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

《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是元末明初高啟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首聯點明了時間、地點,勾勒出一幅清冷的秋景;接著,頷聯詩人將自己比作飄零在外的遊客,把劉、杜二位友人比作經世濟民、治理國家的人才;頸聯把劉、杜二人比作搏擊長空的大鵬鳥和直上九霄的巨龍,進一步突出劉、杜二人的匡世救時的才能;尾聯詩人與友人相互勉勵,決心戮力同心,以解民於倒懸。詩為登高遠望所感,既是勉友,也是自勉,表現出詩人對處於戰亂之中的人民的同情,同時,也流露出希望為國家、民族建功立業的雄心。全詩語言樸實流暢,感情自然真摯,於昂揚中見沉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
  • 創作年代:元末明初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高啟
  • 作品出處:《高青邱詩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
木落悲南國1,城高見北辰2
飄零猶有客3,經濟4豈無人。
鳥過風生翼,龍歸雨在鱗。
相期5俱努力,天地正烽塵6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木落悲南國:草木搖落,秋天肅殺氣氛令人悲傷。宋玉《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木落:草木凋落。
  2. 北辰:北極星。
  3. 客:客子,旅居他鄉的人。
  4. 經濟:經國濟世。《晉書·殷浩傳》:“足下沉積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
  5. 相期:相約。
  6. 烽塵:烽火與煙塵。古代邊防有戰事,舉烽火以報警;又戰馬賓士,揚起煙塵,故以“烽塵”婉指戰亂。

白話譯文

草木凋落,在南國更覺悲傷。在高高的城上,望到了北極星辰。
漂泊在外的遊子還大有人在,治理國家難道就真的沒有人了嗎?
一旦有了機會,我就會像鳥兒順著風,加速翱翔,像神龍一樣,帶雨歸來。
我們相約共同努力,因為天下正處於戰亂之中,需要我們出手恢復安寧。

創作背景

元末明初,群雄並起,天下紛亂,給社會和百姓帶來深重災難。這種現實,促使高啟寫下一系列反映社會動盪,渴望天下安定的感亂詩,這首《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正是其中一首。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的首聯提挈全篇,是全詩抒情的出發點。“木落悲南國”,一個“悲”字為全詩定下了基調,同時也點明時在秋令。從《離騷》:“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可以想見,詩人是由草木零落想到美人遲暮、國事衰敗因而發出悲嘆。詩人站在高高的城樓上,仰望高空,只見眾星環繞著北斗星旋轉。這不禁使他想到孔子的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可是,現實是“登城望神州,風塵暗淮楚。江山帶睥睨,烽火接樓櫓。併吞何時休?百骨易寸土。”(《登西城門》)這句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
頷聯由望中眾星拱衛北辰引出登臨者的思緒。詩人是一個有懷抱的人,曾道:“策勛萬里,笑書生、骨相有誰曾許?壯志平生還自負,羞比紛紛兒女。酒發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風雲無便,未容黃鵠輕舉。”從這裡可以構想,詩人此次出遊的目的,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考察社會形勢,以便待時而舉;二是為了尋求志同道合的“經濟”人才,共同實現理想。“經濟豈無人”,既有“夫子自道”的意味,又含對劉將軍、杜文學的期望,有力地表達了詩人的堅強信念。
接著詩人在頸聯中寫出了自己待時而舉的願望。“鳥過風生翼,龍歸雨在鱗。”一旦有了順風的時機,這隻“風雲未便,未容黃鶴輕舉”的鳥兒,就會像添上新的翅膀一般翱翔。從這裡可以看出生於亂世的高啟,在對自己歸宿的取捨上,是把火候看得老一些的。他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張士誠即占領了他的家鄉吳縣,開始了對蘇州十年的統治。當他的好友們紛紛投奔張氏幕府並且勸他仕張的時候,他卻婉言謝絕了。這是由於“風雲未便”,他不願“輕舉”的緣故。“龍歸雨在鱗”,一朝風雲際遇,詩人就要像神龍一樣,行雲行雨,比喻逢時奮進。
尾聯“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塵。”詩人和劉將軍、杜文學互相約好,一起努力,收拾這“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的烽火連天、戰塵滾滾的局面。從這一聯中可以看出,這位被“文字獄”腰斬的詩人,決不是那种放棄社會責任,坐等天下太平的“紛紛兒女”輩。
全詩由一個“悲”字領起,抒發了憂國憂民、相期報國的壯懷,表現了一個身處亂世的正直的知識分子所固有的高貴品質。詩題“晚登西城”,但詩人並沒有著力於杭州如畫的夜景的描繪,而把重點放在抒情上。詩人通過豐富的想像和聯想來抒發情懷,由“城高見北辰”而想到《論語》里的話,由這些話想到“經濟”人才,由經濟人才想到待時而舉,由待時而舉想到烽塵滾滾的時事和相期報國的志願。全詩採用五律形式,語言平實,境界開闊,格調高邁。

名家點評

清·沈德潛明詩別裁》:悲壯。

作者簡介

高啟(1336—1374),字季迪,號青邱子,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元末隱居不仕。明洪武二年(1369),應召修《元史》,次年做翰林院國史編修,擢升戶部右侍郎。後堅決辭官歸鄉,終因不與王朝合作,被朱元璋殺害。他天才高逸,以詩著名,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有《高青邱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