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的半世紀

舅舅的半世紀

“舅舅”是一位長期生活、工作在楠溪江山區的基層幹部。1949年春天,楠溪江上游正處在新舊社會交替時期,治安糟糕,秩序混亂,盜匪出沒,槍聲不斷。“舅舅”想去參軍未果,被推選為填垟村兒童團團長,帶領五十多個小夥伴開會、唱歌和守在村口檢查過往行人。1951年,他到東皋鄉任文書,從此,經歷了在楠溪江上游發生的抓捕匪頭、“插紅旗、拔白旗”的農業合作化運動以及大規模的反擊“右派”鬥爭……楠溪的田地山園,綠了又黃了;楠溪江的水,盈了又瘦了。一晃半世紀過去了,“舅舅”經歷過三個女人的愛——“舅舅”有革命的激情,“姑娘”有心中的理想,他倆走得親近,愛得深刻,卻因為“姑娘”父親的“政治問題”,“舅舅”膽怯了;此時,“女同志”悄悄地走到“舅舅”身邊,帶走了“舅舅”的一顆心,而愛情的夜特別短,當“舅舅”清醒過來時,“女同志”已投入了別人的懷抱;1957年,金玉良緣像旱災後一場透徹的豪雨一樣,終於降臨到“舅舅”身上,他遇上了“女學生”,就像在災難中熬過的莊稼,很快由黃返青,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茁壯地進入了生命的成熟期。

基本介紹

  • 書名:舅舅的半世紀
  • 出版社: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春風文藝出版社
  • 頁數:279頁
  • 開本:16
  • 品牌:春風文藝
  • 作者:曹凌雲
  • 出版日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春風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134504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家曹凌雲的最新力作《舅舅的半世紀》通過講述“舅舅”的人生軌跡和生命境遇,記錄和反映了溫州楠溪江山區的歷史變遷和社會發展,書中描繪了楠溪江的秀美風光和民俗風情,是富有地域特色的長篇紀實散文。
該作品的故事講述了“舅舅”半個世紀的遭遇,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的50年,楠溪江上游發生了什麼事情?楠溪人的命運又經歷了怎樣的跌宕起伏?都能在作品中找到答案。和“舅舅”年紀相仿的人,通過一個個真實的人名、一串串真實的歷史故事,或許還能從中找到當年自己的境遇。
作者說:“雖然寫的只是舅舅的半個世紀,但通過他把楠溪江中上游半世紀以來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幾乎都囊括其中了。”
作家以追憶的情懷,淡雅意趣的文筆,為讀者還原了那個真實時代的背後,廣大民眾隱含辛酸與坎坷的命運。

作者簡介

曹凌雲,1968年8月出生,溫州市人。1994年開始文學創作,1999年從事文聯工作至今,現為溫州市文聯秘書長。出版有個人散文集《紙上心情》《心靈說話》《鄉塵》等。主編有各類文集《明人明事》《雁山甌水》《一葉的懷念》等。《舅舅的半世紀》是作者的新作,通過講述“舅舅”的人生軌跡和生命境遇,記錄和反映了楠溪山區的歷史變遷和社會發展,以及楠溪江的秀美風光和民俗風情,是一篇富有地域特色的紀實美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填垟
第二章 戲鬼
第三章 籬下
第四章 公費
第五章 牛勁
第六章 牛犟
第七章 保密
第八章 路條
第九章 鄉里
第十章 有鬼
第十一章 手鐲
第十二章 插旗
第十三章 走火
第十四章 退社
第十五章 關係
第十六章 唱歌
第十七章 槍口
第十八章 下棋
第十九章 慣偷
第二十章 砌爐
第二十一章 靈魂
第二十二章 基坑
第二十三章 大水
第二十四章 作風
第二十五章 炸藥
第二十六章 餓鬼
第二十七章 告狀
第二十八章 惡蟲
第二十九章 趕路
第三十章 調查
第三十一章 材料
第三十二章 雲山
第三十三章 奪權
第三三十四章 漁夫
第三十五章 樹樁
第三十六章 動容
第三十七章 夢境
第三十八章 聯繫
第三十九章 赴任
第四十章 玉龍

文摘

第一章填垟
高雲波(化名)與我舅舅的半世紀沒有任何關係,然而我在寫我舅舅的半世紀時卻想起了他。高雲波是我國中的同學,他讀高中時與同班同學季麗麗(化名)談起戀愛了,據說還很黏糊,驚動了校長。校長找他們倆談話:“學校里不準早戀,你們不知道嗎?這樣下去我會開除你們的。”他們從校長室出來,各自跑到寢室里背起被子,一起尋到學校後面嶼山兒上的一塊墳地里安家了。
他們就這樣在嶼山兒上的墳地里過了一個星期,放寒假了,他們各自回了家。正月初三,高雲波提著一包田魚於和一袋自己從後山挖來的冬筍,從老家下嶺根步行四埔路來到了填蟬,問到了季麗麗的家。季麗麗正巧不在家,接待高雲波的是季麗麗的父親。季麗麗的父親站在自家的道坦里粗聲粗氣地問:“你是誰呀?”高雲波顫顫巍巍地答:“我是季麗麗的同學高雲波。”“你是下嶺根人嗎?”季麗麗的父親問,顯然不是很友好,並且可能知道了他與自己女兒的事情。“是的。”高雲波的聲音更顫巍了。季麗麗父親的聲音更響了:“你今天來乾什麼?”高雲波厚著臉皮,蚊子似的說:“我今天來求婚的。”季麗麗父親忽地轉過身去,快步回到家裡,從門後拿來一條扁擔就衝出來,掄起扁擔刀(扁擔的兩側叫扁擔刀)向高雲波劈過來。高雲波也似有準備,扔掉田魚乾和冬筍拔腿就逃。季麗麗的父親窮追過去,氣呼呼地高喊:“你這個山頭人,你這個山頭人。”畢竟兩人年齡差異較大,季麗麗的父親怎么能跑得過高雲波呢?高雲波已經逃到填蟬垟矴步的那頭了,季麗麗的父親還在百丁步這頭“你這個山頭人,你這個山頭人”氣喘吁吁地叫。
後來,據季麗麗說,父親不同意他們的婚事並不是因為他們早戀.是因為高雲波是下嶺根人,父親認為下嶺根太“山底”,高雲波是個“山頭人”,不願女兒嫁到“山底”與“山頭人”過日子。
其實,填垟並非“城底”,連縣城也不是,甚至連鄉鎮也不是。它是溫州市永嘉縣東皋鄉的一個村落,只不過這個村是個大村,生活著六百多戶人家,它靠近鄉鎮,交通就相對便捷些。
其實,填垟背靠的面對的都是高峻的大山,是雁盪山脈的兩列西延山嶺,中間夾著一條門前溪。填蟬村依山而建,遠看那房子一排排一層層錯錯落落,村後的山地一丘填一丘,填垟的村名因此而來。有秀才描寫填垟的山水風光是:山環若翠屏,水繞似玉帶。
背靠的填蟬山上有一條叫“步步峻”的山嶺,像一條斷斷續續的白色鏈條從嶺腳直伸白雲深處,人往上走,像壁虎爬牆。在嶺頭,古時辟有約三千平方米的練兵場,並建有一座五間的路廊,供行人躲避風雨、納涼、喝水。練兵場的歷史眾說紛紜,有說是建於春秋戰國時,楚懷王二十三年或稍前,大敗越,“盡取故吳地至浙江”而建。有說漢武帝建元三年,閩越王發兵攻東甌時所建。待考。但世世代代的村民說.只要保住嶺頭就能保住嶺里填蟬等地的平安。人們從嶺腳爬到嶺頭,因嶺峻無不汗出牙熱,在嶺頭被涼風一吹,卻要穿回衣服。
填蛘村前的門前溪是楠溪江的上游,水清澈而湍急,日夜奔騰,咆哮向西;村尾方向有一個大水潭,泛著神秘的幽幽的綠光,翻騰的江水.一到這裡就形成一個巨大的旋渦,旋渦的中心又形成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裡總是咕咕嚕嚕地響,合抱粗的大樹,不慎落水的人、畜等,常被黑洞無情地吞沒。膽小的人,一走到這潭邊,被撲面而來的颼颼冷風和飛濺的水沫嚇得全身發抖,腿肚抽筋。村人說這水潭每年要淹死一個人,除了涉水不慎外,還有被生活所逼的,遇到艱難事解不開的。為了鎮邪,村民在村頭村尾修了三座神廟,村頭是座二進二廊十六間的娘娘廟,村尾呢,在兩處險要的懸崖上修了兩座各五間的神廟,神像面目兇惡,讓人望而生畏。三座神廟一年四季香火不絕,求神拜佛的人祈求神靈保佑人口平安、五穀豐登。可是,村民儘管虔誠跪求,水潭照樣淹死人,村民無奈地說:這是天意,有些人命不好,生來就是短命。
過了填蟬石丁步,卻是一片上百畝的沙地.是全村唯一的平川,這塊寶地,可種甘蔗、小麥、玉米、大豆、番薯、花生和各類菜蔬。村前村後的山上,還有一些山地,面積雖不大,但有幾抔土,就可種上幾蓬瓜,栽上幾棵苗。山上還有賺錢的東西:拔龍鬚,編蓆子;摘箬葉,包粽子;砍毛竹,扎畚箕;種柿樹,曬柿餅。村民捨不得自己享用,挑到鄉里的集市上換些錢來,但錢來得細。有了這些山園田地,讓填蛘六百戶人家基本上餓不上肚子。填蟬的村民終日勞累.男人們的肩上有拳頭大小的肉疙瘩,而女人的手,長趼如刺。季麗麗的父親看不上高雲波,也有他的道理,填垟畢竟不是窮山惡水的地方,姑娘一般也不喜歡嫁到遠地,特別不願嫁到那些更加山坳的地方,村里除了少許人外出當官做幹部外(改革開放後,很多村民外出做生意,這是後話),基本上村民在這裡還是安居樂業的,生生不息。
我舅舅周福梯(真名)就是填蟬人,他算“少許”中的那一類。舅舅小時候受到他爺爺的影響或教育,可以說是個乖巧的孩子,大了點就外出讀書了,後來長期在外面當幹部。他的爺爺當過清朝的巡官,清光緒年間,一批熱心人士舉起“維新”旗子,領導戊戌變法運動,鑒於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清政府發布了“仿行憲政”。光緒三十二年撤銷沿隋唐制設的六部,改設十一部,宣布巡警為民政之一端,設民政部,這是我國最早的中央政府的民政機構。舅舅的爺爺在民政機構謀事,卻看不慣官場的腐敗,辭官回到填老垟,做起了農民,靠農業收入維持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爺爺待人溫和、豪爽,尤其是對兒孫輩。因舅舅是長房長孫,爺爺對他寵愛有加,只要他在爺爺面前,爺爺總是又講又笑,還要弄點好東西給他吃。P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