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植書

《與馬植書》是唐代劉軻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馬植書
  • 作者:劉軻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與馬植書
始存之不以子古拙,不責子以今人之態,能遺其鉛黃外飾,直索子心於古人之心,在今之行古者然。雖無以應君子,倖存之不友予以面。予何人,敢不以心友於存之邪!且古人相知在此。今愚忌存之固有未子知者,矧與相面者,其能異於行路之人哉?固無也。有恨群居時,口未能言及此,還罷又不相處。雖素尚蓄積,竟未得露一毫於方寸之地。每一相見,何嘗不嗛嗛於內,若飲者實滿於腹,思一吐而未果者。存之謂予是言似乎哉?以為似,則予不得不吐於存之矣。
先此二十年,予方去兒童心,將事四方誌,若學山者以一簣不止,望嶔於上,誓不以邱陵其心而盡乎中道也。志且未決,適曹天譴,重罹凶咎,日月之下,獨有形影。存之以予此時宜如何心哉?苟將盡餘息以鴻同大化。或有論予者,相曉以古道,且曰:“若身未立於時,若名未揚於人。若且死,獨不畏聖人之經戒,俾立身揚名之意邪?”蹶然而恐,震駭且久,曰:“微夫子,吾幾得罪於聖人矣。”噫!聖人之言天戒也,天戒何可違乎!
歷數歲,自洙泗渡於淮,達於江,過洞庭三苗,逾郴而南,涉湞江,浮滄溟,抵羅浮,始得師於壽春楊生。楊生以傳書為道者也。始則三代聖王死,而其道盡留於《春秋》,《春秋》之道,某以不下床而求之,求之必謀吾所傳不失其指。每問一卷,講一經,說一傳,疑周公、孔子、左邱明、公羊高、穀梁赤,若迴環在座,以假生之口以達其心也。邇來數年,精力刻竭,希金口木舌,將以卒其業。雖未能無愧於古人,然於聖人之道,非不孜孜也。既而曰:“以是為駕說之儒,曷若為行道之儒邪?”貯之於心有經實,施之於事有古道,猶不愈於堆案滿架,矻矻於筆硯間邪?徒念既往者未及孔門之宮牆,自謂與回、牛相上下。傳經意者,家家自以為商、偃,執史筆者,人人自以為遷、固。此愚所以憤悱,思欲以聖人之為市南宜僚,以解其紛,以衡石輕重,俾將來者知新地有譙周焉。此某所以蓄其心者。
元和初,方下羅浮,越梅嶺,泛贛江,浮彭蠡,又抵於匡廬。匡廬有隱士茅君,腹笥古今史,且能言其工拙贅蠹,語經之文,聖人之語,歷歷如指掌。予又從而明之者,若出井置之於泰山之上,其為見非不宏矣。長恨司馬子長謂挈諸聖賢者,豈不然乎哉?脫漸子長之言,予之厄窮其身,將淬磨其心,亦天也。是天有意,我獨無恙,何也?夫然,亦何必瞽吾目然後《國語》,刖吾足然後《兵法》,抵宮刑然後《史記》邪?予是以自忘其愚瞽,故有《三傳指要》十五卷,《漢書右史》十卷,《黃中通理》三卷,《翼孟》三卷,《隋監》一卷,《三禪五革》一卷。每撰一書,何嘗不覃精潛思,綿絡指統。或有鼓吹於大君之前曰:“真良史矣。”且曰:“上古之人,不能昭明矣。”某其如何,有知予者,相期不啻於今人,存之信然乎哉?此古人所以許一死以謝知己,誠難事也。如不難,亦何為必以古人期於今人待邪!
又自《史記》班《漢》以來,秉史筆者,予盡知其人矣。言東漢有若陳宗、尹敏、伏無忌、邊韶、崔實、馬日磾、蔡邕、盧植、司馬彪、華嶠、范煜、袁宏,言《國志》有若衛𫖮、繆襲、應璩、王沈、傅元、茅曜、薛瑩、華覆、陳壽,言晉洛京史有若陸機、束皙、王銓、銓子隱,言江左史有若鄧粲、孫盛、王昭之、檀道鸞、何法盛、臧榮緒,言宋史有若何承天、裴松之、蘇寶圭、沈約、裴子野,言齊史有若江文通、吳均,言梁史有若周興嗣、鮑行卿、何之元、劉璠,言陳史有若顧野王、傅宰、陸瓊、姚察、察子思廉,言十六國史有若崔鴻,言魏史有若鄧淵、崔浩、浩弟覽、高允、張偉、劉橫、李彪、邢蠻、溫子升、魏收,言北齊史有若祖有若祖孝征、陸元規、湯休之、杜台卿、崔子發、李德林、林子百藥,言後周史有若柳虬、牛宏、令狐德棻、岑文本,言隋書有若王師邵、王胄、顏師古、孔穎達、于志寧、李延壽,言皇家受命有若溫大雅、魏鄭公、房梁公、長孫趙公、許敬宗、劉允之、楊仁卿、顧允、牛鳳及劉子元、朱敬則、徐堅、吳兢。次而修者亦近在耳目。於戲!自東觀至武德以來,其間作者遺草有未行於時,及修撰未既者,如聞並藏於史閣,固非外學者可得究諸。
予雖無聞良史,至於實錄品藻,增損詳略,亦各有新意,豈無班、馬之文質,董、史之遺直者邪!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常欲以春秋條貫,刪補冗闕,掇拾眾美,成一家之盡善。有若采葑菲者無以下體,衣狐裘者無以羔袖。言不多乎哉?以為多,則存之視予力志何如耳。昔阮嗣宗嗜酒,當時以為步兵校尉,雖非其任,貴且快意。今予之嗜書,有甚於嗣宗之嗜酒,且虛其腹,若行哺而實者,存之宜如何處予哉?傳不云乎,心志既通,名譽不聞,其足下何遺邪?此存之所宜動心也。脫祿不及厚孤弱,名不及善知友。匡廬之下,猶有田一成,耕牛兩具,僮僕為相,雜書萬卷,亦足以養高頤神。誠知非丈夫矣所立,固不失谷口鄭子真耳。敢布諸足下共圖之。某再拜。

作者簡介

劉軻,字希仁,生卒年不詳。先世沛人,徒貫曲江,乃唐代嶺南經史學家。新、舊唐書均無傳,惟知其“元和末進士”,“文宗朝,宏文館學士”,“累遷侍御史,出為洛州刺史,卒於官”。著述甚豐,有《三傳指要》等十二種五十七卷(篇),今皆亡佚。現存《劉希仁文集》,乃從《全唐文》錄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