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發村民委員會,1987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發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1年
- 設立年份:1987年
- 所在區域:黑龍江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Xīngfā Cūnmínwěiyuánhuì
興發村民委員會,1987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
興發村民委員會,1987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寓意“興旺發達”之意。歷史沿革1987年從東風村劃出建村,命名興發村,隸屬柳毛河鄉;2001年行政區域調整,根據樺政發[2001]78號號檔案批覆撤銷興發村民...
位於重慶市渝北區統景鎮西北部,東鄰裕華社區村委會,南鄰風景區,西鄰駱塘社區村委會。總面積約8.8平方千米,下轄9個村民小組,距政府駐地5千米。建制沿革 1950年為統景鄉興發村。1958 年稱興發管區。1962年為興發公社建設大隊。1984 年更名為興發村。行政區劃 重慶市渝北區 地方特產 柑橘 ...
民族村位於興發鄉東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以上,總面積為18.5平方公里,居住著苗、漢兩種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80%以上,是興發鄉苗族最多的一個村,轄馬路、包包、落水、青槓、大麥、半坡等6個村民組,共423戶1935人,其中貧困人口465人,低收入人口990人,貧困面極大,屬於一類重點貧困村。...
中營村是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興發鄉下轄村,位於興發苗族彝族回族鄉西北部,距鄉人民政府駐地7km,是興發苗族彝族回族鄉16個行政村之一。人口民族 全村共有514戶2176人,其中彝族733人,占全村人口的34%;回族319人,占全村人口的15%;苗族176人,占全村人口的8%,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散雜居村寨。經濟 經濟以種植業...
大山村位於興發鄉西南部,距鄉政府駐地7.5公里,平均海拔1980米以上,無霜期9個月,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村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0畝,林地面積3540畝,荒山草坡面積1400畝。居住著漢、彝、白族等民族大山村轄2個村民組,142 戶,578人,漢族110人,彝族320人,白族148人,其中,黨員12人;50歲...
村民勤勞,民風純樸,民眾脫貧致富的願望迫切,但因自然環境和生存條件制約,全村社會經濟文化仍相對落後。具體數據 -- 農業人口:1208人 非農業人口:9人 -- 耕地面積:11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 發展口號:“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鄉風文明”--所轄村:丫口...
樂民村村民委員會 樂民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嘉言得名。地名含義 取“勞動人民當家做主,心情快樂”之意得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樂民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屬統景鄉樂民村。1958年稱樂民管區。1962年為興發公社樂民大隊。1984年更名為樂民村。2003年併入裕華村,此地名 消失。
息事而樂,”遂改為貴興堡。歷史沿革 1951年成立鄉政府,隸屬於東甘鄉,1958年成立騰鰲人民公社,貴興村隸屬於黃士村。1960年貴興村獨立建村,2003年與黃士村合併,撤貴興村委會改為黃士村委會。地名含義 是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設立的村民委員會進行村民自治的管理範圍,是基層民眾自治單位。
1950年為統景鄉興勝村。1958 屬民勝管區。1962年為興發公社興勝大隊。1981年更名為駱塘大隊。1984年更名為駱塘村。2003 年民光村、並人駱塘村。2009年更名為駱塘社區村民委員會。位於渝北區統景鎮西北部,東、南鄰興發社區村委會,西鄰古路鎮草坪社區村委會,北鄰大灣鎮高興社區村委會、空塘社區村委會。總面積...
東大罕、西大罕、大罕站、三家窩堡、黃家窩堡、清河橋、潘家店、興隆、安巨、東四家子、西四家子、東二棵樹、前二棵樹、後二棵樹、保全、濟民、南莊、北莊、民主、烏吉樂、寶林、西哈日乾吐、前巨流河、後巨流河、前敖寶營子、後敖寶營子、道寶46個村、13個嘎查,共5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98個村民...
截至2011年末,岔河鎮轄陸港、玉林、古北、龍鳳、三聯、壩東、啟秀、銀河、新壩、新橋、興北、新港、振河、新河、金橋、金河、金髮、興發、龍發、湯橋、南橋、振興22個村民委員會和迎春、燕川、其國、鎮北、古壩5個居民委員會,下設346個村民小組,26個居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岔河鎮轄5個社區、22個行政村:...
燒鍋地、必聯、四家子、平安、解家杖子、西溝、五星、興發、秦家溝、喇嘛稿、簸箕、水泉、五家子、哈達圖、益利哈、上庫力吐、元倉子崗崗圖、東窯子、平台子、南溝、坤都嶺、紅山咀子、山東頭、石灰窯子、文家杖子、大窩堡、稻田、沙金台、格爾林、圖力稿、臥力吐4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2個村民小組。
乾蘇、代筒、塔日牙圖、達木嘎、新興、興發、北奈林、南奈林、英圖、榮升、浩特、太吉、小吉爾仁達郎、大吉爾仁達郎、西哈日牙圖、嘎什甸子、塔布郎、上奈林、東奈林、雙合興、哈如拉甸子28個村民委員會,東哈日牙圖、孟和浩來、阿都烏素、大太吉柏、小太吉柏5個嘎查,共33個嘎查村民委員會;下設57個村民...
大個子溝,1916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大個子溝,因此人個子高大,故得名。歷史沿革 大個子溝,民國五年1916年,吳家營子的單家來此溝定居,並立村,屬溝岔子村民委員會(2005年撤銷),屬四德堂鄉。後隸屬於吳家營子村民委員會,屬四道灣子鎮,2002年大個子溝村民全部搬遷至新址,更名為興發,大...
2011年末,轄興發、堡上、團結、六寨、拉抹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2個村民小組。截至2013年8月,西涼鄉下轄5個行政村:興發村、堡上村、拉抹村、團結村和六寨村,鄉人民政府駐興發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涼鄉地處平塘縣城東南部,東與擺茹鎮相連,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中堡鄉、月里鎮毗鄰,西與鼠...
截至2022年,赫章縣轄5個街道、15個鄉、10個鎮:雙河街道、白果街道、金銀山街道、漢陽街道、七家灣街道、媽姑鎮、財神鎮、六曲河鎮、野馬川鎮、羅州鎮、德卓鎮、朱明鎮、古基鎮、哲莊鎮、平山鎮、水塘堡彝族苗族鄉、達依鄉、興發苗族彝族回族鄉、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鄉、雉街彝族苗族鄉、珠市彝族鄉、雙坪彝族...
2011年末,薄荷台鄉轄古恰、哈友、興發、托古、沿海、倉糧、前永利、新立、孟克里、三家子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1個村民小組。截至2019年10月,薄荷台鄉下轄7個行政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薄荷台鄉,地處肇源縣東部,東與三站鎮接壤,南隔松花江與吉林省扶餘市相望,西與二站鎮交界,北與肇州縣托古鄉相鄰,...
1996年興發鄉併入,始建繼光鎮。全鎮轄石馬村、白寨村、繼光村、團碑村、高石村、銅梁村、袁家橋村、興旺村、興發村、錦竹村、長樂村、新堰村、金房村、新天村、長叭溝村、芳草村、嚴新村、新高村等1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72個村民小組。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德陽市調整旌陽區等5個縣...
據悉,此次苗族春節文藝演出由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愛傾苗鄉支教團主辦,納雍縣姑開鄉引底村民委員會協辦,中國民生電視台、中國苗族青年網、苗族文化網、三苗網、昭通苗族網、小花苗網、青年網等媒體支持,深圳市蚩尤協力實業有限公司和貴州省農夫窖酒有限公司贊助。納雍縣姑開鄉引底村民委員會黨支部支書楊海,全工委...
團結村,位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甲茶鎮。團結村位於西涼鄉西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約3.3公里,東臨西涼鄉興發村,南臨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堡鄉,西臨西涼鄉六寨村。整村成三角帶子狀分布在西涼鄉中部。全村共轄約38平方公里、11個村民小組,總計2274口人。這裡是布依族和漢族人口共居區,民風純樸。近年來,受改革...
孤峰庵位於西營西南4公里處,東南依黑牛寨,南鄰老泉,西北為東大峪。屬秦口峪村民委員會。清代,住戶由秦口峪遷此建村。在秦口峪東南山峪有一孤峰,峰上有座明代修建的孤峰庵。村以庵得名。據殘存的碑文記載:該庵屬柳埠神通寺的下院,曾是該庵主持朗公和尚納涼的地方。孤峰庵周圍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泉水...
叢家壩村在雙甸鎮的東南部,南與德銀村接壤,東與岔河鎮興發村相鄰,主要以岔紅河為界(河東有兩個村民小組),北與鎮東村相連,以如泰運河為界,西與雙南居委會、鎮前村為鄰。地理環境 叢家壩村以江海河為界。全村方圓9平方多公里。行政區劃 全村2010年居民1131戶,總人口4004人,總地面積6020畝,承包面積...
轄中營上村、中營下村、小營、古城等4個村民小組。2008年,有農戶1173戶,共3662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3530人,勞動力2108人。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17011.5畝,海拔1760米,年平均氣溫15.6 ℃,適合種植烤菸,蔬菜,經果,稻穀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218畝,林地9459畝,人均耕地0.6畝,共有經濟林果地572畝。
雙龍村村域面積15.2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組,總計479戶1989人,其中農業人口1750,非農人口249,勞動力980人,外出務工150人。村境內交通便利,興發至水城的油路穿村而過。--人口總數:1989人 農業人口:1750人 非農業人口:249人 --行政區面積:1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773.7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 ...
瘦肉型豬養殖在該鄉得到蓬勃發展,已經成為該鄉農民增收的一個主要途徑。宗祠堂號 村民多純樸,多以張、胡姓氏居多。宗祠有金鑒堂、百忍堂、清河堂、安定堂等。風光景色 和桂林一樣,屬喀斯特地貌,山石奇特,山峰挺拔、峻秀。離營盤村3公里外有一口井,名為黑龍井,冬天有暖氣瀰漫,井水冬暖夏涼,甘甜可口。
丫口村隸屬於海岱鎮箐頭行政村,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8公里,距離海岱鎮20公里。國土面積0.52平方公里,海拔1950米,年平均氣溫14 ℃,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97.11畝,其中人均耕地1.12畝;有林地11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5戶,有鄉村人口178人,其中農業人口178人,勞動...
園區劃分為四季蔬果採摘區、溫室育苗區、自駕宿營休閒旅遊區、農耕文化體驗區、新村觀光區五大功能區,是自駕游遊客“聚集地”、周邊民眾休閒康養“寶地”、村民果蔬產業發展“基地”。突泉縣農耕民俗博物館。位於突泉縣賽銀花現代農業生態園區,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210平方米,展廳面積1323平方米,展線300米...
大山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0公里,距離鎮22.00公里, 國土面積0.10平方公里,海拔1758.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980.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67.95畝,其中人均耕地0.75畝;有林地67.5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3戶,有鄉村人口91人,其中農業人口91人,勞動力48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