氏故居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證
人物回憶
舊軍村兩委大院原是孟氏家族的舊址,80多歲的孟昭潤回憶。他16歲在天津謙祥益學徒,老人說,那時,謙祥益的東家是孟養軒,在天津的資本金達30萬兩白銀,生意十分興盛。從現有較早的史料和建築來看,舊軍孟家經商的歷史可追溯至清初康熙年間。孟氏家族分四支,人財兩旺的歡殃奔熱當屬是孟雒川所在的矜恕堂和孟養軒所在的進修堂,名氣最大的還是孟雒川。孟昭潤只見過一次孟養軒,但享虹舟沒有見過孟雒川。他說,令人遺憾的是,這位叱吒商海的魯商奇才,未曾留下一張照片或
畫像。
孟昭潤說,
孟雒川自幼聰慧過人,蓋房用多少材料,多少天完工,算得一清二楚。他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孟家蓋房請石匠打石材,按日領工錢。3天后,年幼的孟雒川又找了一位
石匠,按石方數付工錢。結果,後一位石匠一天干了前一位石匠2天的活。這樣,孟家便知道前一位石匠在偷工。孟雒川18歲就掌管了孟家的資產,生意更加興隆,“祥字號”從周村很快發展到了濟南、青島、
天津、北京等,成為集布匹、綢緞、織染、
茶葉、首飾乃至錢莊、當鋪等眾多經營項目共16家企業30個連鎖分店。孟雒川在政界有很高的地位。他早年結識了山東巡撫袁世凱,又先後與大總統徐士昌、曹錕等結了姻親。
袁世凱的母親去世後,聘請孟雒川作治喪總管。袁世凱調任直隸總督駐天津時,孟雒川赴津,袁世凱大擺儀仗拜望。從此,孟雒川名揚全國。
歷史考證
孟雒川常為家鄉辦善事。清光緒年間,
黃河章丘段屢次決口,孟雒川出巨款堵口修堰,翌年河水再漲卻無潰漫。他還施捨醫藥,免費為窮人看病拿藥。孟昭潤說,舊軍青石牌坊上的“樂善腿才歸好施”4個字,是慈喜太后褒獎孟雒川賑災的口諭。在章丘市政協文史研究人員的引領下,大家還察看了舊軍孟氏家族的其他舊址。儘管有些建築已作為他用,有些遺址上也已建起了新民房,但仍可以推測出孟家的勢力。
孟氏家族的巨大財產引來了土匪張鳴九的不斷騷擾。為除去這一心腹大患,孟家花重金請來軍閥孫殿英剿匪。然而,孟家沒想到,孫殿英摧毀了土匪後,卻將孟家的金銀細軟劫掠一空,並一把大火把舊軍孟家的房產付之一炬。這番介紹,在
青島市檔案館的資料中得到了
考證。
這件事對孟雒川打擊極大。之後,孟氏家族內部紛爭迭起。1939年農曆7月24日,內外交困的孟雒川在
天津去世。當時,章丘有10個區,每個區選一個代表去天津弔唁,並贈了“鄉謚靖惠”的大匾。孟氏家族的故事,1994年1月,被章丘籍當代青年作家
畢四海作為素材創作了長篇小說《東方商人》,後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
歷史人物
孟雒川
孟洛川(1851~1939),名繼笙,字雒川,亞聖第六十九代孫,今刁鎮舊軍村人,近代著名民族商業資本家。孟洛川少年喪父,出身於縉紳望族的母親高氏立志教子成龍,曾聘請章丘名儒李青函先生為師。但孟洛川性格頑皮,不喜讀書,常以數磚計瓦為遊戲。一次,因為逃學,高氏令其在中廳罰跪,恰巧管家發現,便婉言規勸,他卻拉著管家的手問:“你當大管家,可知營造這座過廳用了多少磚瓦?需要多少工日?”,管家搖頭不知,孟洛川卻張嘴便能算出,管家感到非常驚訝,遂將這事告訴了高氏和孟洛川的三伯父孟傳?。從此,孟家只要有房院營建、年終結帳之類的事情,便讓孟洛川參加。往往當管家、經理、賬房先生對某一問題陷入困境時,孟洛川便胸有成竹地提出精闢見解,令眾人折服。18歲那年,孟傳?見他頗有心計,便令其掌管家業。從此,他便以少東家的身份常駐濟南,有時也去北京、天津等地巡視,儼然成了
瑞蚨祥、慶祥、瑞生祥的資東兼經理。因為他善於鑽研經營生財之道,很快成了商界巨子。
從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前期,“舊軍孟家”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商業家族,孟洛川是這個家族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為這個商業家族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到1949年全國解放,這個家族曾先後經營過96家商號和其他商業,其中主要有綢布店50家,茶葉店20家,這些商號都以“祥”字命名,世人統稱“祥”字號,遍及濟南、青島、煙臺、北京、天津、上海、蘇州、杭州、揚州、保定、瀋陽、哈爾濱等十幾個大中城市。1924年以後,孟洛川直接掌管的各地瑞蚨祥商號,相繼增設金櫃,生意更加興隆。當時報界皆稱孟雒川為“金融巨頭”,並流傳著這樣的歌謠:“山西康百萬,山東袁子蘭,兩個財神爺,抵不上孟雒川。”
孟洛川不僅在商界有很高的地位,在政界也有盤根錯節的社會關係,他早年結識了山東巡撫袁世凱,又先後與大總統徐士昌、曹錕等結了姻親。袁世凱的母親去世後,聘孟洛川作治喪總管。袁世凱調任直隸總督駐天津時,孟洛川赴津,袁世凱大擺儀仗拜望。從此,孟洛川更是名揚華北。
在章丘這塊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孟洛川也為家鄉辦了些善事。清光緒年間,黃河章丘段屢次決口,居民深受其害,孟洛川與二兄孟雒鑫在章丘城立社倉,囤谷備荒對災民進行救濟。孟洛川的故鄉舊軍西臨繡江河,繡江河因水漲決口,孟洛川出巨款堵口修堰,翌年河水再漲卻無潰漫,受到鄉人感激。此外,他還舉辦過許多慈善事業。每年臘月做200套棉衣,並用大鍋煮粥進行冬賑;夏季做200套單衣,備好茶湯進行夏賑。同時還施捨醫藥,免費為窮人看病拿藥。
1939年農曆7月24日,孟洛川在天津去世。章丘10個區,每個區選一個代表去天津弔唁,並贈了“鄉謚靖惠”的大匾。當代青年作家畢四海以孟洛川為素材創作了長篇小說《風流少東》,後被改編成50集電視連續劇《東方商人》。
李悅仁
李悅仁,外號“大妮子”,章丘縣舊軍西村人。一九三五年,經考試參加了上海市保全團。“七七”抗戰爆發,在吳淞口同日寇作戰時,保全團戰敗轉移,因病住院與部隊失去聯繫,便回了老家。此時孟昭進在辛寨一帶組織了抗日義勇軍,隨即報名參加,後來孟昭進的抗日義勇軍與翟毓蔚的抗日救國軍合作,李悅仁又轉到翟部二團任連長,後升營長。當時,正是全國各派政治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抗日時期,李悅仁所率部隊從1940年至1943,曾多次與日軍交戰,在一定範圍和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痛打日寇聯隊長朱谷
1940年秋,李悅仁率部駐防章丘城西北的向高村,一日獲悉一份情報:駐舊軍據點的日寇二十多人,在聯隊長朱谷的率領下去章丘城開會,當天返回。李悅仁馬上帶領一百五十名士兵兼程趕到舊軍村南的一座墓田(閻家墳)和一處大窯(耿家窯)秘密埋伏。此處林木參天,草深蒿密,又加地勢隆起,居高臨下,射擊十分有利,士兵們個個摩拳擦掌,緊握手中槍,等待朱谷的到來。
提到朱谷,舊軍一帶人民無不切齒痛恨,他在舊軍殺害了我許多無辜的民眾,有的活埋,有的刀砍,有的灌辣椒水致死,罪大惡極。士兵們一聽說打朱谷,勇氣倍增。待他率隊走進伏擊圈時,李悅仁一聲令下,槍聲大作,子彈雨點般地射向敵人。這突如其來的襲擊,使日寇驚慌失措,有的被打死,有的鑽進高梁地。朱谷邊打邊策馬飛逃,李悅仁一匣槍打在朱谷的鋼盔上,子彈滑了過去。他頓時哇啦暴叫,抱頭鼠竄。這次戰鬥打死日寇六名,繳獲步槍五支,白朗寧手槍一支,腳踏車兩輛。
激戰“回村”
1941年夏季,駐張家林的日寇二十餘人,漢奸一百多名移防章丘城。李悅仁根據情報,經過分析判斷後,決定此次截擊的地點選在回村莊裡,用巷戰來消滅敵人。李悅仁將帶的六十名士兵中選出二十名“精壯”,預先埋伏在回村北門裡各戶的大門內,有的潛伏在牆頭上,多數埋伏在村外,以備接應。另將兩名士兵隱蔽在回村北坡,任務是看到後面沒有“鬼子”時鳴槍為號。
“鬼子”以為人多勢大,放鬆了戒備,由北而南,徐徐進發。前面由漢奸隊開路,後面是二十名日寇。待漢奸隊過去日寇到來時,北門外傳來清脆的信號槍聲,李悅仁所伏士兵一躍而出,朝鬼子的背部開了槍。霎時間,槍聲四起,回村街成了戰場。鬼子開槍反擊,看不見他們的敵人在哪裡,也不知多少人馬,只是毫無目標的亂放空槍,掩護逃跑。激戰半小時,擊斃鬼子四人,繳獲步槍四支。勝利地完成預定的截擊任務。
向高村保衛戰
1942年冬,西路日寇(駐歷城)糾集三百餘人的兵力,向李部(“李悅仁所率部隊”下同)駐地向高村襲來。李悅仁部隊守衛在圩牆上,居高臨下,以逸待勞,與日寇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保衛戰,幾失幾復,幾齣幾進,白刃相搏。戰鬥中李部兩名排長陣亡,李悅仁也掛了彩,打死日寇十幾名,漢奸死傷甚眾。日寇為了報復,繼這次戰鬥之後,又聚集一百人的兵力捲土重來,戰鬥從拂曉開始,一直打到下午兩點,當敵人援兵到來時,李悅仁才下令撤出陣地。
孟昭潤說,
孟雒川自幼聰慧過人,蓋房用多少材料,多少天完工,算得一清二楚。他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孟家蓋房請石匠打石材,按日領工錢。3天后,年幼的孟雒川又找了一位
石匠,按石方數付工錢。結果,後一位石匠一天干了前一位石匠2天的活。這樣,孟家便知道前一位石匠在偷工。孟雒川18歲就掌管了孟家的資產,生意更加興隆,“祥字號”從周村很快發展到了濟南、青島、
天津、北京等,成為集布匹、綢緞、織染、
茶葉、首飾乃至錢莊、當鋪等眾多經營項目共16家企業30個連鎖分店。孟雒川在政界有很高的地位。他早年結識了山東巡撫袁世凱,又先後與大總統徐士昌、曹錕等結了姻親。
袁世凱的母親去世後,聘請孟雒川作治喪總管。袁世凱調任直隸總督駐天津時,孟雒川赴津,袁世凱大擺儀仗拜望。從此,孟雒川名揚全國。
歷史考證
孟雒川常為家鄉辦善事。清光緒年間,
黃河章丘段屢次決口,孟雒川出巨款堵口修堰,翌年河水再漲卻無潰漫。他還施捨醫藥,免費為窮人看病拿藥。孟昭潤說,舊軍青石牌坊上的“樂善好施”4個字,是慈喜太后褒獎孟雒川賑災的口諭。在章丘市政協文史研究人員的引領下,大家還察看了舊軍孟氏家族的其他舊址。儘管有些建築已作為他用,有些遺址上也已建起了新民房,但仍可以推測出孟家的勢力。
孟氏家族的巨大財產引來了土匪張鳴九的不斷騷擾。為除去這一心腹大患,孟家花重金請來軍閥孫殿英剿匪。然而,孟家沒想到,孫殿英摧毀了土匪後,卻將孟家的金銀細軟劫掠一空,並一把大火把舊軍孟家的房產付之一炬。這番介紹,在
青島市檔案館的資料中得到了
考證。
這件事對孟雒川打擊極大。之後,孟氏家族內部紛爭迭起。1939年農曆7月24日,內外交困的孟雒川在
天津去世。當時,章丘有10個區,每個區選一個代表去天津弔唁,並贈了“鄉謚靖惠”的大匾。孟氏家族的故事,1994年1月,被章丘籍當代青年作家
畢四海作為素材創作了長篇小說《東方商人》,後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
歷史人物
孟雒川
孟洛川(1851~1939),名繼笙,字雒川,亞聖第六十九代孫,今刁鎮舊軍村人,近代著名民族商業資本家。孟洛川少年喪父,出身於縉紳望族的母親高氏立志教子成龍,曾聘請章丘名儒李青函先生為師。但孟洛川性格頑皮,不喜讀書,常以數磚計瓦為遊戲。一次,因為逃學,高氏令其在中廳罰跪,恰巧管家發現,便婉言規勸,他卻拉著管家的手問:“你當大管家,可知營造這座過廳用了多少磚瓦?需要多少工日?”,管家搖頭不知,孟洛川卻張嘴便能算出,管家感到非常驚訝,遂將這事告訴了高氏和孟洛川的三伯父孟傳?。從此,孟家只要有房院營建、年終結帳之類的事情,便讓孟洛川參加。往往當管家、經理、賬房先生對某一問題陷入困境時,孟洛川便胸有成竹地提出精闢見解,令眾人折服。18歲那年,孟傳?見他頗有心計,便令其掌管家業。從此,他便以少東家的身份常駐濟南,有時也去北京、天津等地巡視,儼然成了
瑞蚨祥、慶祥、瑞生祥的資東兼經理。因為他善於鑽研經營生財之道,很快成了商界巨子。
從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前期,“舊軍孟家”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商業家族,孟洛川是這個家族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為這個商業家族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到1949年全國解放,這個家族曾先後經營過96家商號和其他商業,其中主要有綢布店50家,茶葉店20家,這些商號都以“祥”字命名,世人統稱“祥”字號,遍及濟南、青島、煙臺、北京、天津、上海、蘇州、杭州、揚州、保定、瀋陽、哈爾濱等十幾個大中城市。1924年以後,孟洛川直接掌管的各地瑞蚨祥商號,相繼增設金櫃,生意更加興隆。當時報界皆稱孟雒川為“金融巨頭”,並流傳著這樣的歌謠:“山西康百萬,山東袁子蘭,兩個財神爺,抵不上孟雒川。”
孟洛川不僅在商界有很高的地位,在政界也有盤根錯節的社會關係,他早年結識了山東巡撫袁世凱,又先後與大總統徐士昌、曹錕等結了姻親。袁世凱的母親去世後,聘孟洛川作治喪總管。袁世凱調任直隸總督駐天津時,孟洛川赴津,袁世凱大擺儀仗拜望。從此,孟洛川更是名揚華北。
在章丘這塊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孟洛川也為家鄉辦了些善事。清光緒年間,黃河章丘段屢次決口,居民深受其害,孟洛川與二兄孟雒鑫在章丘城立社倉,囤谷備荒對災民進行救濟。孟洛川的故鄉舊軍西臨繡江河,繡江河因水漲決口,孟洛川出巨款堵口修堰,翌年河水再漲卻無潰漫,受到鄉人感激。此外,他還舉辦過許多慈善事業。每年臘月做200套棉衣,並用大鍋煮粥進行冬賑;夏季做200套單衣,備好茶湯進行夏賑。同時還施捨醫藥,免費為窮人看病拿藥。
1939年農曆7月24日,孟洛川在天津去世。章丘10個區,每個區選一個代表去天津弔唁,並贈了“鄉謚靖惠”的大匾。當代青年作家畢四海以孟洛川為素材創作了長篇小說《風流少東》,後被改編成50集電視連續劇《東方商人》。
李悅仁
李悅仁,外號“大妮子”,章丘縣舊軍西村人。一九三五年,經考試參加了上海市保全團。“七七”抗戰爆發,在吳淞口同日寇作戰時,保全團戰敗轉移,因病住院與部隊失去聯繫,便回了老家。此時孟昭進在辛寨一帶組織了抗日義勇軍,隨即報名參加,後來孟昭進的抗日義勇軍與翟毓蔚的抗日救國軍合作,李悅仁又轉到翟部二團任連長,後升營長。當時,正是全國各派政治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抗日時期,李悅仁所率部隊從1940年至1943,曾多次與日軍交戰,在一定範圍和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痛打日寇聯隊長朱谷
1940年秋,李悅仁率部駐防章丘城西北的向高村,一日獲悉一份情報:駐舊軍據點的日寇二十多人,在聯隊長朱谷的率領下去章丘城開會,當天返回。李悅仁馬上帶領一百五十名士兵兼程趕到舊軍村南的一座墓田(閻家墳)和一處大窯(耿家窯)秘密埋伏。此處林木參天,草深蒿密,又加地勢隆起,居高臨下,射擊十分有利,士兵們個個摩拳擦掌,緊握手中槍,等待朱谷的到來。
提到朱谷,舊軍一帶人民無不切齒痛恨,他在舊軍殺害了我許多無辜的民眾,有的活埋,有的刀砍,有的灌辣椒水致死,罪大惡極。士兵們一聽說打朱谷,勇氣倍增。待他率隊走進伏擊圈時,李悅仁一聲令下,槍聲大作,子彈雨點般地射向敵人。這突如其來的襲擊,使日寇驚慌失措,有的被打死,有的鑽進高梁地。朱谷邊打邊策馬飛逃,李悅仁一匣槍打在朱谷的鋼盔上,子彈滑了過去。他頓時哇啦暴叫,抱頭鼠竄。這次戰鬥打死日寇六名,繳獲步槍五支,白朗寧手槍一支,腳踏車兩輛。
激戰“回村”
1941年夏季,駐張家林的日寇二十餘人,漢奸一百多名移防章丘城。李悅仁根據情報,經過分析判斷後,決定此次截擊的地點選在回村莊裡,用巷戰來消滅敵人。李悅仁將帶的六十名士兵中選出二十名“精壯”,預先埋伏在回村北門裡各戶的大門內,有的潛伏在牆頭上,多數埋伏在村外,以備接應。另將兩名士兵隱蔽在回村北坡,任務是看到後面沒有“鬼子”時鳴槍為號。
“鬼子”以為人多勢大,放鬆了戒備,由北而南,徐徐進發。前面由漢奸隊開路,後面是二十名日寇。待漢奸隊過去日寇到來時,北門外傳來清脆的信號槍聲,李悅仁所伏士兵一躍而出,朝鬼子的背部開了槍。霎時間,槍聲四起,回村街成了戰場。鬼子開槍反擊,看不見他們的敵人在哪裡,也不知多少人馬,只是毫無目標的亂放空槍,掩護逃跑。激戰半小時,擊斃鬼子四人,繳獲步槍四支。勝利地完成預定的截擊任務。
向高村保衛戰
1942年冬,西路日寇(駐歷城)糾集三百餘人的兵力,向李部(“李悅仁所率部隊”下同)駐地向高村襲來。李悅仁部隊守衛在圩牆上,居高臨下,以逸待勞,與日寇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保衛戰,幾失幾復,幾齣幾進,白刃相搏。戰鬥中李部兩名排長陣亡,李悅仁也掛了彩,打死日寇十幾名,漢奸死傷甚眾。日寇為了報復,繼這次戰鬥之後,又聚集一百人的兵力捲土重來,戰鬥從拂曉開始,一直打到下午兩點,當敵人援兵到來時,李悅仁才下令撤出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