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興化古城牆始建於南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當時興化人為抗擊金兵入侵而挖河取土築成一圈長6華里157步、高一丈多的土牆。城牆設有四城門,門上有樓,牆外有護城河相依至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牆重砌為磚牆,高達11米以上。東南西北四門依次為啟元門、文明門、威武門、肇魁門,四樓為觀海樓、懷曛樓、見山樓、仰宸樓。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為防禦倭寇的侵擾,再次全面建造城垣,次年竣工。以後城牆多次修葺。民國時為方便交通增開小南門、小東門、小北門,至此城牆有了7個城門。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興化城牆在歷史上曾多次發揮了抗禦外敵的作用。在抵禦侵犯者的歷史上,最著名的莫過於知縣胡拱辰領軍民力拒元兵入侵事跡,雙方浴血奮戰。興化城終因無有援兵而被攻破,而胡知縣也與城共亡。英雄史事,令人感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化古城牆
- 類別:古城牆
- 地點:興化
- 國家:中國
- 修建時間:南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
歷史由來,修建歷史,城牆構造,城牆現狀,
歷史由來
興化春秋時代屬吳國,因為靠近海邊,就叫做海寧。戰國時代屬楚國,所以叫做楚水。因為楚國大將昭陽有戰功,就把這地方封給他為食邑,也叫昭陽。五代十國時代才真正叫做興化。
南宋寶慶年間,為了社會治安,知縣陳垓開始組織築起周長為6里157步的土城。哪知因為年久失修,到了元朝末年,就廢成一條土堆子了。洪武5年,守御千戶才聯合郭德、蔡德、劉人傑幾位鄉紳,花費巨資,用磚頭重建城牆。那時的城牆高一丈八尺,外有護城河,內有三道水關。到了明朝嘉慶17年,知縣傅佩又組織民工修理城牆,並開鑿玉帶河,將三關水匯集於海子池。在疏浚開鑿的過程中,他們還把泥土堆放到海子池的北端,將原來的玄武故址築成高台,給它取名叫拱極。
修建歷史
又經過多年的風風雨雨,到了嘉慶36年,城牆已毀壞,西北角的城牆倒得只剩下幾尺高了。拱極台也坍塌了許多。護城河也大多被淤泥堵塞。這年夏天有倭寇來侵擾,知縣胡順華深知築城防寇的重大作用,於是在八月,發動大家重修城牆。這次工程較為浩大,共用去600多萬塊的城磚,12萬多擔的砌牆灰,花費大半年的時間,終於在舊城的基礎上又加高一丈,達到了二丈八尺多的高度。
為了有利於於守城士卒瞭望和射擊的安全,還在城頭上加建高二尺的城垛,垛下建有高二尺五寸的護身牆。城牆面寬四丈,底寬八丈。牆身前昂後卑,形體碩大,厚實堅固,雄偉壯觀。全城計開闢四個高大的拱洞形城瓮,瓮下鋪滿巨型跳板,讓人行走。跳板下挖有陷馬坑,留待兵臨城下時,誘敵深入,消滅敵人於陷阱之中。瓮中裝有巨大的雙扇木門,平時可自由開關,控制行止,戰時也可用土包封閉,據城堅守。
城牆構造
四門都定有門名,東名“啟元”門,南名“文明”門,西名“威武”門,北名“肇魁”門。城門上還都建有歇山飛角,造型古樸的高大城樓,也各定有樓名。東樓名“觀海”,南樓名“迎熏”,西樓名“見山”,北樓名“仰宸”。民國十二──十三年,為發展城內外交通,又先後開闢小東門,名為“朝陽門”,小南門為“中正門”。登城樓四望,可鳥瞰全城。腳下城牆,向兩邊蜿蜒伸展,似無盡頭。城外大河環繞,碧波蕩漾,綠樹成蔭,白帆點點,城內街道縱橫,行人熙攘,坊表林立,市景繁華。
各城門兩邊不遠處,均有磚砌階梯,人們可拾級登城。城上有寬路,平時可供大量遊人登高遠眺,盡情飽覽城內外景色,是人們遊覽遣興的理想場地。戰時可容軍隊車馬奔走其上,迅速布防扼守,宋、元、朝、清以來,古城牆還起著堵截決堤洪水、克服天災兵燹等作用。
興化古城均設有水關。這是城內市河的入水之源,也是水澇的去水之途徑。其分布於城內的市河有三條:
一為東西向。東起東水關(今牌樓東路的牛角巷口),西至羅漢橋(原服裝廠處)。東端由東水關入水西流,西段承接南水關(今稅牛橋巷南盡頭)來水,流入市河(原教育局)然後分兩支,一支西行入羅漢橋入升仙盪(泰山居民占以東)一支東流與東水關來水相匯合。
一為南北向。南起八字橋南側,北至北汪頭(今城北菜市場,南端與東西向市河接通,成丁字形。導東南兩水關之而北流。北端由北水關(今城北菜場東北角)入水,同往於北汪頭。此外北汪頭起有偏西向南北市河一條,由北汪頭匯三關之水西行,橫穿北大街富安橋、北小玉帶橋入海子池,然後由北水關折北入烏巾盪。
城牆現狀
興化城內的市河,因為河道狹窄,歷代多次流浚而又堵塞。1945年我軍收復興化市,曾動員居民分段填塞,1948年因多處斷流,污染嚴重,已逐步填平築路。
解放後,興化的古城牆因為年久失修,又加之戰火的創傷,局部倒塌,多處岌岌可危。1958年1月28日,經過省人民委員會的批示同意拆除。
古老的興化城牆,原先僅存縣百貨公司倉庫後邊、造紙廠大門南牆和健康國小後邊。糧食局倉庫後邊的城牆最為雄偉,約有400餘米長。
而現今只留得片斷,讓人們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