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的三國文化家喻戶曉,120回三國演義中有82回講到荊州,最有名的兩句與荊州歷史有關的、流傳最為久遠同時也宣傳了荊州幾千年的歇後語是:“劉備借荊州,一借永不還”“關羽大意失荊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業之城
- 文化由來:蜀漢劉備得荊州,攻益州
- 地理優勢:北緯30°06′—30°39
- 地理位置:中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
簡介,文化由來,地理優勢,地理位置,
簡介
作為荊州人向外地人介紹:我是“荊州”的,外地人會誤解“金州”或“錦州”,但只要提到是“劉備借荊州”的“荊州”或“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荊州”,基本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其實這一借一失,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淵源,其中猶以“興業及轉運”文化為甚。
文化由來
荊州的“興業及轉運”文化由來已久:
1.蜀漢劉備得荊州,攻益州,漢中稱帝,荊州是其霸業之始
2.東吳陸遜、陸抗父子拜將封侯,統領荊州權傾朝野。
3.曹魏司馬懿駐軍荊州,三國一統歸於司馬氏。
4.西晉恆溫、恆玄父子獨霸荊州顯赫一時,恆玄當宜興太守時,眺太湖感嘆: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後桓玄獨霸荊楚,兵強馬壯,篡晉稱帝。
三國時期就有“得荊州者得到下”一說,據傳此言出自諸葛亮之口,諸葛亮是一位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不僅精通兵法戰略,更精通風水、陣法和術數。劉備三顧茅蘆之時,提出“隆中對”的戰略構想,不僅是因為“荊州,北據漢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獨一無二的軍事地位,更是因為當時荊州無論是從天時、地利、人和來說都是一塊風水寶地,所以才發出“得荊州都得天下”這一感概。
地理優勢
古人修城建房向來都很注重選址及風水,無論是紫禁城、王公貴胄的府弟還是老百姓的民房更是講究甚多。而荊州古城屹立近千年不毀,自有其風水獨到之處,首先是地理坐標:北緯30°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緯線。在這條緯線附近有神秘的百慕達三角,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傳說中沉沒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不管是巧合還是冥冥注定,歷史文化名城荊州正位於北緯30°附近(荊州東經111°54′—112°19′,北緯30°06′—30°39′。)
其次我們從荊州出土的文物也能找到古人依風水建城的相關證據:八十年代後期,由於修路,在南門主城內後挖出了一個大石龜,石龜正面對著城門洞,面向長江。這個大石龜據專家解釋就是一個命理風水的物品,大石龜是用來彈壓南邊的江水的,此龜現存放於荊州博物館內。
傳說此龜乃三國時期諸葛亮所置,當年劉備派關羽鎮守荊州,而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對劉備而言,荊州更是舉足輕重的,荊州的得失足以影響到蜀國的存亡,關羽當然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不過關羽做為劉備桃園三結義的結拜兄弟,性格上也有許多不足之處,諸葛亮把荊州的大權交給關羽時也對關羽的能力表示過懷疑,但當時曾經"欲待不與",但"其言已出"。於是留下“北拘曹操、東和孫權”的八字方針,同時運用風水、陣法與術數為古城重新布下風水格局及防禦規劃,以保荊州萬無一失。前十年關羽依計行事,重建荊州古城,加強防禦(荊州張飛一擔土景點因此而來),無有所失。後來被呂蒙施計騙出荊州,導致關羽敗走麥城,荊州丟失,蜀國因此一蹶不振,而後來者均依荊州而得天下。
地理位置
近代地理位置來看荊州市,地處中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為全國“四大增長極”十字軸線的交叉區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慶等地均為1000公里左右。荊州的物流優勢得天獨厚,所以荊州率先成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國家一類口岸城市、中國大陸物流金叉交點。(207、318國道、宜黃、荊東、隨岳高速公路在此交匯,荊州鐵路、航空、港口形成立體交通網路,將開工建設的滬蓉高速客運鐵路、荊岳鐵路穿境而過)。這種物流優勢對從事生產、加工及製造業的企業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時荊州地處湖北中部,物產富饒,人口眾多,人力資源成本相比沿海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區而言優勢十分明顯,如此一來荊州又成為了近代投資商投資、興業的必爭之地。
所以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荊州都是名符其實的“興業之城、轉運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