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舊年》致敬時代懷舊美學。謝銘佑很懷舊,他一直想做的是“讓一首歌如同電影般被看見”,於是有了這張想呈現電影配樂式專輯《舊年》。他鑽研著自己熱愛的閩南語歌曲,找尋著還遺失在20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殘留的軌跡,他改編、翻唱、重新復刻作品,他拍攝影像找尋還遺落在不被歷史淹沒的地方,一張張泛黃的舊照片喚醒一段段塵封腦海里的眷戀,如同鏡像宇宙般與逝去的幸福重逢。謝銘佑梳理了過往的台語歌史,或舊曲新編,或將歷史入歌。
《舊年》每一首老歌都有著時間軸,帶人們回到過去某個懷念的時光。閩南語歌謠誕生在特殊的時空背景,那是經歷戰亂後深刻反映在人們心底的寄託,經歷了一甲子悠悠歲月,那些描述時代背景的歌曲蘊含著珍貴記憶的寶石。
《雜念》描述的是台語歌在中國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歷史。《彼卡皮箱》中寫的是196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許許多多自中南部北移打拚遊子的心情。《老兮啊》是描寫與老伴相偎相伴的日常。《下晡的ワルツ》是謝銘佑追憶兒時父親與妹妹跳華爾茲舞蹈所帶來的震撼所描寫的,華爾茲是那個年代裡奢侈的夢想。
《月夜愁》和《想要彈同調》這兩首台語經典老歌是謝銘佑向閩南語開山鼻祖的音樂大師之一的
鄧雨賢致敬的作品,而謝銘佑創作的《彼首歌》則是向所有不知名的台灣老歌創作人致敬之作。謝銘佑在《雜念》中以碎碎念的唱說方式介紹不同年代台語歌曲的作品。
專輯曲目
專輯鑑賞
想要詳細了解台語歌的文化歷史的演變,20世紀30年代的自然民謠是務必考察的重要時段。1930至1940期間當收音機與留聲機盛行的那個時代,台語歌曲進入巔峰期,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好歌迅速流傳開來。然進入日治時代,方言被打壓與查禁,台灣流行音樂在20世紀40至60年代進入隱遁期,很多優秀的作品都無法流傳開來,這段沉靜期乃台灣音樂文化最黯淡的悲哀時光。謝銘佑考察了這幾段重要時期的台語歌曲的文化演變,以新作加翻唱經典台語老歌的混搭模式孕育了《舊年》這張佳作,為其音樂作品系列開創了新的經典模範。
《序曲》以慵懶的復古老爵士音樂掀開序幕,仿佛引領聽眾與他一起乘搭時光機回到20世紀30年代去考察與見證古早歌謠的誕生與演變過程。歌曲前半段的歡悅調子代表了輝煌時期的台灣歌謠,後半段以弦樂來編制哀傷的氛圍,意味著進入隱遁期的無奈與失落,單是開場曲就點出專輯概念重點,令人驚艷。《桃花過渡》乃車古調的一種自然民謠形態,以12個月份做段落來闡述古時渡船人調戲女渡客的幽默歌曲。謝銘佑只選了前四段來吟唱,其餘的段落讓聽眾群自己來“餘韻練習”,發揮聽眾的想像力,堪稱一絕。
《下晡的ワルツ》是悠揚愜意的華爾茲舞曲,弦樂貫穿全曲,營造異國風情味般的高雅與脫俗感。古早的歌最適合穿上抒情民謠的風衣,謝銘佑亦娓娓道來好幾首迷人的生命抒情曲。《起家》乃20世紀60年代伴侶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浪漫寫照。《老兮啊》是上一代白頭偕老的含蓄古老情懷,兩首浪漫佳作令人感觸很深,原來最浪漫的事不外是平凡但相依偎的與最愛的人慢慢一起變老,然後微笑回首那些年一起攜手走過的人生歲月。《查某囝》挑戰舊時代重男輕女的觀念,釋放父親對女兒慈祥的關愛與護佑,令人萬分動容。《彼首歌》感到了許多曾以為永不會被聽到與流傳的老歌最終還是重見天日的閩南語創作演繹者的下一代子孫們。《雜念》令人有著深深的悸動亦回味無窮。
20世紀30至60年代的小人物心聲仿佛都立竿見影,聽眾可以在《彼卡皮箱》里感受異鄉遊子的彷徨感傷,於暗喻台灣寶島幾百年來一直都無法掌控自主權的《無字的籤詩》里感受台灣人的那股無奈之壓迫感。《青春的火車》駛回封建的舊時代,聽眾看到心有戚戚,淚盈於睫的舊時代女性傷感的一面,她們身處在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那個年代是一種宿命論的悲涼。最終曲《日子》是一個完美的概念性終結,無論時代的巨輪如何殘酷的變遷,日子依然故我的前進與不斷消逝,人們在歲月的分水嶺瞻仰了每一段寶貴的人生旅途中的喜怒哀樂,釋然一笑後繼續向前狂奔。
《舊年》宛如一杯芬芳的醇酒,歷經時間的洗禮後依然釋放最迷人的芳香。短短的十五首歌謠仿佛帶聽眾走過20世紀30至60年代最全盛至最低迷的台語時代,那份自豪,那些惆悵其實都不再重要,聽眾從謝銘佑的用心考察里看到台語歌曲最值得驕傲的真善美,那種無法以言語來形容的感動與美好就讓人們深藏心底,延綿永續。
獲獎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