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錄》是2020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青松,本書是了解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的輕鬆讀本,也是思考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邏輯和發展道路的深度讀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致知錄
- 作者:安青松
-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 ISBN:978750959769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親歷者的視角分享覺悟資本市場功能定位及發展邏輯的前瞻與思考,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經驗與啟示,上市公司、證券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認知,金融科技、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新實踐的洞察與借鑑。生動揭示我國資本市場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歷程,由初級到高級的變化趨勢,以及反映出的前進性、曲折性、周期性發展規律。謹以本書致敬我國資本市場30周年及其踐行者!
這是一本了解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的輕鬆讀本,也是思考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邏輯和發展道路的深度讀物;既是金融研究者了解資本市場歷史真相的多維視窗,也是金融從業者踐行初心使命的廣角視鏡。
圖書目錄
上篇 “格物篇” 1
總研究報告:中國證券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探討 2
沒有充分發展的證券行業就沒有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新修訂實施的《證券法》,將重塑證券服務機構能力和責任體系;註冊制改革試點及推廣的新環境,將推動投資銀行邁向市場化發展;資本市場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將促進提升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科技運用的新發展,將深度改善資本市場投融資生態,為證券業發展帶來挑戰和機遇。建設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的投資銀行,是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推動證券業更高水平開放、合理最佳化中介機構責任體系、全面提升投資銀行核心能力、加快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升級、促進證券服務數位化發展、推進行業文化和市場生態建設,是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路徑。
一、中國證券業發展歷程回顧 3
(一)證券公司初創成長發展階段 4
(二)證券公司快速增長發展階段 7
二、證券行業發展狀況與存在問題 10
(一)中國證券業發展的基本狀況 10
(二)中國證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7
三、當前證券業面臨的發展環境變化 26
(一)資本市場新使命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27
(二)註冊制改革新環境提升投資銀行樞紐作用 27
(三)全面開放新趨勢促進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29
(四)科技運用新發展改善資本市場投融資生態 31
(五)行業文化建設新動能提升證券公司“軟實力” 32
(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要求構建良好市場生態 35
(七)新環境下行業發展面臨的歷史性機遇 36
四、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措施建議 37
(一)建設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的投資銀行 37
(二)推動證券業高質量創新發展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議 39
分研究報告Ⅰ:關於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54
證券業是支持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當前我國證券業尚處於低水平發展階段,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是跨越階段的迫切要求和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的關鍵環節。在深入調研徵集行業意見、凝聚市場共識的基礎上,形成了就改善制度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九點建議。
一、加強投資銀行功能建設,全面提升核心業務能力 54
二、推動經紀業務轉型升級,打造財富管理專業平台 55
三、積極發展場外市場業務,豐富實體經濟投融資工具 56
四、完善跨境業務制度安排,提升證券公司國際競爭力 57
五、積極開發運用金融科技,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格局 58
六、大力發展綜合機構業務,增強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 59
七、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升全面風險管理的水平 60
八、積極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增強可持續發展資本實力 61
九、促進改善外部發展環境,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 62
分研究報告Ⅱ:創新財富管理中介業務研究 64
財富管理是支持資本市場實現投資功能的重要業務。我國證券基金機構財富管理能力,受制於政策制度局限明顯落後於歐美同行,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要。建議加快完善資本市場相關制度機制安排,支持證券基金機構增強財富管理能力、發揮好“買方中介”作用,提升資本市場資金供給的專業性、穩定性、多樣性,促進形成投融資功能平衡發展的市場生態。
一、中國證券基金行業財富管理業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64
二、境外市場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實踐經驗 66
三、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政策建議 68
分研究報告Ⅲ:最佳化“看門人”執業生態研究 71
“看門人”機制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治理方式,其通過要求各類證券服務機構承擔核查驗證、專業把關的職責,來保障發行人的信息披露質量。我國資本市場“看門人”機制存在職責配置失衡、行政追責失效、司法懲戒缺位、聲譽約束缺失等現狀問題,應當借鑑成熟市場最佳實踐,著力從提升追責體系效能、完善權責匹配規則、健全聲譽約束機制等方面,最佳化“看門人”執業生態。
一、我國資本市場“看門人”機制存在的問題 71
二、境外成熟市場“看門人”機制的最佳實踐 73
三、最佳化市場“看門人”執業生態的政策建議 75
下篇 “究理篇” 77
新時代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方位 78
近年來國內外金融市場各種發展動向交織出現,主要表現為:全球金融業向“服務交易”異化趨勢明顯,金融業脫實向虛、推高實體部門成本,我國金融體系中直接融資“短板”突出,銀行儲蓄資金“轉移”引發股市異常波動,金融部門衝擊實體企業案例時有發生。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我國資本市場應當緊遵客觀規律和發展邏輯,著力找準服務實體經濟正確方向;緊抓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聚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緊扣質量效率動力變革主題,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
新時代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則與資本市場的發展邏輯 84
回歸本源、最佳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是當前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則。回歸本源包涵4個層面,即金融回歸內生於實體經濟的本源,金融產品回歸銀行、證券、保險業務屬性,金融機構要回歸中介服務的角色定位,金融市場回歸公募與私募、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不同體系。最佳化結構是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為分散不確定性創造金融產品,增加有效投資;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合理進行資產定價和權益保護;適應綠色投資回報期長的特點,為中長期資金供給提供制度安排;在產能過剩行業促進殭屍企業退出,推動存量資產重組。強化監管是針對影子銀行風險、資管混業經營風險、網際網路金融無序發展風險和新興金融企業過度槓桿風險等加強巨觀審慎監管,針對融資者的欺詐風險、金融中介的道德風險、經營風險和投資者的無知、貪婪和短視風險,加強微觀審慎與行為監管。市場導向是注重發揮金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決定價格發現、決定風險管理的核心功能,切實做到尊重法律制度,堅持依法治市;尊重市場規律,按市場邏輯辦事;尊重金融屬性,堅守風險底線;尊重專業精神,按專業主義行事,增強市場公信力和穩定市場預期。
加快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90
落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發揮好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圍繞提高金融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著力從提高市場效率、制度效率、創新效率、監管效率,加快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著力解決交易所市場中長期資金不足、中小投資者股權意識淡薄、機構投資者投資行為短期化等資本市場結構性問題,在大力發展公眾化、標準化交易所市場的同時,推動規範發展場外市場,補齊服務中小微先進制造、科技創新企業的短板,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解決大市場小行業、大金融小證券、大場內小場外、大公募小私募、大管制小自律等金融體系結構性問題,進一步釋放創新驅動發展活力。
上市公司質量與資本市場發展 95
資本市場的經濟“晴雨表”功能,主要體現在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質量包括經濟效益、治理能力、信息真實和會計基礎等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需要理順國家發展戰略的市場傳導機制、資本與產業的良性互動機制、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傳導機制;增強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制度支持,促進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把握好強化監管與市場導向的關係,防範化解科技創新在資本市場形成疊加共振風險。
提高上市公司發展質量,促進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 100
上市公司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高級形態,是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最優形式,具有制度體制機制的發展優勢。上市公司質量是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發展質量、效率、動力變革,引導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晴雨表”,形成發展質量“好不好”的風向標。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應當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發展導向,以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價值導向,以防控金融風險為問題導向,抓住最佳化經濟結構、強化科技創新、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帶來的新機遇,發揮好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築牢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基石。
健全上市公司質量保障體系 105
建設中國特色上市公司質量保障體系,應當結合我國資本市場的國家屬性、政治屬性、文化傳統和社會基礎,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減少行政性保障和干預,完善市場基礎制度,增強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看門人機制的制度約束,促進實現三個有機統一:即遵守憲法規定與依據《公司法》健全公司治理內在邏輯的有機統一;黨的領導、行政監管和公司自治協調運轉的有機統一;中介保證、市場約束和社會監督歸位盡責的有機統一,全方位多維度保障上市公司的公共信用。
資本市場制度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110
一部資本市場發展史,制度建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加快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是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關鍵。本文結合近30年監管工作經歷,從如何客觀地認識資本市場的功能作用,如何專業地認知資本市場的特徵性質,如何歷史地看待資本市場建設的實踐經驗,如何有效地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功能等4方面,講述資本市場制度建設的“故事”,期以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促進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推動構建行政監管、自律規範、公司治理、中介監督、司法懲戒五位一體,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綜合監管體系,形成行政監管精準、中介把關有效、司法懲戒有力、企業文化健康的監管合力,充分發揮市場主體自我約束、自律規範、相互制約的作用,是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核心基礎設施。
股權分置改革的經驗與啟示 131
股權分置改革是最為成功的市場化改革實踐。從股權分置問題的最初提出,到廣泛徵集解決方案,聚焦討論 “基於股份取得成本差異,非流通股股東如何補償流通股股東”問題而陷入誤區,最後回歸金融本質、市場屬性、制度本位找到市場化改革方案,即採取統一組織,分散決策,讓“兩類股東協商對價平衡預期收益”的方式,通過合作博弈達成帕累托改進目標,推動我國股票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為私募市場和私募基金、創業板和多層次市場體系、股指期貨和各類金融衍生品創設打開了發展空間,促進形成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股權文化和股東共同利益基礎的公司治理,構建起資本市場規範發展的良性生態。
資本市場併購重組制度建設經驗 137
併購重組是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是市場化配置資源的重要方式。在我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歷程中,併購重組經歷了股權分置格局下、股權分置改革推進中和完善市場化制度安排3個重要階段,各個階段併購重組制度建設的實踐經驗,客觀反映了特定時期的制度變遷邏輯和市場發展規律。實踐表明,尊重市場放鬆管制,尊重規律寬嚴相濟,尊重專業激勵創新,市場導向扶優限劣,強化監管興利除弊,是資本市場併購重組制度建設的重要經驗,也是貫通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基本邏輯。
上市公司再融資監管制度研究 144
上市公司再融資是發展股權融資、促進資本形成、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渠道。上市公司再融資與IPO審核監管審核理念具有差異性,上市公司再融資是建立在是持續信息披露和監管的基礎上,更有條件實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資效率,增強A股市場的制度吸引力。建議借鑑美國知名發行人制度,實行再融資發行人資質分類管理,通過正面準入或者負面清單方式,對發行人資質進行分類分層,形成發行人融資資質名單;實施“分道制”審核,根據發行人的融資資質,提供差異化的審核流程;完善發行配售市場化機制;構建適應註冊制模式的問責體系。
回歸本源,最佳化結構,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 149
證券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好3個問題:一是找準站位與站隊,提高政府、市場對行業的信任度。自覺向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站位,向促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站隊,建立政府、市場和行業良性互動的信任基礎。二是堅守定位與定力,回歸本源,最佳化結構。全面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堅持守正創新,防止脫實向虛和自我循環。三是堅定方向與方位,推動高質量創新發展。既要找準出發點,努力提升投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全面加強風險管理、投資交易、產品設計、金融科技、研究分析等核心業務能力建設。又要找準前進方向,深刻理解金融科技、技術進步對經濟生態、人文生態、金融生態的深遠影響,推動數位化轉型向深度發展。
建設高質量的證券財富管理機構 162
國際成熟市場經驗表明,投資顧問制度是推動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的重要載體,賬戶管理能力是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關鍵環節,財富管理業務的“買方中介”定位促進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模式,有利於提升市場資金供給的專業性、穩定性,多樣性。深化資本市場投資端制度改革,建設高質量的證券財富管理機構,應當分布構建投資顧問牌照體系,深入推進相關試點;加強財富管理賬戶體系建設,同步強化持續監管;豐富財富管理產品體系,對接客戶個性化需求;理順薪酬和評價體系,激發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強化科技賦能與運用,加快財富管理數位化平台建設。
健全完善資本市場投融資制度 170
當前資本市場新使命、註冊制改革新環境、更高水平開放新趨勢、科技運用新發展,為健全完善投融資制度帶來深遠影響,表現在:投資銀行功能將回歸本源、投資者生態將得以最佳化、財富管理業務更加成熟定型、資本市場創新更加突出市場導向、資本市場體系得以配套健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制度改革,需要統籌應對好4個方面的風險挑戰:一是經濟下行的巨觀環境和持續去槓桿的壓力,導致“融資饑渴症”泛濫的風險;二是全方位配套改革,防止“疊加共振”的風險;三是市場化改革“單兵突進”,在制度成熟定型磨合期,缺乏市場共識的風險;四是放鬆管制的改革取向,在監管適應性不足的情況下,形成“一放就亂”的風險。
推動證券業實現更高水平開放 175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資本市場開放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關鍵一環。資本市場的開放屬性,是完善市場流動性機制和健全全球定價機制的使然。實施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促進資本要素在境內外市場和更高層次上最佳化配置,以開放倒逼改革,推動證券公司業務多元化、經營全球化、服務國際化,有利於提高證券業國際競爭能力;在全面開放的大格局下,證券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提高全球定價能力、維護國家金融主權、參與國際金融治理。
準確把握證券業深化科技運用新趨勢 180
科技運用打破了傳統投資銀行的業務、地域界限,拓展了證券業務的時空、廣度和深度,提高了證券服務效率,降低了證券交易成本,改善了證券產品的供給質量和效率。在富含數據的市場悄然興起之時,數據治理能力成為證券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伴隨著市場活動以數位化、虛擬化、、智慧型化、雲服務等方式呈現,極大地改變了投資銀行的業務生態和場景。證券業迫切需要進一步增強科技運用的戰略布局,加大證券科技的開發運用,提高信息技術系統集成的自主性,補齊證券科技產業鏈相應環節,構造共建共享共治的行業數據生態,大力推動證券業務數位化轉型。
守正篤實推進證券行業文化建設 191
文化建設是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引領、精神支撐和制度基礎,是行業價值觀、風險觀、發展觀的綜合體現,是證券公司行穩致遠的立身之本。推進文化建設應當牢固樹立服務實體經濟的價值觀,克服脫實向虛、自我服務傾向;牢固樹立以貫徹新發展理念為中心任務的發展觀,克服急功近利、投機取巧文化;牢固樹立以防範金融風險為首要任務的風險觀,切實防止道德風險釀成系統性風險。行業文化建設以制度建設強基,以生態培養固本,以文化形成致遠;需要處理好行業文化建設與公司文化建設的關係、公司治理與文化建設的關係、公司文化建設與從業人員自律的關係、自律管理的底線要求與最佳實踐的關係;切實把文化建設與人的建設結合起來、與歷史傳承結合起來、與專業養成結合起來、與黨建要求結合起來。
全面提升證券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 198
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證券業應當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握好5大戰略機遇,全面提升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一是把握加快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的機遇,加強投資銀行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核心業務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二是把握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機遇,深化科技運用,促進證券業與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三是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機遇,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更高水平的開放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提升證券業國際競爭力。四是把握加快綠色發展的機遇,適應綠色投資回報期長的特點,為中長期資金供給提供制度安排,大力發展綠色金融。五是把握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的機遇,推動建設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增強證券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適當性是有效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基礎 204
推動證券業更好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8
證券業服務脫貧攻堅出實招重實效 213
推進青島資本市場發展和財富管理中心建設的若干建議 224
提升天津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的若干建議 231
中國上市公司併購基金研究 237
併購基金是指投資方向定位於併購企業的私募股權基金。
參考文獻 256
後記 261
作者簡介
安青松,研究員,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現任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法定代表人)。曾任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股權分置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北京證監局黨委委員、局長助理,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兼首任秘書長,青島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天津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兼天津稽查局局長。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信息披露準則、併購重組辦法、股權激勵政策等規則的機制設計、法規制定和監管實踐,是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設計、規則制定和組織實施的主要參與者。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業界導師。曾出版學術專著《公司轉型:中國公司制度改革的新視角》《辨機:中國經濟轉型的微觀思考》。