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

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

《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當系安石年輕時所作。此詩詠竹言志,表現出少年壯志豪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舍弟華藏院忞君亭詠竹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王安石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大意,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一逕森然四座涼⑴,殘陰餘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⑵,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學鳳凰⑶。

作品注釋

⑴森然:竹叢濃密貌。
⑵直節:直乾有節。唐人錢起《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遺,因而贈之》:“楚竹青玉潤,從來湘水陰。緘書取直節,君子知虛心。”徐夤《山陰故事》:“愛竹只應憐直節,書裙多是為奇童。”
⑶伶倫:相傳為黃帝時人,樂器的發明者。《漢書·律曆志》:“黃帝使伶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音。制十二篇(筒),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音,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柳宗元《清水驛叢竹天水趙雲余手種一十二莖》:“只應更使伶倫見,寫盡雌雄雙鳳鳴。”

作品大意

古往今來,詠竹詩是祖國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竹林是詩歌的源泉,許多著名詩人均熱愛竹林,承受竹林的恩澤。寫下豐富多彩的詠竹詩,流傳我國詩壇。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