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復寺

興復寺

興復寺建於安昌大和山之顛,真武殿原址之上。大和山,古名龜山、烏風山,山之北為海,乃山陰後海塘之屏障。洪武間,國師劉基登山,見山形如龜,特建真武殿以鎮之。信國公湯和又于山南麓建白洋巡檢司城,是為拒倭要塞。歷代海潮侵塘,洪水侵田,災害頻仍,民葬身魚腹者不知凡幾。明末蕭良乾在山右建山西閘,以補三江閘之不足。張岱在此觀潮至驚心動魄,留有《白洋潮》文膾炙人口。

明清以來,真武殿屢毀屢建,如蒙神助。抗戰時毀於日寇戰火,戰後再建中殿與側廂。文革間淪為牧場,唯剩草屋。釋覺藏為完成先母遺願,召喚居士盡力興復之,自一九八九年始,相繼建成三進大殿,占地二千平方米,九零年改為興復寺,九八年登記為開放寺院。龜山這一千年文化古蹟,賴寺永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復寺
  • 地理位置:浙江紹興
  • 占地面積:2000 m
  • 開放時間:1998年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

歷史沿革

興復寺前身為真武殿,為道教宮觀,在地處紹、蕭交界的安昌鎮大和山頂。明洪武年間(1368~1398),國師劉基(伯溫)巡視到此,見大和山形似龜,有興風作浪之嫌,在山頂建真武殿鎮之,曰“靈乎鬼,靜靜伏,喝江水,吐五穀”。民國時期,有僧祥楚住於殿中,改奉佛像,然真武大帝像仍奉其中。時常有香客上山燒香拜佛。民國三十年(1941),紹興淪陷,旋為日軍占駐。日軍投降時,百姓堆起柴草,放火焚毀,以祛不祥。不久重建,為矮屋三間,1956年毀於颱風,再復建。“文革”時僧祥楚、華榮移居山下,殿屋用作生產隊牧場。1989年,落實宗教政策,僧覺藏偕滬上佛門信徒(多繫上海退休人士)化緣募捐又重建,相繼建成三進大殿,占地2000平方米。1990年,定名為興復寺。1998年,登記為開放寺院。2005年增建第四進三聖殿。現共六十八間房舍。寺貌輝煌,尤勝昔日。
今興復寺融佛教、道教於一體,規制較它處頗殊。寺設山門、天王殿、玄天殿、大雄寶殿及三聖殿。山門鐫額“興復禪寺”,馮汝海書,楹聯曰:“色慾紅塵有此清涼靜修地,真如法界難容銅臭薰染天。”天王殿系1998年建,彌勒佛旁聯曰:“開口便笑指示迷津,大肚能容包含色相。”署“庚寅年冬月宏清立”。其後韋馱有聯:“任鐵桿威風何似,賴神明懼怕甚么。”落款“庚寅冬月王吉祥書於京城”。

建築格局

真武殿朝東南三進,甬道相通,黃牆黛瓦,樓閣參差,莊嚴幽深。諸殿供奉大小神佛百餘尊。頭殿正中是王靈官,旁站哼哈二將,背後武靈官。中殿暖堂懸匾題:“威鎮南幫”。正堂坐真武大帝,旁立龜、蛇二將,北首設觀音,南邊是老相公菩薩,兩側立五大龍神。正堂背後是韋馱。後殿正中是地藏王,北伽蘭菩薩,南三管菩薩,北側三十三天,南側十八層地獄,十殿閻羅。殿北側有廂樓12間,上為禪房,下是齋堂、灶間、客堂、祖先堂、庫房等;殿南側有廂平房12間,九天玄女等菩薩設6間,其餘是簽經房、賬房、堆積間。
殿後有長4米、寬1.5米、深2米的足形石潭一個,常年不涸,相傳是真武大帝的足印。
清乾隆甲辰年(1784年),修築山路一百丈。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建殿宇。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重建殿前天香爐。
真武殿香火旺盛,每年春節至農曆三月初三,更是設壇祭禱,祈求神明佐助、菩薩保佑的高潮。明代以來,殿宇歷經劫毀,但總能劫後重建,宗教活動代代相傳,至今已是四十五世傳人主持。
1941年,殿遭日軍侵駐,毀於兵燹。1947年,再建中殿與側廂。1966年,文革時期拆建為牧場。
1989年,佛門信徒以釋覺藏為主持,歷盡艱辛,化緣募捐,重建殿宇,聳峙山頂:梵宮重疊,樓閣崢嶸,黃牆黛瓦,蔚為壯觀。佛國聖地再顯輝煌,故改名興復寺。全寺4進,共62間,主體建築為3個大殿。頭殿中坐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側立各舉法器的四大金剛。背後是韋馱。中殿懸匾題:“真武禪寺”。殿中楹聯:“赤足踏龜蛇千秋永鎮於玄門,披髮仗神劍萬古恆資作屏障。”盛讚玄武鎮龜蛇,作屏障,抗海潮之功。殿正堂是玄天上帝尊神,即越武大帝,左右龜蛇二神,前側分立八位護法神將。背後是武聖關公。後壁兩側是天醫、呂純陽、包公菩薩。第三進為“大雄寶殿”,正中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左右佇立文殊、普賢,前側分立大勢至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殿兩側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後背面是渡海觀音。全殿燭光閃耀,佛燈高吊,香雲繚繞,佛教文化藝術情味濃郁。
第四進平屋是禪房、賬房。北廂平屋:兩間送子觀音殿,其餘13間是庫房、貯藏室、齋堂、灶間等。南廂兩間平屋是千手觀音殿,其餘13間二層樓房是禪房、簽經房等。前殿南側有兩間三層樓房,下層水池,頂層水塔,中層是會議室與會客室,屋體方正,飛檐翹角,狀如亭閣,與殿宇相映生輝。
寺前廣場相接,山梯寬闊,曲折盤繞,半山亭子軒昂,山腳牌坊聳立,正面題“興復寺”,背面為“普度眾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