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山臥橋是位於榆中縣興隆山的橋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隆山臥橋
- 始建時間:1763年
- 所屬地區:甘肅省蘭州市
- 長度:23.6 m
- 寬度:9 m
- 別名:唐公橋 、雲龍橋 、迎善橋
- 跨度:9米
- 地理位置:榆中縣興隆山
興隆山臥橋是位於榆中縣興隆山的橋樑。
興隆山臥橋是位於榆中縣興隆山的橋樑。1橋樑簡介位於榆中縣興隆山。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縣唐鳴鐘創建,故稱“唐公橋”。屢毀屢修。嘉慶八年(1803)知縣李醇和建為木結構拱橋,名“迎善橋”。光緒二十六(1900)年重建...
臥橋位於距市區56公里處的榆中縣境內,素來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興隆山有東西二峰,東為興隆山,西為棲雲山。東峰有滴淚岩、千年柞、喜松亭、大佛殿、太白泉等諸名勝;西峰有牡丹亭、避暑樓、朝元觀、面壁石、通天柱等古蹟。東西二峰之間,有興隆峽及清澈的大峽河。一座雕梁畫柱、風格...
甘肅省興隆山雲龍橋俗稱臥橋,雄踞於大峽河上,連線興隆、棲雲兩山,原為純木結構,上有橋廊,下無橋柱,利用卯榫結構成橋。簡介 最初建於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原金縣知縣唐鳴鐘和道士劉一明前後各架過名為“唐公橋”和“迎善橋”的木橋,都被山洪沖毀。現橋重修於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
唐宋時,興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稱“洞天福地”。清代時,這裡廟宇樓閣,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畫棟雕梁,飛檐紅柱,甚為壯觀。後大多被毀,僅存清代所建飛跨興隆峽的雲龍橋(臥橋)一座。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樓閣以及廟宇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