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水庫

興安水庫,是科爾沁右翼前旗第一座中型水庫。水庫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巴拉格歹鄉大新立屯(水庫村)南境內。

1958年4月開工,1959年12月正式竣工。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年調節小型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安水庫
  • 地理區域: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概況,影響,

歷史沿革

1958年4月23日,興安水庫開工建設。
1959年12月10日,興安水庫正式竣工。由於測錯地形圖高程點,雖經3次修改設計、兩次採取補救措施,仍未消除隱患。
1987年7月7日,興安盟防汛指揮部決定興安水庫“破壩保全”。
1987年7月23日,拆除水庫溢洪道,放掉庫容,水庫報廢。國家遭受經濟損失累計219.89萬元。

地理環境

興安水庫在歸流河一級支流巴拉格歹河上,地處東經121°37′、北緯48°07′,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457平方公里,大壩以上河段長41公里,河道比降為5.7%。壩址以下24.5公里匯入洮兒河一級支流歸流河。

概況

巴拉格歹河興安水庫壩址位置多年平均徑流量4704萬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防洪為主,結合養魚、生態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該水庫樞紐工程等別為IV等,建築物級別為4級。
水庫總庫容96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33萬立方米,防洪庫容510萬立方米,調洪庫容678萬立方米,死庫容157萬立方米。
水庫大壩為亞粘土均質壩,05年除險加固後最大壩高10.5米,壩頂長839米,防浪牆高1米,壩頂寬4米,大壩迎水坡為乾砌石護坡,坡比1:3,大壩背水坡為礦石路面,坡比1:2.5。
新建溢洪道位於大壩右端大山中間,堰型為寬頂堰,底寬44米,堰頂高程381.50米,設計洪水位下泄流量179 m/s,校核洪水位下泄流量是353 m/s。
輸水洞位天大壩左小山內,豎井前為進水渠,長約80米,底寬1.70米,後為隧洞長75.0米,洞內岩石屬風化岩,洞的下部安置兩排內徑0.7米的涵管,管上護砌0.1米厚的砼封蓋,蓋板以上為高1.2米的圓拱形隧洞,洞底進口高程376.51米,最大泄量12m/s。

影響

興安水庫建成後,徹底改變了興安村人吃水、用電和耕地灌溉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