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環保同行:城市環保先鋒行

與環保同行:城市環保先鋒行

《青少年科學普及叢書》從不同視角,多側面、多層次、全方位地介紹了科學各領域的基礎知識,具有很強的系統性、知識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激發青少年讀者關心世界和熱愛科學,培養青少年的探索和創新精神,讓青少年讀者不僅能夠看到科學研究的軌跡與前沿,更能激發青少年讀者的科學熱情。 姜忠喆、李慕南主編的《與環保同行:城市環保先鋒行》以環境保護為主要內容,介紹了各類環境的保護問題,以及各國的環保情況。具體內容包括: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各種資源的環境保護,保護聚落環境,保護生產環境。《與環保同行:城市環保先鋒行》文字簡約,行文流暢,設計精美,適合青少年朋友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與環保同行:城市環保先鋒行
  • 出版社: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 頁數:214頁
  • 開本:16
  • 作者:姜忠喆 李慕南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856352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擔負的責任。面對時代變遷、經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斑斑印跡,眾多國家紛紛行動起來。保護空氣,保護土地,保護生物,保護水源,積極尋找替代性能源。為了人類共同的家園,願更多的人加入到環保的行列中。相信姜忠喆、李慕南主編的《與環保同行:城市環保先鋒行》的出版,將成為廣大讀者環保健康的良師益友。
本書將科學與知識結合起來,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常識,都能告訴我們一個科學的道理,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啟發性和知識性,是我們廣大讀者了解科技、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素質、激發探索和啟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圖書目錄

一、了解城市環保知識
生態城市的標準
城市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
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佳環境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
什麼是城市生態系統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
綠色食品與普通食品的區別
有機食品與綠色食品的區別
環境道德觀與環境價值觀
環境保護法制意識與精神文明建設
環境文化的主要內容
環境文化的核心思想
加強環境文化建設的措施
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區別
循環經濟的“3R原則”
綠色市場與綠色消費觀
綠色社區的環保活動
環保公眾參與制度
環境侵權行為
如何判定危害環境罪
環境行政處理決定的類型
二、城市環保從我做起
杜絕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出行多乘坐公共汽車
拒絕珍貴木材製品的使用
保護環境購買本地產品
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
提倡使用太陽能
節水,請使用節約型水具
節電,請使用節能型燈具
如何簡化房屋裝修
保護生態平衡,拒食野生動物
抵制野獸毛皮服裝
避免產生有毒垃圾
提倡使用無氟冰櫃
不濫燒能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
做一名合格的環保志願者
及時舉報破壞環境和生態的行為
綠色食品的內涵及其標誌的意義
認識環保標誌及其意義
生活小細節預防環境激素污染
從健康環保角度選擇服裝
環保服裝前途光明
家庭是生活分類垃圾的切人點
國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方法
住宅健康十五項標準
警惕家庭室內污染
省水洗車法
進行室內環境空氣檢測
家電電磁輻射危害大
購車前先看排放標準
廚房用水循環使用
安裝雙用節水噴頭
養成節水好習慣
社區節水狀況分析
構築節水小區
實行家庭水循環利用系統
公廁要採用新型節水器
公共游泳池節水可循環
制定節水規劃
建設節水型社會的主要措施
採用節能型建築節約能源
節能型建築的節能優勢
家庭裝修要環保節能
建築與太陽能結合運用
溫室效應威脅人類生存
三、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城市
根除汽車尾氣“惡龍”
煤煙對人類的危害
再現一片潔淨的藍天
科學對待放射性物質
用法律手段保護環境
大氣污染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
防治大氣污染的措施
電磁輻射的危害及控制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大氣污染與大氣環境質量標準
影響城市大氣污染的因素
大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
大氣污染對社會財產的破壞
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人類活動對區域性氣候的影響
白色污染的歷史與現狀
白色污染的來源與危害
城市裡的頑疾治理
不要讓垃圾場成為病源的倉庫
城市垃圾的收集、運輸與貯存
對城市垃圾資源進行有效管理
生活垃圾的預處理技術
對垃圾進行分選處理
生活垃圾預處理流程的設計
對生活垃圾進行填埋處理
監督舉報污染行為
舉報“黑”煙囪
大力倡導無污採暖
汽車需要定期檢測
爭做綠色社區
環保聽證與公示
環境糾紛的正確解決方法
怎樣打環境污染官司
環境污染賠償金的取得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基本原則
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特徵
可持續發展在全球的趨勢與特點
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
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特色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文摘

國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方法
1.垃圾分類回收方法多
在國外垃圾通常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廢報刊、紙和紙包裝等廢物;第二類是塑膠、玻璃、金屬包裝等廢物;第三類是需要作焚燒處理消滅的廢物。德國實行的是很有特色“黃桶綠點”包裝廢物回收系統,“綠點”的含義是什麼呢?所謂“綠點”就是在商品包裝上印有統一的“綠點”標誌,表明此商品的生產商已為該商品及包裝物的回收支付了處置費用,消費者不必再為此類廢物回收繳納費用。所有帶“綠點”標誌的商品,在居民棄之不用的時候,可投放到有特殊標誌的黃色塑膠桶中,經營“綠點”系統的公司會派出專人定時收取。由於“綠點”回收系統在德國獲得了成功,奧地利、法國和比利時等歐洲國家紛紛效仿,大部分歐洲國家加入到了這一行列,為此歐盟還在布魯塞爾設立了歐洲包裝物回收組織。
德國還有一種自助與集中回收垃圾運送的系統。在社區內設定無人值守的公共垃圾資源回收筒,每家每戶每隔一段時間便會來此,把日常積攢起來的廢玻璃類、廢塑膠類、廢報紙類等廢物送到這裡,並將其分別投進相應的垃圾箱,有關方面會定期把這些垃圾運走集中處置。
與德國不同的是,美國舊金山有另外一種垃圾回收方式——“路邊回收”。市民可隨手將玻璃、塑膠、廢紙等袋裝垃圾放在路邊,有關方面會定時回收這些垃圾,進行集中處置。
2.用法律與政策手段控制
使用法律懲處或禁止使用、徵收垃圾稅或罰款,對塑膠製品和一次性用品從嚴管理的國家越來越多。以下簡單介紹幾個國家的規定。
美國法律規定利用回收廢紙加工再生新紙的比例,在列印紙、書寫紙中不得少於20%。美國近半數州的法律規定,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還原處理,或不能回收利用的產品包裝。而法國相關法令規定85%的包裝廢物應得到循環使用。奧地利相關法規規定89%的回收包裝材料,必須進行再循環處理利用或再利用。韓國法規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一次性紙水杯和一次性牙刷。日本頒布了《有效利用資源促進法》等七項法律,全面推行資源循環利用。
歐盟國家對塑膠袋、除銹劑等可造成污染的商品徵收環境稅。據相關資料顯示;義大利對每隻塑膠袋徵稅8里拉,商店裡每出售一隻價值50里拉的塑膠袋,需納稅100里拉。愛爾蘭對每隻塑膠袋徵稅13美分。而德國對每隻罐頭筒徵稅0.25美元,每隻一次性餐具紙盒徵稅0.3美元;並且德國法律還規定,凡應該投放到而且必須投放到“黑色垃圾桶”的垃圾,其收集費用由居民自己承擔。法國對將任何類型的廢物、廢料等垃圾遺棄在公共場所,或不屬於自己的地方者,處以罰金250~600法郎;向河流和小溪中傾倒廢棄物、毒害或影響魚類生存和破壞魚類的營養、食用價值者,處以罰金2 000—12000法郎。加拿大對違反禁令將生活垃圾隨便傾倒在非垃圾點,一旦發現不僅讓其撿拾起所扔的垃圾外,還要罰其在街頭撿拾一定數量的垃圾以抵消過失。
美國紐約實行一項“垃圾票”制度。制定具體如下:用戶把從政府購買的垃圾票貼在垃圾袋上,誰丟的垃圾多誰就要多付錢,清潔工收集垃圾時只認票不認人,對於沒有貼上垃圾票的垃圾袋一律不收。西雅圖每月為用戶運走4桶垃圾收費13.75美元,每增加一桶垃圾加收9美元。
日本對廢棄家電實行有償處置,由居民自費將相關廢物運送到垃圾處置工廠,並繳納一定的處置費用。
3.綠色交換好處多
如果每戶家庭都能重複利用沐浴液、清潔劑等日用品空瓶子,就會減少很多此類垃圾的產生。相關數字顯示,如果4億戶家庭每戶重複再利用2隻瓶子,就可少生產8億隻新瓶子。由此看出環保與節能減排效果十分巨大,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引起公眾的興趣。
巴西庫里蒂巴市組織社區居民撿拾垃圾,政府定時派出有明顯綠色標誌和響鈴的垃圾車,走街串巷收購垃圾,還特意帶來了許多獎品。居民、中小學生和兒童可用撿來的廢物,兌換食品、書報、學習用品、兒童玩具和影劇票等物品。
人們還可用廢瓶罐、廢報紙等廢物,到市場上換回蔬菜、副食品或日常用品。一些超級市場開闢有廢物回收專櫃,消費者可把廢物作為貨幣換回一些生活必需品。學生上學背書包的同時也帶著廢物袋,凡將廢物交給學校的,可獲得一份免費的就餐副食品。每天以廢物作為副食採購主要支付手段的家庭達70%。這一措施不僅落實了“扶貧幫困”的社會政策,節約了政府在垃圾處理方面的財政開支,還美化了市容環境,可謂一舉多得。
為了鼓勵消費者重複使用塑膠瓶,義大利都靈市提供了一定數額的補貼給當地的大型超市,幫助其引進灌裝設備進行零售經營,並鼓勵消費者帶上自家的空瓶子,前來選購散裝的洗浴、清潔劑等日用品。並且超市還規定,所提供的散裝商品價格,要比同等獨立包裝商品的價格便宜許多,規定凡重複使用瓶子購物的,每次可抵價0.5歐元。消費者只需在自帶的空瓶上貼上由超市提供的標籤,到收銀台結賬時即可享受折扣福利了。
美國伯利克市出台了一種新的垃圾回收獎勵措施,為遵守垃圾分類回收規定,不把可再利用的廢物扔進垃圾箱的居民,專門設立了一個“垃圾回收獎”。垃圾回收監管人員每周隨機挑選一戶家庭,對其垃圾桶進行仔細檢查,如在桶中未發現可回收垃圾,會當場發給獎金250美元。對此,許多居民在倒垃圾之前總是挑了又挑、揀了又揀,絕不會把可回收的廢物丟進垃圾桶里。
4.殘羹剩飯生產有機肥
近年來食物垃圾、廚餘垃圾不僅成為許多國家城市垃圾填埋場所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與廢金屬、塑膠等垃圾的處置不同,食物垃圾、廚餘垃圾埋入地下會迅速分解,在無氧環境下產生甲烷等多種氣體。全球每年由垃圾產生的甲烷排放量,估計已達上億噸。要知道甲烷的溫室效應可是比二氧化碳還要高23倍。
為回收再利用這些垃圾,一條有效途徑是採用堆肥方式處理。美國舊金山提供了食物垃圾路邊回收服務,對居民和餐館放到路邊的食物垃圾進行集中回收,運往垃圾處理廠進行堆肥,一半左右的居民以及數千家餐館都參與了路邊回收行動。提供這一服務的還有西雅圖、多倫多,波特蘭等城市也在考慮提供這種服務。美國最大的堆肥廠年可處理食物垃圾4萬噸。舊金山利用食物垃圾生產的堆肥已出售給了200多個葡萄園。此前約占生活垃圾30%的吃剩“外賣”,有很大一部分被倒人排泄管道衝掉,或隨生活垃圾被送到了垃圾場填埋。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講,回收有機廢物非常簡單,只需把放在路邊食物垃圾運到垃圾處理廠回收再利用,與運到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的運送方式沒區別,雖然只是舉手之勞而已,但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卻大不相同。把食物、廚餘垃圾運送到垃圾填埋場用於堆肥,好處更多其處置的成本更低、效益更高,作為有機肥料出售還會利上加利。
人們都知道廢塑膠、廢紙、廢金屬和廢玻璃等垃圾應該回收利用,就算退一萬步講也至少應該知道,食物垃圾、廚餘垃圾有回收利用的必要。在食品垃圾、廚餘垃圾回收再利用領域,存在巨大空間與機遇。再也不能只把這些東西當做簡單的垃圾看待,應全方位地看待這些簡單的垃圾,它們可在發電、提煉生物油等許多方面作出非常多的貢獻。
P56-59

序言

科學是人類進步的第一推動力,而科學知識的普及則是實現這一推動力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時代,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我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機。抓住這個契機,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是我們全社會的重要課題。
一、叢書宗旨
普及科學知識,拓寬閱讀視野,激發探索精神,培養科學熱情。
科學教育,旨在是提高青少年素質的重要因素,是現代教育的核心,這不僅能使青少年獲得生活和未來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獲得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及科學方法的薰陶和培養。
科學教育,讓廣大青少年樹立這樣一個牢固的信念:科學總是在尋求、發現和了解世界的新現象,研究和掌握新規律,它是創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奮鬥。
在新的世紀,隨著高科技領域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我們的科普教育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縱觀人類文明史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生產模式的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隨著科學技術日益滲透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科技已成為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最活躍因素,成為現代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已開發國家經濟的增長點、現代化的戰爭、通訊傳媒事業的日益發達,處處都體現出高科技的威力,同時也迅速地改變著人們的傳統觀念,使得人們對於科學知識充滿了強烈渴求。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組織編寫了這套“青少年科學普及叢書”。
“青少年科學普及叢書”從不同視角,多側面、多層次、全方位地介紹了科普各領域的基礎知識,具有很強的系統性、知識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引導青少年讀者關心世界和熱愛科學,培養青少年的探索和創新精神,不僅能讓青少年讀者不僅能夠看到科學研究的軌跡與前沿,更能激發青少年讀者的科學熱情。
二、本輯綜述
“青少年科學普及叢書”擬分為多輯陸續分批推出,本輯《與環保同行》,以“環保科學,清潔科學”為立足點,共分為10冊,分別為:
1.《向污染宣戰》
2.《營造一個清涼世界》
3.《環保組織大集合》
4.《哭泣的海洋》
5.《環境怎樣損害我們的健康》
6.《節能,從我做起》
7.《居家做環保》
8.《環保知識有問必答》
9.《城市環保先鋒行》
10.《環保,未來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
三、本書簡介
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擔負的責任。面對時代變遷、經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斑斑印跡,眾多國家紛紛行動起來。保護空氣,保護土地,保護生物,保護水源,積極尋找替代性能源。為了人類共同的家園,願更多的人加入到環保的行列中。相信本書的出版,將成為廣大讀者環保健康的良師益友。
本套叢書將科學與知識結合起來,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常識,都能告訴我們一個科學的道理,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啟發性和知識性,是我們廣大讀者了解科技、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素質、激發探索和啟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本叢書編纂出版,得到許多領導同志和前輩的關懷支持。同時,我們在編寫過程中還程度不同地參閱吸收了有關方面提供的資料。在此,謹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本書出版的領導、同志一併表示謝意!
由於時間短、經驗少,本書在編寫等方面可能有不足和錯誤,衷心希望各界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編委會
2012年5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