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95畝(其中:田520畝,地1075 畝),人均耕地1.3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7913.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4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86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橘子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41.6畝。有山林、土地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315戶通自來水,有294戶通電,有22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5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9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9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0輛,機車34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21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2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0.3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7.2萬元,占總收入的58%;畜牧業收入24.68萬元,占總收入的1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2276頭,肉牛293頭,肉羊158頭);林業收入49.26 萬元,占總收入的22%;第二、三產業收入12.94萬元,占總收入的6%;工資性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 7 %。農民人均純收入98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2人,均在省內務工。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9.2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
花椒、
橘子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專業合作組織 1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58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15戶,共鄉村人口1378人,其中男性733人,女性645人。其中農業人口1198人,勞動力 677人。該村以漢、彝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869人、彝族329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3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22人;享受低保7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9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20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128人,距離鎮中學1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0人,其中小學生128 人,中學生5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2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25.7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要困難和問題;基礎設施落後,文化教育落後,人地矛盾突出,民眾思想保守,發展觀念落後。。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和重點:發展經濟林產業,種植核桃3000畝、茶葉1000畝;發展養殖業,年發展豬1200頭、牛1150頭、羊1300隻;發展牢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60。到‘’2014‘’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增加到4000元。。
地圖信息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